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是什么在召唤着游牧民族,千百年来沧海易桑田,他们倔犟的脚步却不曾停歇。或许人类骨子里就有那份桀骜,或许当大口地拼着酒肉,在长风浩荡的天与地间独立时,我们才能体会到游牧群落的不羁胸怀。在锡林郭勒的乌珠穆沁人身上,我们会很容易感受到一种难以磨灭的原始生活的印迹。
在靠近中蒙边境线的壮丽的乌珠穆沁大草原上,他们生活在蔚蓝的苍穹与葳蕤的牧草间。乌珠穆沁——这个蒙古民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生活着成吉思汗的子孙,他们也是中国游牧文化最后的守护者。
600公里迁徙逐水草而行
巴特尔,是东乌珠穆沁的牧民。58岁的他鼻子像雄狮一样挺拔。游牧民族的血脉,赋予了乌珠穆沁人无所畏惧、敢于面对任何困境的倔犟。
乌珠穆沁部落原本有7万人,但是真正迁徙游牧而居的只剩下很少一部分。他们主要分布在中蒙边境线,那里的草原目前是内蒙古保存最为完好的天然草场。他们随着气候的冷暖、水草的丰厚、牲畜的膘情,按照自然规律游牧,根据四季的变化进行转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原本生态脆弱的草原得以千百年地持续利用。
农历清明一过,乌珠穆沁人的迁徙要开始了。这一严格地顺应天时的大动作,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繁琐。巴特尔的妻子娜仁其木格提前备好勒勒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装好全部家当——衣服、粮食、牛粪,还有一车水,她甚至不用男人帮忙。
游牧搬迁时,最早出发的是羊倌,凌晨3点,他们要赶着不肯挪窝的羊群先上路。6点钟,三四个人动手拆蒙古包,快的约需20分钟,慢的顶多1个小时。7点钟,由7至10辆勒勒车组成的车队排成一列,浩浩荡荡出发。勒勒车的排列很有讲究:第一辆,老人、女人和孩子坐;第二辆,装衣服;第三辆,装粮食;第四辆,装牛粪;第五辆,水车;第六辆,装蒙古包的围栏“哈那”;第七辆,装蒙古包的顶架“陶脑”。就这么一路浩荡着。冬天的羊走不快,一天最多走20公里,走一段后再扎上蒙古包住一段,接着再走,就这样一直走到春营。
蒙古包内最耀眼的位置永远给英雄
蒙古包是最适合游牧民族倒场迁徙的传统住房,这是蒙古族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符号。蒙古包里的座次排序严格:长辈男人坐正上方,青少年或客人坐右边,妇女儿童坐左边,而家庭主妇的位置永远在左下方。睡觉时,父母睡西面,爷爷奶奶睡西北角,儿子、媳妇睡东北角。蒙古包内最耀眼的位置永远留给牧民心目中的英雄。
蒙古包里取暖烧饭用的炉子,叫“图拉嘎”,相当于中原人过去使用的铁制炭火盆。20世纪80年代末,聪明的蒙古铁匠根据火炉原理,并结合蒙古人烧牛粪的习惯,发明了一种特制的铁火炉——里外两层铁皮,夹层以砖保温,并砌进水箱,集做饭、取暖、温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而这炉灶设计的变迁,多少让我们看到乌珠穆沁人游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改变。
她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羔羊
只要走进乌珠穆沁人家,你总会遇到热情而又话语不多的蒙古女人,她们会为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斟茶端奶食,就像招待久未见面的亲戚一样。蒙古女人支撑着一个蒙古家庭,却睡在蒙古包中最差的位置;她们繁衍了一个民族,但分娩时却要被请出毡帐,即使是在冰天雪地中。慈善的蒙古女人不忍饿死一头弱畜,甚至会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待哺的羔羊。
在蒙古族流传的许多民歌中,女人常常被比喻成清澈的河。在家庭生活中,蒙古女人慈善、宽厚,却又忍辱负重。她们生完孩子不坐月子,照常忙于生产生活。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即使是现在的牧区妇女,在医院生下孩子后不过五六天就出院了,抱着婴儿骑摩托车或坐汽车回到牧区,就开始像正常人一样投入到日常生活中。
65岁的敖日鲁木曹被乌珠穆沁人称为“金牌母亲”——她为国家培养出两个摔跤健将。游牧部落的女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比如另一位远近闻名的母亲乌云额尔德尼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为了让两个孩子上学,她外出做雇佣羊倌,工资收入虽然微薄,但儿子上了大学,女儿在中学读书。乌珠穆沁女人是智慧与意志的化身。
其他游牧部落
闪米特游牧民族(闪族)
特点:起源于阿拉伯沙漠,也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是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的共同祖先,闪米特人留给世界的宗教值得一提——上帝和安拉都是他们创造的。
蒙古系民族
特点:中北亚大草原的突厥蒙古游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渔猎民族。这个游走于欧亚大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马和铁器”给了他们扫荡古老文明的动力。
西伯利亚游牧族
特色:地处东西伯利亚的小国家雅库特共和国,一共有5个不同的游牧分支,每个民族的人口都很少,有的仅有1500人。居住在雪橇上的木屋内,主要交通工具是驯鹿。
印度游牧部落
特色:主要游走于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以养牛、骆驼、山羊为生。放牧对他们来说很神圣,他们认为自己是帮助神来保管人间这些牲畜,而不是它们的主人。拉巴力部族的主要生计来源是奶业。游走范围包括大印度沙漠,有童婚传统,甚至15个月女婴都会被许配人家。
海洋游牧民族巴夭族
特色: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生活。常年生活在5米长的船上,上岸只是为了卖掉捕到的鱼来换取生活必需品。为适应潜水生活,巴天人自幼便有意弄破了耳膜。他们用由船骨、橡胶轮胎和金属碎片制成的刺枪进行捕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