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金缕玉衣”被专家估价24亿元,进而凭借它骗得巨额贷款的丑闻,揭示的不仅是当下收藏市场的乱象,一定程度也折射出现实社会众多领域的混沌状态。而某藏品鉴定专家对记者说的一句“心里话”,更是道出了乱象的一个病因:对于有些专家鉴定过的藏品,其他专家即使发现有问题也不便发表意见,因为“都在一块儿混,不愿弄些得罪人的事”。
“都在一块混”,不大中听,却是活生生的现实;虽然含义因人因地因事存在某些差异,但本质却基本相同。
标低价卖高价,标“绿色”实“非绿”,超市欺客几成常态,这是因为有人在“混”;
假票据真报销,换取额外“福利”,发票买卖持续红火,这是因为有人在“混”;
苏丹红、三聚氰胺、有害色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毒物,长期使用而不被发现,这是因为有人在“混”;
抄袭论文,编造履历,雇用“枪手”,“疏通”关节,谋求证书、官位,骗子屡屡得手,这还是因为有人在“混”……
最新的“混”例,除了天价“金缕玉衣”骗贷案,当属“‘地沟油’绝无回流餐桌可能”之说。面对公安部刚刚指挥侦破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大案的事实,那位一个多月前还言之凿凿地断言“事实上哪里都没有‘地沟油’”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不知现在作何感想?无情的事实,已经粉碎了院士的伪科学。难怪人们要质疑这位院士是不是“地沟油”的“利益攸关方”?进而追问,他的院士头衔是怎么“混”上的?两院衮衮诸公中又“混”着多少诸如此类的“南郭先生”?
“较真”的人发现,为“地沟油”辩解的不光有专家、学者,也有政府的官员。此次“地沟油”大案涉及的沿海某省药监局食品安全处处长不久前就对媒体表示,在暗访之后发现,“要把‘地沟油’提纯到食用油的水平,成本相当高,几乎是不可能的,是不合算的。”而某超大城市的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负责人也在一次食品安全论坛上说,不管理论上还是实际上,“地沟油”上餐桌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地沟油”有很强的味道,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它的味道是不可接受的。又是“暗访”,又是“理论”,又是“实际”,政府代表给出的结论都是“NO”,可事实却完全相反!笔者并不认为包括专家、官员在内的“公家人”是在故意欺骗民众,但他们是在“混”,至少在“地沟油”方面是在“混”,确实难以否认。
“混”,古已有之。战国时期齐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可谓“混”的鼻祖,“鱼目混珠”的汉代人寿量,也有近2000年的资历。之后的假货真卖、科场作弊、江湖骗术……也是代代绵延,不断不绝。但此类伎俩一旦“穿帮”,“混”者一般都难逃声名狼藉。因此,“混”字多被附加贬义,诸如混世魔王、土混混儿、混事、混日子、混吃混喝等等。
也许是由于法制尚不够完备,也许是由于社会处于转型特殊时期,现实生活中颇有“混”然成风之势。形形色色“混”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无疑是那些拥有权位的官员。近年来,几乎所有涉及侵害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风波,都暴露出政府监管缺位或不力的问题。肩负监管重责,本应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政府部门,倘若该说的不说或胡说,该管的不管或瞎管,该查的不查或乱查,该出手时不出手或乱“伸手”,那社会上的“混”风不盛才怪。而政府的公信力,就在这种“混”中急剧销蚀。
说绝对点儿,谁“混”都行,惟有担负“把关”使命的政府、官员不能“混”。官场“混”风不去,社会“浑水”难清,百姓难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