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视野内容页

太平洋心理战

2022-04-24视野

同盟国和日本都利用心理战和宣传作为打击对手士气的武器,希望以此削弱对方的战斗力,这进一步为我们重新考量道尔的论点提供了理由,道尔认为太平洋战争中的行为主要是由双方之间对消灭对方的不可调和的渴望造成的。西方国家做得更加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喜欢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宣传,他们会强调日本帝国部队正面临的困难。这些资料让许多敌方士兵认为,他们的运气正在衰减,以此逼迫他们不要反抗。相比之下,日本则更善于撒谎。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个例子是户栗郁子,她志愿针对美军进行广播宣传。她宣传的资料中包含了对同盟军伤亡数目的夸大,以及美国本土即将被入侵的故事。因其十分滑稽,此每日广播成了在美国军队内十分流行的娱乐节目。

盟军的心理战玩得更加聪明。宣传常常被用来告诉敌军部队他们为之奋斗的是毫无意义的事。其效果也体现出,日本陆军的许多士兵不再有死战到底的决心了。随着失败不断,士兵们开始慢慢接受宣传中强调他们被围困情形的内容,投降率也大幅提升。1944年6月,为了给即将进攻菲律宾的行动预先作好准备,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建立了心理战特别部队——心理战部,该部门由美国陆战队准将邦纳·费勒斯主导。

战争中期,同盟国部队在占领日本据点之后,从对日本士兵日记的检查以及对俘虏的询问中发现,日本帝国部队的士兵面对越来越多的失败开始变得沮丧。证据表明,有足够理由相信宣传能够进一步打垮敌人的战斗意愿。然而,为了确保心理战的成功,我们必须十分了解敌军维持士气的手段,以及导致其作战动机衰减的原因。宣传也要考虑到听众们的独特特征来量身定制,还要分为多个不同的主题,不同主题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例如,向正在忍受疾病和饥饿的士兵承诺有食物和药品。如果敌军的据点在盟军的攻击之下无法守住,同盟国就会利用宣传来强调日本的运气越来越差,而且日本部队所遭受的诸多苦难是日军持续战败和物资短缺的结果。

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地区进行的心理战开始获得显著效果。在同盟军反攻的最初阶段,只有少数敌军部队被俘虏。1944年冬,菲律宾战役中被俘人员的总数增至1万多人。自愿投降的人数增加并不是所取得的唯一的重大进展。在印缅战场,因为是在大陆上作战,日本部队可以选择退往后方据点,因此日本士兵放下武器投降的情形就少之又少。然而,斯利姆司令部编写的战后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高强度的宣传攻势累积起来的效果不可小觑。”

战地指挥官及其部属也开始体会到心理战的好处,这也足以说明,盟军除了屠杀日本人之外还运用了其他方式去战胜日本。陆军官员还引进了一项课程,用来指导士兵们利用宣传来引诱大量日本士兵投降,同时这也有助于盟军避免使用耗时耗力的战斗来消灭敌军的反抗力量。在吕宋岛战役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第6集团军的下级部队对宣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有的军团以及许多师团都请求为具体情形制作特定的传单,士兵们很乐意在俘虏敌人上进行合作。

虽然如此,尽管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被俘敌军所占的比率仍十分低。大部分士兵,即使是身处困境,也会继续死战到底。宣传员成功打击了敌军的士气,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没能说服日本人丢弃“他们军事教化的基本原则”。因此,心理战是在密切关注日本帝国部队文化特征中的重要特性——即其部队被灌输不许投降思想的程度——才开始实施的。在此情形之下,虽然数量在增加,但宣传仅能说服一小部分人投降。正因为如此,西方部队才会制定出消灭敌方抵抗力量的战术。同盟国部队采取的歼灭日本部队的措施通常是为了以最高效的方式取得战争的胜利才实施的。战斗方式主要是出于军事需要的考虑,而非纯粹是由对敌人的仇恨决定的。

再来一篇
上一篇:善意的伪装 下一篇:日本新年的垃圾挂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