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社会内容页

在奋斗的路上

2022-04-24社会

房子折射了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每天都有无数部有关房子的人生悲喜剧在上演——为房子,我们一直在奋斗的路上。

记者做了一个调查,样本涉及70后、80后、90后三代人,调查结果或多或少地说明了人们关于房子的价值观变迁——70后,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80后,举全家之力,我要当房奴;90后,亲,我不要你做我的房奴!

购房心态

70后:咱是房奴第一代

1974年出生的王佳,大专毕业后当了两年教师,后又下海经商,再后来干起了心理咨询师。2002年,王佳在成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现在正准备换个大房子。“我们完全算得上是‘房奴’第一代。”王佳觉得,70后处于不上不下的年代,“风光不如老三届,牛气难抵暴发户”,也正是如此,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买房事业,当上了房奴第一代。“我们这一代先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买房,过了几年就发现而立之年恰逢房价看涨,手上的房子已经成了自己最大的一笔财富,于是有人便开始炒房了。”

和80后相比,70后无疑是幸运的一代,他们不但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赶上了最后一波福利分房的好日子。对于70后来说,买房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就像结婚生子一样,到点就该办了。相对目前的楼市,在70后大规模买房的时候,无论开发商的实力、产品、设计、规划还是理念,和现在都相差甚远。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70后购房时对房子的认知,是无法和现在的80后相比的,“摸着石头过河,差不多就可以了”,或是当时购房的一种常态。

80后:我要当房奴

看着现在的房价,70后理当为当年早买房而“偷着乐”,这却苦了80后。2010年,80后三十而立,大多数人都要面临结婚生子的压力,因此房子就成为头等大事。然而,80后购房群体是有别于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他们想买房但经济实力有限,能够承受的房价不高。君不见,天涯、猫扑等论坛上经常会出现80后发出的“我想当房奴”、“大家每人捐我一元钱,我想买房结婚”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帖子;在此次调查中,70。5%的80后认为“90后涌入购房大军的现象”是因为“90后的爸妈有钱”。细细品味,不难体会80后买房的辛酸。

对于80后而言,成为房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在这主动选择的背后,是80后相比70后,相比他们的父辈,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因此,对当下经济状况和楼市的了解,甚或是他们的本能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80后尽管根基并不深厚,但是他们可能对于买房更加积极、更有热情。

因此,如果一个80后不会理财,不会投资,不会置业,那简直要被同龄人鄙视为“OUTMAN”。埋头苦读、拼命傻挣的年代已经结束,80后趁着这波经济飞速发展、物价上升的浪潮,深谙“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之道,投资的小算盘打得哗哗响。

买房作为理财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最为80后所熟悉,对于他们来说,买房不仅意味着刚需自住,还肩负着投资保值的功能。对房子、楼市的研究,就是对荷包负责,对自己负责!80后也因此成为房地产“砖”家,对于大到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小到品牌房企房价户型,样样都能说出点门道。

90后:亲,我不要你做我的房奴

调查显示,36%的90后希望在1年之内买房,其中还包括不少正在读大学的90后。当80后还在为房子愁眉不展的时候,90后已经悄然杀入购房大潮。大多数准备买房或者已经买房的90后,不管按揭还是全款买房,基本都是父母埋单。最终“愁房”的不是他们,而是身后的父母。“90后还没有形成自我家庭观念,因此他们注重户型及自由地表达。”心理咨询师王佳分析说,调查报告显示,59%的非90后认为90后“很少”有能力自己买房,也说明了这一点。

21岁的Sally,放弃了父母在老家宿迁安排好的工作,因为爱情选择留在苏州和男朋友一起打拼。在正值“少年不识愁滋味”青春年华的90后中,爱情对他们来说是至高无上的,加上暂时并无来自生活的压力,因此90后在回答“如果你是90后且已经决定购房,是神马力量逼的”这问题时,仅有21%的人认为是“对象逼的”。于是,遵循“爱情第一”原则的90后女生才创造出了走红网络的语言——“亲,我不要你做我的房奴”。

