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曾向美国来的画家本杰明·威斯特(Ben-jaminWest)打听:“华盛顿打赢了我们,现在他打算怎么干呢?”后者答道:“喔……听说他将返回他的农庄。”国王大吃一惊,不禁感慨:“假如真是这样的话,他将是世上最伟大的人。”
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华盛顿主动辞职,解甲归田。后来他当选总统,两届任期之后,坚拒再选,终于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农庄。
回顾美国的建国史,除了华盛顿之外,告老回乡种地的英雄其实还大有人在。比如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他在竞选连任失败之后,也是立即以平民身份离开刚刚落成的白宫,回到家乡庄园一边写回忆录一边在田里劳作。
这并不是因为那一代人都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更不是因为他们全都是尧舜般的圣人,而是他们都共同沐浴在一种源自英格兰却又带上了北美清教徒色彩的文化中。早自17世纪开始,英格兰富豪就以“乡绅”为毕生追求的最高人格类型。不管一个人在城里做了多大的买卖。他都会渴望乡间的田园生活。那里不只有一座宽敞舒适的大宅,他还要加入一种社群生活,赞助教堂的装修。出任地方上的治安推事,然后受到邻里的尊敬,甚至成为上议院的议员,早年的美国也继承了这种理想,再加上清教徒对劳动的推崇,遂酝酿出那种既要当地主还要亲身投入劳动的北美乡绅文化。
对这些人来说,即使从政是人生高潮,也不必然就是一辈子唯一值得追求的事业。
我们又何必要说美国?中国一样有源远流长的乡绅传统。晚年的唐绍仪,以前任民国,总理的身份“屈就”老家中山县县长之职,传为佳话;其实在他看来,这只不过像是以前的老员外替乡亲办点事罢了。我们觉得唐绍仪高风亮节,我们佩服华盛顿那批人的淡泊,是因为今天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一个有志气的人除了当官,就不知道还有什么理想的生涯选择了:而当过官的人,也不知道那向晚时光该如何打发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