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9月,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刚刚开学,学生们发现成堆的垃圾堆放在校园周围,苍蝇满天飞,一个暑假的疏于管理便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校长看后十分苦恼。
学校除了雇用清洁工外,还发动了所有的学生外出劳动,他们干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清除将近一个暑假的垃圾,不仅如此,由于组织不当,垃圾遗失在都市的街道上,引起了城市管理部门的高度不满,他们甚至对汉城大学下了通牒,要求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但时间没有过多久,周围的居民又开始将垃圾堆到了原来的位置上,雇用的清洁工不断地辞职,因为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于他们来说太大了。校长苦不堪言,亲自带队挨家挨户走访,要求当地的居民爱护环境,不要再将垃圾堆放在学校门口,但收效甚微。为此,学校组织了专业化的队伍站岗放哨,遇到堆放垃圾的群众便上前阻止,要求他们堆到指定的垃圾存放点去,但有些群众说那个地点太远了,这儿原来就是一个垃圾场,我们堆放习惯了。
11月23日下午某一时刻,一个英俊的男生推开了校长办公室的大门,他胸有成竹地对校长说道:他有办法阻止垃圾的堆放,只是想校长请他喝酒吃饭。
这样的交换条件显然令校长十分意外,在汉城大学,还没有人敢向自己宣战,他禁不住仔细打量着这个个头平平的年轻人。年轻人自我介绍说他叫潘基文,是外交学系的学生。
说吧,年轻人,不要让你自己难堪。校长语重心长。
我做了调查,我们周围的居民,几乎每家都有学生在我们大学里。潘基文说话时十分镇定。
这又怎样?校长追问着:这个我比你清楚。
居民堆放垃圾也是一种恶习,他们总认为垃圾存放点离居民区太远,而我们学校新建时本来就是一座垃圾场。
这个我更清楚,又怎样?校长显然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有了办法,第一,我们可以联系环保部门,在学校的附近建一个大型的垃圾中转站,第二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们每月上交的学费,要求附带着上交四公斤的生活垃圾,而这些垃圾必须上交到垃圾中转站里,有人建立账册,没有上交的学生,即使学习再好,家里再富裕也算作违规。
校长眼前一亮,继而反问道:为何是每人四公斤垃圾?
因为每人每月四公斤的垃圾,就能够使我们学校门口保持清洁。
校长看着这个斩钉截铁的年轻人,马上拿起了电话,拨到了市政部门办公室。
第二天一早,学校出了硬性规定:每月收取的学费,附带上了新的条款,要求每名学生上交四公斤的生活垃圾。
时间马上来到了年底,汉城大学的校门口换了新样子:从未有过的亮丽清洁。
这个替校方出谋划策的学生潘基文也一时声名鹊起,因为校长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请潘基文去喝了酒,据说以前不爱喝酒的校长由此喜欢上了喝酒。
潘基文后来步入了仕途,一发而不可收,他先后担任了韩国的多个高官职务,直至2004年成了韩国的外长,2007年,他出任联合国秘书长,成为联合国的最高长官,2011年6月,联合国举行理事国大会,以鼓掌的方式一致决定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