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来,内地孩子香港街头小便一事,甚至逐渐演变为港人与内地人之间素质、文明的激烈争论。事实究竟怎样?陷入争辩的人,似乎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求证,只是通过网络中的碎片信息,不断更新着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截取着支持之前看法的那些碎片事实。
拼凑各方所持有的碎片信息,此事大致的轮廓便是,小孩不得已在路边小便,内地父母用纸尿片接着。路过的几名港人表示愤慨,拉住婴儿车阻拦并且指责欲离开的内地父母,孩子母亲反复强调“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这个过程中,看见有人对着小孩拍照,生气的内地父母便跟拍摄者起了一些肢体冲突。当然,也有人为此报了警。
此事大不大呢?如果每个人把记忆闪回到自己的幼年时,此事怕是连鸡毛蒜皮这样的形容词都用不上。但是,在香港的街头、在社交网络中,这一泡尿却被结结实实地贴上了“文明”的标签。有些港人借此指责,内地人素质低,缺乏文明的基本修养。而看到“大陆同胞”被如此欺负,一些内地人也坐不住了,在社交网络中开始抱怨港人截取片面事实,指责他们自持“文明”却不断妖魔化内地人。
当然,这样具有“高度”的争论,已经不止这一次了。在过去,内地小孩在香港地铁里吃东西、内地女性在香港交通事故中死亡、大陆孕妇赴港产子、内地去香港抢购奶粉等诸多的事件里,都能看到事涉两地文明的吵架。只是,起始于个别人的冲突,是否有必要升华到两地孰优孰劣的争论呢?两地个别行为的差异,是否有必要延展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冲突呢?
当然这背后有着饱满的社会情绪——当经济已经不再是标榜地域差异的理由后,一些生活的细节便成了区分内地与香港的符号。究其本质,跟大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冲突等,没什么两样。
但恰恰就是我们在过往的冲突中,习惯了把某些个别的事件简单的“标签化”,将人群以地域或者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简单对立起来,使得一个平常的事件发酵成公共事件,成为人们宣泄情绪的导火索。在这种习惯之上,很多人便固执地认为,每一个新出现的冲突与矛盾,都是一类人和另一类人、一种文明与另外一种文明之间那种水火不容的隔阂。
那些所谓“文明”的争论中,恰恰忽略了文明的现代性——基于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不断追问制度的合理性。比如,当在港人与内地人素质谁高谁低的争吵中,似乎很少有人追问,政府在公共卫生间设置方面的公共服务是否到位,为什么排队如厕的人没有让孩子优先。
我们是否反思过,在简单站队标签化的争吵中,自己所做的,是在治愈并未愈合的伤口,还是在将伤口撕裂得更深?我们所进行的公共争论,是文明的,还是蛮横的?
正如因在微博发表看法而被牵扯到此事争论的一位媒体人,之前在文章《就事论事地谈一谈》中所说的,“谁都可能是一个异乡客,对于当地的规则一头雾水……双方都忘记了,每个人作为个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背负着代表一个国家、地区或者族群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