购房能力

70后: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总的来说,大多数的70后对于房子这件事都带着一种“胜利大逃亡”的心态。

上世纪90年代,福利分房逐渐取消,商品房开始走向市场,部分敏锐的70后便早早抓住了这一机会,几万块钱便能买下一套不小的房子。到21世纪初,房价开始抬头,已经工作了多年的他们已经有能力换到新式住宅。然后,有投资头脑的人开始购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当时我很恐慌。”诸葛江告诉记者,“我还排着队等单位分房子呢,突然就听说没了,而且以后都没了。”于是他通过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了十多万元,买下了第一套房。到2003年换房的时候,这套房已经涨了近两倍,诸葛江果断出售。到现在,诸葛江拥有三套房子,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房子对他来说不再是问题。

70后里,像诸葛江这样的人很多。作为当今社会中的顶梁柱,他们早早完成了自身的积累,完成了房子的升级换代。

80后:父母+自己

1983年出生的陈奇现在是一个标准的“房奴”,他有一套需要月供3000多元的房子,面积接近100平方米。

陈奇算得上中产人群,有一份月薪万元的工作,他没什么还贷的压力,但是又无法提前还款。“我们在老家本来有两套房子,为了给我在成都买房,家里卖掉了一套,结果只够首付,面积只比卖掉那套的一半大一些,真是有点想不开。”陈奇说,他现在很纠结,他和女朋友已经准备结婚,因为怕被“限购”,他们想在结婚前用女友的名字再买一套,但是这样的话,婚后的生活压力会更大。如果现在不买,等到婚后再来购买,又怕到时候因价格“伤不起”了。

除了纠结,还是纠结。

90后:从父母手中接过“按揭棒”

张嘉怡是2011年的毕业生,她现在还没有房子,但是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她就会成为不多的90后业主中的一员。

“家里人跟我说,好像现在房价有松动了,想给我买一套,就算小点,以后再慢慢换。他们说房价长期来看肯定还要涨,现在先买一个不会亏。”张嘉怡的家庭是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不超过十万,供她读大学花了不少钱,所以也无法拿出全款来购买,哪怕是位置较远的小户型。“我才开始工作,他们就要我还房贷,我一个月才那么点钱,还贷款恐怕就要用掉一半,那我生活咋办?莫非我从现在开始就要当房奴?”张嘉怡说还想享受生活,想要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想在每个周末和朋友一起吃甜品晒太阳,但是如果父母给她买了房子,这些可能就成空想了。“我想等我工作久一点,工资高一点再说!”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有接近一半的90后现在没有购房打算,对于已经有了房子的同龄人,还有一半人表示出了“哥很淡定”的看法。

购房选择

70后:

户型、朝向、公摊,当时真没概念

“当初我买房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其他的,只考虑了一个因素,就是能住人。”70后的孟先生,大学毕业到成都,转眼间工作已经15年了。谈起购买第一套房子的经历,孟先生坦言,当初爸妈催促结婚,没有家人支持,自己积蓄有限,2003年时看到一套小户型就买了。“说实话,这套小户型住了两年,我和太太就换了房,面积太小了,户型设计又不合理。”

孟先生的购房经历或许可以作为众多70后首次置业时的一个缩影——没有父母的支持,仅靠自己在城市打拼。他们买房的时候,房地产这个行业刚刚兴起,对于如何买房、买什么样的房,他们几乎是一无所知。“什么户型、朝向、公摊,当时我们对这些几乎没有概念。”“那时候买房,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后来,房地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资讯也越来越多,之后的换房我也就考虑得更全面了。”已经拥有三套房产的孟先生,现在俨然已经成了购房的专家,购房心得更是一套一套的。

再来一篇
上一篇:狄更斯的神秘伙伴 下一篇:先保住命再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