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一直深得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对那些白色的动物,人们也是钟爱有加。
人们如此青睐白色动物,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自然界中白色的动物实际上十分罕见。因为一身银装,实在是过于抢眼,并不利于在五彩斑斓的自然环境中伪装自己。
当人类开始驯养动物,对白色的这种偏好就显现了出来。我们的祖先总是倾向于那些毛色较浅的动物,久而久之,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选择,白色的家禽和家畜便纷纷出现了。同时,我们的祖先还发现,偶尔的,原本深色的动物会产生浅色甚至白色的后代,这其实是白化病。
缺乏黑色素给白化动物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首先是它们特别容易被晒伤,因为皮肤中的黑色素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辐射的最重要屏障。其次它们的视力普遍比较差,黑色素也是视觉神经信号传递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野外,白化动物是不受欢迎的。动物学家们观察到在某些企鹅和燕子的群落里,白化的个体会受到同伴的排斥。然而在人类的眼睛里,这些弃儿则往往成为“明星”。
很多动物园以拥有一只白化动物为荣——白虎、白狮、白孔雀、白蟒蛇乃至白色大猩猩。比如白色大猩猩“雪花”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动物园的镇园之宝,也是目前人类圈养的惟一一只;而死于2004年8月的南非企鹅“下雪”则为英国布里斯托动物园攒足了人气。2007年,一头白化的座头鲸在澳大利亚东海岸被发现,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给它起名叫“米迦罗”,在当地土语中是“白小伙儿”的意思。米迦罗的命运自然比它的前辈“莫查迪克”好得多,莫查迪克是一头白化的抹香鲸,它生活在19世纪早期,这头脾气暴躁的白鲸在掀翻无数捕鲸船后被人类捕杀,后来成为著名小说《白鲸记》的主人公。
人类如此钟爱白化动物,却对自己的白化同类并不宽容。在各种文化里,白化病人往往同巫术、邪恶、诅咒联系在一起。即便是今天,在津巴布韦,人们传说与白化病人发生性关系可以治愈艾滋病,这造成大量白化女性被强奸和感染艾滋病;而在坦桑尼亚,破获了一起谋杀案,一名巫医被控在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间杀害了19名白化病人,因为人们相信拥有白化病人的部分躯体可以带来好运。
偏见和歧视是白化病人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大众媒体,特别是好莱坞的电影为这种偏见和歧视的蔓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美国全国白化病和色素减少症患者协会的统计,从1960年至2006年,共有68部影片中出现了对白化病人的污蔑和扭曲。这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片。比如《黑客帝国之重装上阵》《冷山》《达·芬奇密码》中,都有白化病人的形象,不是反派就是刺客。
更加令人深思的是日本,日本曾经是以白为美到极致的国家。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白化病人并不会遭到歧视,甚至在日本王室中也经常有白化病人的身影。然而随着上世纪60年代西方影视作品的传播,大众审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人也开始钟爱古铜色皮肤的沙滩俊男靓女。自那时起,白化病人在日本大众媒体上的形象,也变得邪恶和恐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