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社会内容页

我不是超人—“航拍达人”陈斌的公益生活

2022-04-24社会

2011年9月下旬,陈斌和朋友去温州市人民医院看望动车事故伤者时,立即被闻讯赶来的记者围住。这位41岁的滑翔伞爱好者做梦都没想到,一次航拍竟能引起中外媒体如此关注,现在就连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甚至还给他起了个很酷的名字—“中国超人”!

紧急起飞,航拍事故现场成新闻人物

7月23日晚9点,陈斌开车接放学的儿子刚回到家里,手机便响起来。温州“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张炳钩告诉他,大约10分钟前,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两辆动车发生追尾脱轨事故,有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时正下着大雨,外面一片漆黑,但是根据陈斌对气象的了解,第二天一大早应该会雨过天晴。“我必须亲自驾驶动力伞对事故现场进行航拍,为地面救援提供全面的信息。”

陈斌率领的“空中搜救队”,正是“壹加壹”这个民间组织的一部分。他连夜向温州市应急办上报了飞行计划。第二天天刚亮,陈斌带着在家组装好的动力滑翔伞,来到一处距离事故现场约3公里的起降点,在地勤人员的帮助下完成热机、铺伞等飞前准备。24日清晨6点40分,他操纵着十几米宽的动力伞飞向天空,时速大约20至30公里每小时。当时雨后转阴,微风,适宜飞行。

不到10分钟,他就飞临事故现场,高度在50至100米之间,能清楚地观察到现场全貌。在空中俯瞰,陈斌发现平时在铁轨上风驰电掣的动车,此时侧翻在桥下、挂在半空中!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在事发的高架桥面上,分布着上百名救援人员,他们身着不同颜色的外套,忙而不乱、井然有序,与汶川大地震时看到的众多专业救援队一样。

陈斌想通过航拍为救援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观察视角。好在他有长期航拍的经验,技术已比较熟练,可以为拍摄腾出一只手,就像骑自行车时一样。陈斌按照不同的高度与半径在现场上空进行了大约20分钟的拍摄,除时长约8分钟的视频外,还拍了五六十张高清的珍贵照片。

着陆后,马上接到20多家媒体向他要视频的电话。参照国内外惯例,他完全可以要求各电视台购买播出使用权,那样一两天内就能得到很大一笔收入,但陈斌没有那样做,而是同意立即将航拍视频拷贝无偿提供给各级媒体播出!

中午12点,陈斌一家在收看央视午间新闻节目时,吃惊地发现,在胡锦涛主席对事故救援作出重要指示后,电视上很快就出现了他航拍的视频。这是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最早的全景式现场航拍画面。随后这些影像又被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我拍的时候,还没有开始清理车厢,后来浙江台的直升机过来时,现场已经在清理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我是惟一一个航拍到了整个原始画面的人!”

有趣的是,陈斌所摄的航拍视频在网上也被疯狂转播。“第一个新闻航拍画面竟来自温州市民的低空飞行,我服了!”一时全国网友纷纷热评。

空中巡视,让“偷排”企业无处藏身

1970年出生的陈斌,在部队大院里长大,从小胆子就特别大,后来又当了炮兵,复员后成了温州一家金融机构的白领。他是一位摄影和动力伞发烧友,温州举行全国第二届滑翔伞锦标赛那年,在比赛会务组工作的他就对滑翔飞行产生了兴趣。2007年,他自费购买了动力飞行伞等设备,开始尝试飞行。“买一套装备七、八万元,再加上学费和其他辅助工具,十万元左右。”在航拍这次动车事故之前,陈斌已经进行了上百次飞行,总共留空时间将近300个小时。

陈斌至今难忘第一次翱翔在空中,看温州市的奇妙情景:不仅看到三垟湿地有着稠密的水网,也发现城区依然水路纵横,河流并行于街道。“我既为新温州的时尚都市气息兴奋不已,更为这个城市边缘拥有大罗山、三垟湿地这种富有生态价值的美景而欣慰。”

