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也许就因为那一眼,也许就是喜欢,没道理。不喜欢,甚至说不爱,通常倒要给个理由。
上学那会儿,班里的同学都不爱鲁迅。为什么呢?
我最开始是喜欢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那些我没听过也没见过的动物和植物——叫天子、桑葚儿……那个地方简直就是个巨大的儿童乐园。许多年后的一个黄昏,在苏州的街上,看到大筐里装的小蚕一样的黑红的东西,好奇一问,竟然就是桑葚儿,迫不及待买了一袋回来,吃得满嘴血红,但满心欢喜,那可是鲁迅笔下写到的桑葚儿哎。
后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鲁迅的呢?
学生的判断标准很简单,谁烦我,我烦谁。选入中学课本的鲁迅的文章太烦了。
大概是上初中时,接触到他的杂文。如果不是教科书和考试那么烦,其实,鲁迅的杂文也挺好看的,匕首和投枪,说起来有狠叨叨的味道。比如“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说得多给力啊。
可是,语文老师不会让你停留在表面的文章上。每每学到鲁迅的文章,上课时,手腕子都非常酸——鲁迅先生一句话,老师能让我们抄出十篇含义来。
我同桌阿乔抄得不耐烦,皱着眉头说:“这是不是不够坦率啊,怎么就不好好说话呢?啥事明白着说不就完了吗?”
“那不成,大家名家都不好好说话,不然,不跟你一样了?”身后嘴很欠的瘦子阿宇说。
那个远离了我们的白色恐怖时代,我们听听故事还可以,真要把那些立场与思想弄明白,岂是几堂中学语文课就能解决的?我们常说自己是读书机器,碰到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更成了抄书机器。抄了还不算完,还要背。只是,背过了,也未见哪一次像样的大考考过如此冗长的分析题。时至今日,找出某篇课文的一段,也真的一句含义都说不出来了。
当然,那时抄的那许多含义也不是白费的。后来,看电视剧《京华烟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里有赵雅芝啊,还有荪亚、经亚也都很帅气。得知这是林语堂写的,吃惊了许久,他不是很为鲁迅所不齿的文人吗?怎么会写这种东西?
我很认真地问过语文老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梁实秋、林语堂呢?还有,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的文章读着也很好啊。老师涨红了脸,好半天才说:“时代的认知不一样!”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坐在电脑前写这篇小文,我不得不承认,情急之下,我那个语文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她说得最对的一句话。
那时候,我常常心存的疑问是,我们没完没了抄的那些含义真的是鲁迅先生的意思吗?如果一个人写文章时,就挖空心思想出那么多含义来,那可真叫累死了。写一篇千字的文章,还要用一万字来解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于是,我们不喜欢鲁迅,讨厌学他的文章。
偶尔有比我们更深刻、更有思想的同学说喜欢鲁迅先生,我们会拿现在看人家装小资的目光去鄙视他。
教材选的文章和老师的刻板,阻碍了我们亲近鲁迅。
及至我们可以自由地读书时,读到《阿Q正传》,读到《祝福》,单纯地作为读者去读,理解多少便是多少,轻松加愉快。阿Q的鲜活自不必说,祥林嫂也是有意思的人物,谁再磨磨叨叨,没完没了,一个“祥林嫂”的帽子扣上去,保准就自我警醒了。
慢慢知道了鲁迅先生的更多故事,他跟原配朱安的婚姻,他跟学生许广平的恋情,他对爱国学生的无私帮助,他跟弟弟周作人的恩恩怨怨……这些,都把先生从冷寂而高不可攀的神坛上拉到我们温暖的人世间。
然后,我们爱过了张爱玲,爱过了林语堂,爱过了跟他同一时代的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我们终于还是对鲁迅先生心生敬意——能够让笔端生出匕首与投枪的作家是有风骨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是只有老师告诉你的那个标准版哈姆雷特,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