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貌相近的人站一起不分高低,有了职业、身份、文化、财富等等的附加值,便高低立现,高者被追捧,低者受冷落。甘于寂寞者不怕被冷落,自己是啥样就啥样。不甘于寂寞者,是啥样偏不是啥样,这就需要装模作样,自抬身价,把自己本不具有的东西也揽到自己身上。昨天去那个豪门赴高端人士宴,今天在这个沙龙评点诺贝尔和奥斯卡,明天又有名流邀请去打高尔夫,如此交游,学识、品位自不一般,连老婆孩子也要刮目相看的。
孟子讲过齐人与一妻一妾的故事。这位齐人每外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妻子问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回答“尽富贵也。”妻子生疑,怎么家中“未尝有显者来?”一日跟踪观察,一直跟到了东郊坟地,她丈夫向祭扫坟墓的人乞讨残酒剩菜,他每次就是如此吃饱喝足回家的。妻子把此情景告诉妾,两人“相泣于中庭”。这位丈夫回来后,却依然得意的很,“骄其妻妾”。
这则故事,堪称装模作样经典,不过这个齐人的“装”毕竟还有一点事实依据,他吃饱了酒肉回家是真的,尽管不是在富贵人家的饭桌上,也许坟头上供奉的是富贵人家的酒肉呢。而如今的“装”,连没有一点影子的事也可以“装”得像模像样。据文汇报报道,某网页有人提问,“你看过《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吗?”应答者踊跃,有207人表示看过该片,并加以点评,更有人称之为“此生非看不可的200部影片之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是一部根本就不存在的电影,一个弥天大谎,竟相互“装”得如此煞有介事,真是绝了。
如此这般的“装”,遇上一个本分人,一句“我不懂、我没看过”就可以让“装”者闭嘴,遇上不懂装懂者,你装我也装,龙门阵就步步升级了。看来乐于此道的还不少,一本专门教人怎么装的《假装的艺术》热销坊间便是证明。这本小册子列出二十个话题,第一个是电影,以下依次为书籍、话剧、把妹、钓男、美酒、珍馐、旅行、古典音乐、爵士乐和摇滚乐、纽约、建筑、健身、瑜伽、网球、电脑、星座、精神分析或心理学、社交,都是交游、聚会、宴饮、网上聊天用得着的,把那些名词、品牌、专业术语用得纯熟了,一个时尚、前卫、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甚至大师,还不活灵活现地站在我们面前吗?
如此“装”风,反映的是当下社会浮华焦躁的心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多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干点事儿、读点儿书,而是迫不及待,求名心切,一心想往富人堆里扎、大师行列里钻,手中不持有金卡、银卡、VIP卡,拿不出扎扎实实的学术货色,怎么着也得“牛”一下,其捷径便是装,久而久之,也就以为自己真的阔了、渊博了、成大师了。如果只是限于获取个人最大的心理满足,似也与人无损,可发展下去,离招摇撞骗也就一步之遥了。
一个健康的崇尚质朴的社会,“装”风难以畅行无阻。“装”风紧随着炫富风、“大师”风,人家都在那里炫和炒,沉不住气的、经不起诱惑的,也就情不自禁,跟风上了。看来保持一份平常心态是很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为形形色色流风所动,该干什么干什么。有闲情有兴趣的话,不妨学学那位齐人之妻,对于不靠谱的话儿事儿留个心眼,追踪考察一下,就不难一窥真相了。在真相面前,不管乐于此道者把“假装的艺术”背得多熟、“装”的诀窍练得多么炉火纯青,都不免有出乖露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