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视野内容页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2022-04-24视野

日本经济起飞阶段,曾经产生过一种著名的“并发症”——“过劳死”。不少特别勤奋的日本人由于工作太过劳累,身体极度疲倦,最终抑郁自杀。

尽管目前日本经济增长已经趋于滞缓,但日本人“过劳”的习惯,仍然没有什么改变。

早晨8点到9点之间,是东京的通勤高峰时段。如果从东京最中心的地铁站东京火车站下车,走得稍微慢一些,就不知要被多少疾步如飞的人从后面撵上来。

到了办公室,东京白领的步速还是慢不下来。复印文件,要求一分钟内印好数十页,然后按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去开会,会与会之间如果有半小时的空闲,还会安排会客、讨论等内容。一般来说,八小时内肯定干不完当天的工作,加完班基本都要到晚上七八点。

晚上八九点,同样前往东京火车站乘车的白领们,常常已经疲惫到走不动路了。

“过劳”,是东京人的“常见病”。日本相关机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8000万劳动人口中,至少有接近一半(约3200万人)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日本人的疲劳程度可谓相当严重。

这个顽疾,日本人怎么解决?

不少企业、机关尝试通过限制加班、上下班时间一定程度上自由调整等方式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但似乎效果一般。一些企业的医务室还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员工缓解精神压力,但“疲劳”在东京还是挥之不去。

于是,日本人首创了“疲劳学”,并且想出了用高科技量化“疲劳”的办法。

不久前在横滨召开的“国际疲劳学”研讨会上,我看到数家日本企业都在展示他们开发的“疲劳测试仪”。这些测试仪大多只比智能手机大一点,把双手食指放入仪器两边预留的孔,再按一下测试按钮,一分半钟以后,联网的电脑上就能显示出被测试者的“疲劳指数”。

据厂家介绍,这种测试仪主要是通过测量心电、脉搏等数据,评估出人自律神经的强度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再将检测结果与大数据进行对比,最终得出“疲劳指数”。

本来“看不见”的精神压力和疲劳感,通过与同龄人的标准状况进行对比,就能一目了然。一旦“疲劳指数”超标,就可以提醒人们多休息或进行心理干预,从而防止疲劳进一步恶化为抑郁或生理疾病。

日本“疲劳测试仪”的最大开发企业之一日立系统公司在北京已经成立了合资企业。我在研讨会上遇到了合资企业负责人,他告诉我,日立已经将“疲劳测试仪”引入中国市场。

也许用不了多久,“疲劳测试仪”就会像血压计、血糖测试仪一样,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普及开来。

经济起飞的同时也伴随着可怕的“并发症”——“过劳死”,因为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必然裹挟着人们快速适应它的节奏,而人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虽然日本在想各种方法改善这种状况,甚至研制出了高科技产品——“疲劳测试仪”,但很难说这就是治“本”之策。“内因”无法消除,外在条件的改变又能起多大作用呢?相比挖空心思地研究“疲劳测试仪”,或许给员工创造一种工作、生活的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再来一篇
上一篇:美国总统画像背后的“战争” 下一篇:北极发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