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夏天,北太平洋上出现了30艘航船,它们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每一艘船的船尾都系有用来收集海水中塑料碎片、量化塑料污染程度的拖网,船员们还使用GPS定位系统和一项专门设计的手机观测应用来记录塑料出现的情况。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洋环境考察,人称“大远征”。让人惊讶的是,统领这场考察行动的竟然是一名年仅21岁的90后——来自荷兰的博彦·斯拉特。
博彦·斯拉特出生于1994年,是一名学习工程学的大学生。2011年暑假,他在希腊潜水,看到的垃圾比鱼都多。他愤怒了:我们就不能想办法把它们清理掉吗?当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才发现问题并不简单。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全球每年生产塑料近3亿吨,其中约有10%流入大海。这些塑料会向海水持续释放有害化学物质,污染食物链和地球的环境,最终可能毒害到人类本身。传统的海洋垃圾处理方式基本等同于乘船出海捕鱼,由于塑料垃圾会随着环流的推进漂流旋转,使捕捞难度增加。据称,要清理臭名昭著的“太平洋垃圾带”,大约需要7。9万年。
有没有清理海洋垃圾更好的办法呢?执拗的斯拉特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有一次,他去亚速群岛潜水,感受着水流的力量,突然灵光一闪:“既然海流可以朝你而来,又何必辛苦追逐它?”一个构想迅速产生了,能不能根据洋流的走向设计一个“坐享其成”的收集设备呢?设备由漂浮清洁回收船和两侧的围栅组成,构成“V”形,开口迎向洋流。海面的塑料被围栅截下之后,将顺着海水流动聚集到收集口,并被储存在船体内部。回收船顶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支持整个系统运行。既降低运营费用,又可以将回收的塑料转换为石油或新材料,一举两得。
2012年,斯拉特站在TED演讲台上,第一次向公众介绍自己“拯救海洋”的想法。结果,很多人觉得可笑。他们说:“那可是一条很长的路,还是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去考虑吧。”斯拉特不是个半途而废的人,他要为自己的梦想负责到底。2013年2月,他成立了“海洋清洁项目”,并暂时休学,全身心投入。他的全部经费只有自己攒下的200欧元零花钱。为了得到赞助,他曾经一天联系300家公司,只有一家给了回复——拒绝。
斯拉特身心疲惫,但他不想放弃。一个多月后,事情出现了转机。斯拉特的TED视频突然在网络上火了起来,支持者邮件不断。他很快就组建起一个100多人的跨国团队,还得到了十多家科研机构的合作支持。15天内,他募集到8万美元,“海洋清洁项目”像上了发条一样运作起来。斯拉特每天工作15个小时,跟团队跑到北太平洋垃圾带里做实验,一年多时间写成一份长达530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4年11月,斯拉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斯拉特开始了更为宏大的“10年计划”,清除北太平洋环流带中42%的塑料垃圾,“大远征”只是准备过程中的一部分。
一个流行的说法是,“五个犹太人改变了世界”,因为他们身上有责任和担当。青年时期的担当,就是决定整个人生价值的最重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