陈斌是温州滑翔飞行俱乐部会员,俱乐部常有商业表演,比如企业庆典活动等。凡玩动力伞玩家,都人手一台相机,很多人喜欢随手拍一拍。但陈斌建议队友们在飞行表演时,认真地俯拍几张庆典图,赠送给企业主。没想到老板们都很喜欢,聪明的陈斌就将此作为一门生意:只要有企业庆典,他就飞过去,航拍庆典场景,运气好的时候,每月会有几万元的收入。

为了方便航拍,他甚至对动力伞进行了改装,将油门引擎线改到左手,专门腾出右手用于拍照。在近百次的飞行航拍中,陈斌无意中拍到了不少污染源。他将照片提供给有关部门,如果对方没有反应,他就向媒体爆料,通过媒体曝光促使他们执法。

“在航拍过程中,我发现不少企业、建筑工地明火执仗地排污水。”陈斌说,在空中因为有光芒的折射效应,并且看的范畴广,很多平时难以发现的污染源一下就能看到。没想到,这事引起了市环保局的高度重视,特地委托他定期进行空中巡逻和拍摄监督。

如果遇到那些“顽固不化”,后台又很硬的污染企业,陈斌甚至会将航拍资料直接寄给市长。“我的行为的确已经触动了某些潜规则,”陈斌说。一名记者还转告他,温州市某局一名副局长对他“很不感冒”,但“我这不是在帮别人,而是在帮自己,因为我每天都生活在这个城市里”。

成立浙江首支民间“空中搜救队”

陈斌是国家航空运动协会会员、滑翔伞注册飞行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同样热爱公益事业的飞行爱好者—“壹加壹”负责人张炳钩,两人一见如故,当对方提出希望他加盟并组建空中搜救队时,陈斌当即点头。当时,温州市有5架动力伞。陈斌和其他队员商量组队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2011年5月8日,浙江首支民间空中搜救队—“壹加壹”空中搜救队正式成立!

除陈斌外,另外3人是企业老板,一人是政府公务员。用他们的话说:个人的专业特长要用到为社会服务的“刀口上”去,对公益事业,无论花钱出力大伙都乐意!队员陈正远这样解释他们的行为:热爱运动的人都热爱生活,尤其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更加珍惜生命。“玩滑翔伞、动力伞,经常会发生事故,有人挂在树上,有人落到山里,都是大家一起去营救。”“因为见过别的伞友出事,自己飞行时也发生过危险,化险为夷后,伞友们更加珍惜生命,也更愿意帮助别人。”这位私企老总这样说。

有趣的是,“壹加壹”在国外很有名气。陈斌说它成立于2007年7月,第二年11月正式登记注册,是全国首家登记注册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当时仅有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大队,现已组建包括空中搜救队、医疗、抗台抢险、心理干预等28个分队和项目。这些分队都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联合组建,每个分队的志愿者都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员。

对于“壹加壹”空中搜救队来说,他们的任务并不是直接救人,而是在地面救援开展工作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先行锁定被困人员的位置。这样地面力量就能以最快速度将被困者救出。对于救援工作,陈斌显得很有信心:“与直升机相比,我们的优势是可以贴着山坡飞行,最低的飞行高度可控制在二三十米。正因为这样,烟幕弹和救生包的投放没什么问题。在行动时,我们把这些救援物资放在胸口的小包里。”

救援队的飞行员们视力都很好,在空中目测能看到地面几百平方米的范围,有时还会携带望远镜及固定垂直坐标装备。而这一次的温州动车事故,正是陈斌和“壹加壹”合作之后的一次正式执行任务。陈斌告诉记者,不管面临哪种危险,他都会在天上,继续自己的使命。  

再来一篇
上一篇:网络人艰 下一篇:核桃,你要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快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