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社会内容页

旁观者为何无动于衷

2022-04-24社会

责任扩散后,越来越多的目击者变成冷眼旁观者,让人心寒。

1964年的一天,酒吧营业结束后,吉诺维斯返回公寓,遭到一个持刀男人的恶意袭击。

那男人刺了数刀,吉诺维斯拼命喊救命。

附近一名住户,打开自家窗户,大声警告那男人:“放开这个女孩。”

歹徒转身打算逃走,但是,马上又返回来,继续袭击吉诺维斯。

吉诺维斯继续呼救,直到有人报警。

当警察赶到现场的时候,吉诺维斯已经死了,凶手早就不知去向。

袭击过程持续55分钟。

警察调查发现,附近数十名住户目睹了这一袭击事件,最终只有一人报警。有一对夫妇以为别人已经报警,竟然把两把椅子移到窗前,观看这一暴力事件。

事发之后,全体美国人感到震惊,他们谴责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们情感的淡漠,谴责皇后大街的居民们。

为什么人们这样冷漠,面对暴行不愿意挺身而出呢?在吉诺维斯事件中,如果有人早点伸出援助之手,受害人也许就能幸免于难。

这场悲剧不仅引发人们的深思,同时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开始寻找阻止所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力量。

1964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旁观者冷漠是由于大都市工业化生活,使人失去良知造成的。

后来的心理学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另一种解释,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责任扩散效应”。

这种效应,可以被理解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感到自己应对一起事件负唯一的责任,都在观察他人的举动,希望别人首先站出来。如果这件事是属于某一个人自己的,他会尽他所能去完成,做不好,他会自责。一旦别人插手这件事,他就不再觉得是他的事,如果事情没做好,他会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

按照常理,人们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周围的人越多,越有可能得到帮助,越可能出现见义勇为或助人为乐的人。

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有人落水的时候,很快有人下水相救;面对飞驰而来的列车,有人奋不顾身地奔到火车轨道上救人;面对偷窃他人财物的案犯,有人会穷追不舍。这些情况,往往发生在只有一个目击者、或者旁观者很少的情况下。

有人在大街上遭抢劫,在公交车上被偷窃,在公共场所受重伤,在路上病倒的时候,虽然旁观者很多,但常常无一人出手相助。

在群体中,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责任扩散”心理,随着责任人数量的增多,责任人的责任感就会相对降低,他们会觉得,反正不是自己一个人承担,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干得那么起劲。在相互推诿之下,谁都不努力,结果严重影响办事的效率。

我们常常看到,同样一项任务,当责任具体到个人的时候,人们会努力去完成,履行自己的职责;当人们感到责任不是很明确的时候,还会有一点责任感,勉强付出一些努力;当责任完全不明确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放弃努力。

有一个实验:如果有两个人目击一起事件,那么,有100%的人会报告这一事件,平均用时是52秒。如果有5个人目击,那么有85%的人会报告,平均用时是95秒。如果有6个人目击,那么,只有62%的人会报告,平均用时是166秒。

“责任扩散”现象证明,目击者越多,受难者得到的帮助就越少、越迟。

由于众人在场,使对该事件的责任被分解,一来削弱每个旁观者单独承担责任的分量,二来即使没有人提供帮助,造成损失,个人也不会受到直接的指责。

“责任扩散”,降低旁观者采取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致使在场的旁观者人数越多,个人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越小;只有一个旁观者时,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最大。

“责任扩散”除了会导致旁观者冷漠现象外,还会引起很多社会现象。例如在群体决策中,“责任扩散”使群体容易作出冒险性的决定;在集群行为,如暴乱、集体诈骗、公共场合结伙闹事等攻击性事件中,人们的一些过激言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责任扩散”造成的。

再来一篇
上一篇:我们应该信任他们 下一篇:互联网之羊群效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