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在社会中扮演了“恶少”的角色。而在古代中国,那些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的“恶少”,主要是被称为“衙内”或“牙内”的“官二代”。
“衙内”也叫“牙内”,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那时候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军阀四起。军阀的警卫或嫡系部队的军官叫作“牙内都指挥使”、“牙内都虞侯”。这类军官必须是军阀最信任、最亲近的人担任,其亲莫如父子。
军阀们总是让故旧的儿子、侄子、养子担任这类至关重要的职务,比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就让养子李从珂担任“牙内都指挥使”。后来人们便将“牙内”改称“衙内”,用以通称官宦人家的子弟。到了宋朝,人们习惯把“官二代”称之为“衙内”。
作为封建社会的副产品,衙内们常常戕害苍生、祸国殃民。一般而言,他们可分两种:一种是豪横奢纵、引起民愤的恶少衙内;一种是不学无术、享受特权的寄生虫衙内。
历朝历代的恶少衙内,如毒蛇猛兽般生生不息。如《水浒》里就有两个臭名昭著的“衙内”: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高俅胞弟高廉的内弟殷天锡。这两个花花太岁狐假虎威,横行霸道,荒淫无耻,无恶不作,或胡吃海喝,或伤天害理,或淫人妻女,或巧霸别人家财。
高衙内相思上了林冲娘子张氏,喧嚣闹鬼,威逼利诱,千方百计地陷害体制内的下级军官林冲,最终把遵纪守法的林“良官”逼上梁山。殷天锡凭借姐夫高廉是高唐州的知府,他看上了柴进叔父柴皇城的地产,竟然叫狗腿子活活把过气的柴老贵族打死了,最终把体制内的柴进也逼上了梁山。
元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智斩鲁斋郎》中的鲁斋郎,《红楼梦》中的“呆霸王”薛蟠,清末庆亲王载振等人,也是这类恶少衙内。
躺在祖先的“福荫”之下,享受特权,闲逸度生,最终衰颓腐败的寄生虫衙内,在历朝历代,也比比皆是。
东晋大动乱时,那些士族子弟连挖野菜充饥的本领都没有,披着精美的衣服,抱着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坐以待毙。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士族子弟,看见马以为是老虎。马一叫一跳,便把他们吓得半死。
明朝朱元璋的25个儿子,到了明末,繁衍出的皇室宗族子孙,仅见载于玉牒的就有20多万。这些人躺在祖先荣誉、血统关系的账本上,大多成了营营扰扰的庸碌之辈。明朝的灭亡,就和他们直接、间接对百姓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从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有关。
清末八旗子弟,只知道赌博冶游,声色犬马,整日游手好闲,既无谋生本领,又不懂政治军事。著名旗人作家老舍在《正红旗下》那篇自传体文章中,对早年旗人生活作了绘声绘色、入木三分的揭露。
老舍笔下的八旗子弟,不去当兵,不学骑射,更不会去学手艺。他们更愿意过着“食王禄,唱快书,和养四只靓颏儿(一种小鸟)”的生活。
咸丰年间,八旗子弟已繁衍到200多万人,成为拖死大清帝国的大包袱。《红楼梦》里的一代不如一代的贾珍、贾琏、贾蓉这些败家子,基本上也是这类货色,孽生出许多纨绔子弟、花花太岁、浮浪子、赌徒和鸦片鬼。
“养不教,父之过”。面对“官二代”、“富二代”和“星二代”做出的种种“恶少”行径等,古代中国的“衙内”们的结局,今天那些溺爱娇惯、宠纵袒护的“精英”父母们,是否应该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