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视野内容页

欧美学生不怕开家长会

2022-04-24视野

在中国,不少孩子都害怕开家长会,担心老师“告状”,父母生气。实际上,许多家长也怕开家长会,担心孩子成绩不好受到老师的埋怨。那么在欧美国家,家长会到底是怎么开的呢?

会说很多“题外话”

英国通常只有小学才有家长会,中学阶段往往都是个别家长就孩子的具体问题同校方谈。但即便在小学召开的家长会,也绝不是“优秀家长表彰会”或“差生家长批斗会”,大家讨论的主要是“全班孩子目前碰到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帮到他们”。

我曾陪同伦敦当地朋友“列席”了一次小学家长会。朋友的孩子不到9岁,全班不到20个孩子,但每位家长都一身正装到场,表示对会议的重视。本以为英国家长会也会从刚刚结束的上学期成绩谈起,没想到班主任和年级课务总监在前10分钟的开场白里说的都是“题外话”,比如最近有些孩子向老师抱怨,课程内容有些无聊,没有自己在互联网上或是电视上看到的有意思。

在家长会上,教授英文课程的年轻老师略带羞涩地向学生父母们请求,是否可以减少孩子在家观看一部名为《神秘博士》的科幻片的时间,因为自己准备讲授一些关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历史,不希望电视台播放的科幻情节搅乱了孩子们对英国真正历史的了解。老师的建议几乎得到全体家长的赞同。

有的家长表示,每天早上开车送孩子,总会在校门口不远处遭遇堵车,因此建议大家能否按照住处的位置,自发成立小规模的“学生专车”,由家长轮流接送住处附近的几户孩子,既省时间又环保。

一个半小时的英式家长会,在座父母一个个踊跃发言,从头到尾不知道谁是“差生家长”。

不建议孩子上补习班

英国这样的家长会几乎是欧美国家的“惯例”。在美国,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是基本教育理念,这也决定了学生的成绩作为个人隐私信息不能对外公开,也不允许成绩排名。所以,美国的家长会往往是老师与家长一对一的谈话。

由于家长会都是“量身定做”的,所以每次谈话只有15分钟。老师会给家长看孩子的学期报告,成绩单都是ABCDF制,基本是和孩子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没有特别问题,老师往往只建议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或者督促孩子多读书、多提问。

我居住的硅谷湾区以华人和印度人居多,对孩子的教育都抓得很紧。可老师总是会让家长停止课外给孩子上补习班或增强班,因为孩子如果在课外学会了学校的知识,上学时就容易失去兴趣,觉得无聊。那么美国孩子课外干什么呢?练武术、打棒球、攀岩、游泳,反正都是玩的项目。

美国的教育大多以正面鼓励为主,所以,开家长会基本没有老师告状,就算是最调皮多动的孩子所得到的最差评语也不过是“有时不听老师劝说,娱乐全班”。可以想象,“娱乐全班”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缺点,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个幽默可爱的优点。不过老师也采取了一点特殊安排:让两个这样的男孩分坐在班级的对角线位置,因为这两个最能“娱乐全班”的孩子只要不凑在一起,老师都可以应付自如。

主要是为“商量事情”

对欧美家长来说,家长会不是一个讨论孩子成绩的场合,而更像是一个与老师“商量事情”的机会。在加拿大,由于12岁以下的学生都要有成人监护,因此基本上每天上学、放学,大部分家长都会到校,召集家长会是很方便的。有时为了抓紧时间,甚至大家就站着开会。中国小学的家长会通常主要谈两个内容:一是学生的成绩,二是在校的表现。而加拿大小学的家长会,内容涉及面要广泛得多:开学初,谈新学期安排,以及家长需要准备的各种用品;学期中主要和家长讨论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包括活动安排、选修课设置、需要额外购买的书籍用品,等等。

之所以说是“有关财务方面的问题”,是因为加拿大虽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公立学校的学费、书本费全免,但超越基本范围以外的东西就要收费。比如义务教育范畴的音乐课只有最简单的唱歌,如果要碰乐器,哪怕是一只铃鼓,也要额外加钱。再比如体育课,义务教育范畴只有跑步、做操之类,球类、器械类的一律算选修课,也要另外加钱。

英国的家长会也注重解决问题。在家长会上,校方和家长都提出最近在学校附近不断有房屋建设新工程上马,难免会让孩子受到噪音和粉尘影响。教师表示会起草一份文件送到建筑公司,而一些身为律师的家长也主动请缨,表示如果需要采取法律行动,愿意提供免费服务。

再来一篇
上一篇:改变世界的错误翻译 下一篇:珠峰环保--现实与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