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被人列在四大名着之首的,其原因多人们会搬出
红学的流行,有些人一生只要研究研究这本书就能过舒坦的小日子
了。曹老是饿死的,他的书却增加了就业,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这本赞誉过剩的书一直排在中国累计销售首位,的确是有点真本事
。不过我觉得之所以红学兴是因为曹老描写的物事,礼仪像史书一
样值得研究。值得研究的是曹先生所在的清代,并不是一本书。
在我看来红楼是一部喜剧,像童话一样完美的结局和过程。在
老师教我们时候老师说:“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础,宝黛爱情为
线索的悲剧。”但是四大家族中主力描写的贾家从开始一样是越来
越兴旺到底。开始贾府人人富贵,有贾珠等人的死去也并不是惨死
怎么的,主角们并没有经历什么痛苦。基督教教义说:人生来就是
受苦的。所以死者没有什么可悲。秦可卿死啦。还带给贾蓉一个五
品龙禁卫的官,死者解脱,生者人就享乐。
到中后部宁府抄家荣福败落很多人唏嘘伤感的时候。我认为这
只是贾府越来越兴旺的插曲,很短的插曲。在这个艰难的时候死了
一批人,单迎春外无一不死得其所。贾母已经八十三岁,在以前那
种年代是多少高龄了,一生享乐,被人捧月,只在死前担惊受怕过
一阵,又没有冻饿挨打挨骂着,总是喜大于悲的。连她自己也两次
说到自己的死时,提到自己的高龄,享福一生,死也甘愿了。
凤姐虽然年龄不及贾母长寿,但是大权在手,也是风光一生,
锦衣玉食的。谈自己时说:“别人没吃的也都吃过了,没见着的也
都见过了,死也没多少可憾的了。”人的快乐是以自己的愿望来衡
量的,凤姐喜欢的钱权两得,巧姐最后也有惊无险回归宁府,死前
的风波都只是一生中的小憾,以比列来说,赚大了。
探春远嫁,以后来回来时描写的“比来时还鲜艳三分呢。”那
生活一定是很好的,没有像迎春那样遭打挨骂受冻,婆家后来还得
以在京城得职,与娘家很近,相聚相亲。
元春贵为宠妃,有皇恩,有世人称颂,连贾母见了也要跪拜,
虽然无子有些遗憾,都没人会否认她是最幸运的人之一。
惜春希望出家,最终能够带发修行,她圆了自己的愿望,只要
是自己想的,什么愿望都不可悲。
赵姨娘为人所不屑,儿子贾环为人所不齿,娘儿俩被读者都深
深看不起。我非常联系迎春的命运,恨不得贾府的人去夏家报仇。
但贾府的人大多都不大吧迎春放在心上,那是因为——迎春的地位
其实非常低,比在读者心中的配角贾环贾蔷还低。首先迎春是庶出
,亲娘早丧,且没有亲兄弟姐妹可以依靠,最后还是个女儿身,地
位自然不能高。迎春性格软弱,在贾家已受了不少气,嫁过去更是
受尽折磨而死,在我看来真是红楼梦杯具之最。
宝黛的爱情悲剧是公认的,我认为没有什么可悲。宝玉这块顽
石不经历悲痛一定仍对红尘向往。人的快乐的是以自己的愿望来衡
量的,宝玉能额外受恩入红尘已经是赚大了,遂了自己的心愿也该
满足了。林黛玉来还债的惨些好,越惨越好,不惨还不清债务。以
十几二十年的功夫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正是她自己的心愿。
散了一批人。在两府衰败的一时间,那些摊前敛财的奴才散了
一大批。贾政此时明白了这些人,一个个打发走了,切掉了一个个
毒瘤。
锻炼了一批人。众人先享富贵再忍受贫穷,那时间懂得了勤俭
节约。贾府人少了,可他们从来不缺人,又没有计划生育!
成长了一批人,一个贾兰很有才能,在结尾已经高中。一个巧
姐儿长大不落凤姐。而且有了凤姐的教训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作者
制造了这两个完美形象真是暗示贾府以后的命运。甄士隐也透露贾
府会再度兴旺。
高鹗续写的四十回,我读之前很担心远不如曹雪芹所作前八十
回。读了之后我也很喜欢后四十,那每一回的结尾处稍设悬念,曹
一般没有吊人胃口的习惯,高这样无疑增了观赏性。万事开头难,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已准备好了大多数零件,高鹗的组装技术也很好
,那么这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也就足以流芳百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