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内蒙古人。编辑,非部长也,自认为活得不错:长得不帅,但很潇洒;逻辑不强,但很善辩;兜里没钱,但很乐观;学历不高,但很能侃;文笔不佳,但很能写;如此而已,如此足矣。
在三国,蜀国的领导人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有强大的政治背景;吴国的领导人孙权继承了家族的衣钵,得天独厚;而魏国的领导人曹操却一没政治背景二没子承父业,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曹操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意思就是说曹操从二十岁开始在京都洛阳当了公务员,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这是个什么官呢?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年纪轻轻就混进了国家机关当了局长,说明曹操自身的能力还不错,最起码是他周围人中的翘楚。可不谙世事的曹操刚到任就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在京都没待几天就被调任到远离洛阳的顿丘。从京城下放到州县虽然官位等级没降,但发展的潜力可就大相径庭了,这时候的曹操很明显是被排在了候补的位置坐了冷板凳。如果换成别人,他的政治生涯基本到此就结束了。虽然曹操是个不认命的人,可自己一没钱二没权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呢?
在这方面还是曹操他爸有远见,早早认了曹腾做养父,也就是认干爹。曹腾何许人也,他是汉朝的大太监,因为功劳大被封侯。曹腾膝下无子,于是曹操他爹曹嵩就认曹腾当干爹,甚至把原来的姓也给改了,这牺牲可够大的。不过有失必有得,这不,曹嵩认了干爹之后平步青云,就连曹操也借助这个关系顺利地爬上了中级领导层,向高级领导层眺望。
恰在此时,黄巾起义爆发,年轻有为的曹操被推荐为剿匪司令,全权负责平叛,本来么,就是一群农民闹事,哪架得住国家正统军的围剿,没过多久就分崩离析了。曹操在这件事上干得漂亮,于是连升好几级,直接拜为洛阳相。朝中有人好办事,有权有势办起事来就比较顺畅。调回京都的曹操此时已老谋深算,他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在朝中大显身手,最终控制了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可够绝的。你刘备有政治背景、孙权有家族依靠,我曹操也不差,有皇帝这棵大树,还怕没地方乘凉吗?就这样曹操开始逐步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后面的事稍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不再赘述。
我们再说曹操,如果不是靠曹腾这个干爷爷从中帮忙,恐怕曹操穷其一生都只能做个衣食无忧的小公务员,何谈什么政治理想和抱负。所以,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功成名就并非都是光彩的,说不定他的第一桶金就是不择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