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社会内容页

做个有趣的中国人

2022-04-24社会

西方人看中国人,恰如中国人看西方人,多为雾里看花。《看世界》杂志即便此期以数篇文章聚焦“中国形象”的话题,恐怕也仍属雾里看花,若能撩开一点点迷雾,就已算获得小小的成功了。

数年以前,我曾在德国柏林进修。每天上午下课后,都在柏林市中心的各个小店里吃午餐,遇见很多德国年轻白领。他们的英文多很好,但绝大多数人未到过亚洲,更是完全不了解中国;即便是我以为应该很具知名度的中国香港,在他们听来也是一片茫然。唯有一个小伙子说起,他知道中国当代的一个女作家,这个女作家喜欢写复杂的两性关系以及渲染大段的性描写,而他以为那就是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所过的生活。

还好,哪儿都有中国通,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或许胜于我们自己。在柏林的那段时间,有一天各国的进修生一起拜访了一个年逾六十的德国学者,他的灵魂简直就是“中国制造”。他精通中文不说,饭厅的小桌上还凌乱放着人民币,厚木头做的书桌上安放着从敦煌带回的头像雕塑,对一些中国的古书典籍,他说起来也头头是道。大家聊完,他还带我们去参观他所住公寓的楼顶,在那个并不宽敞的地方,建造着一个地道的中式八角亭。他饶有兴味地说,隔一段时间去一趟中国,是他的必修课,他还脱口而出:“因为我爱中国和中国文化”。

上述两种对中国的不同态度,其实很具代表性。不了解中国的西方人,会因一些很偶然的因素对中国产生误解和误读,西方一些影视作品里将中国人塑造成僵硬刻板毫无趣味的形象,可能也缘于“不相识”;而灵魂被中国文化触动的一小部分西方人,却又会在脑海里构建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那个礼乐中国。我读到过的最美的翻译文句,是一个美国学者翻译的《史记》,简约优美的英文将中国古文的多重涵义丝丝入扣地表达了出来,令人叹为观止。我想,那个美国学者也应该是一个很爱中国文化,也很了解中国人情的真正的中国通。

但真正的中国通毕竟是极少数人,即便专修中文专业的中国人,其实绝大多数也很难称得上是中国通。“身在此山中”与“处江湖之远”,都不见得是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最好方式。总之,现在世界各国的人对于中国和中国人,了解得太少,所以我们的国与民,往往容易被符号化甚至妖魔化。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部分中国游客出国后的表现,无论是豪掷万金还是在公众场合喧哗、在旅游景点刻字等等,都往往被扩大化。传统中国人的中庸达观、知书识礼、儒雅克制等等形象,则很少得到文字表达,因为从媒介宣传的角度,这种特点难以形成关注度与影响力。事实上,这样的中国人是不少的。

我们每一个人及所做的一件件事情,都很难去影响懂或不懂中国的人的印象,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去做一点什么。譬如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公众场合记得将自己产生的或地上见到的垃圾丢入垃圾桶;吃饭或观剧需说话尽量小声点,在其他场合包括家里都可以告诉孩子意思表述清楚即好,不用大声就不要大声,因为大声耗神且未必代表有理。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过得有趣一些、温柔一些。只要时间和机缘合适,可以选择各种途径的旅游,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外面的人——不一定就是国外,可以是城市之外或者小区之外甚至仅仅是窗外。不少西方人都说我们中国人普遍勤劳而不算太富有的原因,是因为一直习惯了过打折的生活。那么,活得有趣一些,也就是将那些曾经的折扣,都折算回来——我们要学会去享受和感受生活。在这方面,金钱一定不是核心决定因素,核心因素是你看问题与看人生的视角。至于活得温柔一点嘛,就是改变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接受事物的千姿百态与潜在可能性。

若能如此或已如此,别人怎么看、怎么评价你是一个怎样的中国人,也就由他去吧。  

再来一篇
上一篇:孝心抢捞 下一篇: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