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社会内容页

从“美国梦”说“中国梦”

2022-04-24社会

你不必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无需依赖个人的出身和社会背景,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於兴中: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哈佛法学院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theAnthonyW。andLuluC。Wang讲席终身教授。

记者:您在美国生活多年,怎么理解“美国梦”这个概念?

於兴中:所谓美国梦,实际是一种理想、一种抱负、一种象征。它的基本含义是:你不必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无需依赖个人的出身和社会背景,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你这辈子过不上好生活,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因为你的下一代会比你过得更好。“美国梦”事实上不是美国人的梦,而是其他国家的人做的“美国梦”。尤其是世界各地准备或者已经移民到美国的人的梦想。

记者:有些人可能觉得“美国梦”强调物质的作用大于精神内容,您认同吗?

於兴中:事实上,那只是这个梦的一个方面。《独立宣言》提倡人人生而平等,拥有造物者赋予的不可替代的权利,即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从很大意义上来说,也是“美国梦”的一种表现。

记者:18世纪殖民地时期,弗吉尼亚州的州长曾经指出,在美国人看来,遥远的未涉及的土地永远比他们已经拥有的土地要好。即使他们已经到达了天堂,如果西边有更好的地方,他们还是会前进。这样的想法鼓励人们不断追求,不要安于现状,始终在寻求一种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场所,这种不断追求是否就是“美国梦”的核心?

於兴中:对“美国梦”的追求是不断的、持续的、永不满足的。个人在教育、就业、生儿育女等各个方面享有选择的自由。而且这种选择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并不因为他的阶级、种族、宗教等其他因素而受到限制。这就是“美国梦”的核心。

记者:家境贫寒的人可以做到富可敌国,出生草莽的人可以位居高官。实现“美国梦”的例子不胜枚举。

於兴中:且不要说像美国总统奥巴马、原国务卿基辛格这些名人的成功事例,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例子。华裔移民初到美国只能从事餐饮、洗衣等体力劳动,但他们的下一代则有很多人成为科学家、医生、律师、商人或政府官员。现在在美国名校上学的华裔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当然,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梦”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无法摆脱的限制。种族歧视、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的不平等,诸如此类的因素时时在制约着美国梦的实现。如果梦想破灭的人数要远远大于圆梦的人数,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马丁·路德·金的美国梦就是让黑人和白人享有一样的权利,排除种族歧视。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好的物质待遇,然后很自由地去生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美国梦”会有什么不同?

於兴中: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就是我追求的梦想。当然,一个人的梦想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的现实:一个学医的学生的梦想可能就是一个执业大夫的现实。一个人的梦想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灾难:建筑师和爆破专家的梦一定做不到一起。不同的时代人们可能拥有不同的美国梦。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梦”就是每个家庭都有一座好房子、一辆车,若干电器或者工具。而现在,光有这些显然已经不够。更重要的是传统的以社区家庭为中心、以信仰为依托的民族精神,现在已经被金钱至上、商品拜物教和民粹主义情绪所代替。

记者:所以我也想问,“美国梦”在近年是否也有转向?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有报道显示美国有37%的人没有退休储蓄,计划老了靠社会救济生活;63%的人认为,未来的经济形势会更坏。诸多事实是不是在说明,他们的“美国梦”已经失落了?

於兴中:最近在美国大选的口水战中,“美国梦”成为一些人诟病的对象。时不时有人发出“美国梦”已经终结或者褪色的感叹。在我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尽管有经济危机,全世界去美国的移民依然源源不断。因此,这个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会破灭的,它永远都会在人们的心中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美国梦”就是一种象征,它激励人们不断地去追求幸福的生活,尽管它的内容可能因人因时而有所不同。

记者:您的“中国梦”是什么?

於兴中:“中国梦”这个提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当然,从比较抽象的层面看,大同世界、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化、民主、自由、人权等等这些无数仁人志士为之艰苦奋斗,甚至流血牺牲的抱负都可以看做“中国梦”。我个人感兴趣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框架是最理想的。我把社会框架称之为文明秩序。在我看来,中国的社会框架是一个一元的道德文明秩序,美国社会是以法律为主、宗教辅之的二元文明秩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二元的文明秩序要比一元的强。但二元文明秩序并不是最好的。在我看来,中国以后应该发展出一套三元的文明秩序。就是道德、法律、宗教都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文明秩序,这样一种文明秩序或者社会环境,可以给人提供一种充分发展的自由,让人在个人禀性,也就是在人的心性、智性、灵性三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使人既具有理性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又具有丰富的感情,同时兼具广泛的悲悯情怀。有些地方提倡“全人教育”。我想“全人”的概念应该是除了人身体方面要好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性、智性、灵性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三元的中华文明秩序与心性、智性和灵性全面发展的中国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了。

再来一篇
上一篇:在流逝的生命中奔跑 下一篇:勾践们,够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