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社会内容页

一手人生的二手体验

2022-04-24社会

2018年据说是知识付费的下半场。元旦才过去30来天,一群大V纷纷开设付费的“知识类”清谈节目,另一群大V被新老问答平台抢来抢去。还有数个答题项目非常客气,还没要求“付费”,先向用户兜头撒了一把钱。

这些项目中间最常见的是各种二手阅读服务,大多是有声版本,可以在线听。有的帮你划重点“10分钟读完”某本书,有的聊天似的一章章给你掰扯这书说了啥。

多贴心啊。大家都这么忙,不用吭哧吭哧啃全本了,连环境都不受限制了。上下班路上戴副耳机,晃晃悠悠3站路就能完成任务,可以朋友圈打卡了。

大家在“知识付费”的潮流中追求的可能不全是知识,也是拥有知识的感觉。驱动热钱滚滚的,除了“求知欲”,还有“求知感”。

一部分朋友需要在社交中能侃侃而谈,最高境界是一种精心营造的不经意感。比如饭局高潮,人人拍胸脯想当年,或者是业务往来正互相打探,忽然从嘴边漏出一两个生僻名字,援引一两句至理名言,显得谦逊而才华横溢。

还有一部分朋友可能是需要建立好学人设。几乎所有的二手阅读服务都有社交网络打卡功能:学了不能白学,必须要让我认识的人知道我在学。

表演需求被极大地满足了。文本的血肉被抽去显露出方便转述的骨架;金句被高亮以供适时抛出;连读后感都准备了若干条,节省思索的时间。

倒也不用因此批判“知识付费”肤浅。亲戚家的小男孩高声朗诵“曲项向天歌”,要众人喝采到他满意的热度才沉吟着坐下。可见求点赞是人之常情,不是数字时代的原罪。只不过新时代内容产品非常坦诚,每个细节都浸透了投资回报的设计,把大家的小心思摆到明面上而已。

小朋友也是有品位的,背诵“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频率比“鹅鹅鹅”要低得多。我相信他能从文字中获得懵懂的幸福,那是很了不起的体验。

“求知欲”和“求知感”是共生的。人既然追求快乐,那么知道本身带来的快乐和求知被夸奖的快乐之间,没有高下之分。

只不过,二手阅读和原著,呈现出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语言是密码。谓语的轻重、状语的繁简、结构的无穷变换……一种叙述是一重真实。

小时候我妈给我讲《巴黎圣母院》,全程以卡西莫多视角描述他的滑稽和折腾,导致我一度以为那是一本非常温暖的书,连畸形都喜气洋洋。长大后看过原著,反而很怀念那个很好玩的慈悲世界。工作了,我喜欢听播客节目聊他们看某本书的视角,有时候会心中一动。

可是,那样的叙述注定不是商业大潮的主流。当盈利齿轮旋转起来,KPI走起来,得到的注定是一个完整成熟的产品。每条流水线的产品都共享一个模板。

财富故事少不了失败和成功的对立矛盾、奋斗宣言和有关市场痛点的传说。女性故事早些时候多是爱情宝典和家庭生存指南,如今热门的新模板是精致女孩走上人生巅峰。

一旦开始分类、打标签、嵌进模子打包放送,二手阅读的提供者很快会发现:比起一个新故事,旧元素的排列组合才最让人愉悦放松,因而最好卖。

多遗憾啊,我花了时间,甚至付了钱,以为能看见一点点新世界,结果只是一遍一遍扎进旧经验里去。

我可能会收获很多从未听说的人生道理,词句十分精彩。这让人安心,因为它会让人觉得世界有规律可循。

要知道,道理是生活中最不自然的存在。真正的生活是無序的,有时晴有时雨,有时凶猛有时温柔。人性幽微,贪婪又多情,敏感又健忘。生命的真相在将说未说的话里,在喉头酸涩的笑容里,在想要又没有伸出手的瞬间里。

这是一手阅读才能提供的体验。

爱丽丝·门罗写过一个叫《浮桥》的小故事。讲一个绝症的妻子由丈夫带领去年轻护工所在的乡下,丈夫对不幸的保姆一家表现出慈善的殷勤,她感到不舒服,迷失在麦田里,在星空下和一个年轻农人轻轻一吻。

它甚至不算一个完整故事,只是一些情绪和事件碎片的集结。情绪的敏感反应和环境的细微变化被不厌其烦地描摹出来,我能从中清晰读到因施予而产生的优越与残忍,因濒死而获得的灵性和尊严,还有人类感情的不可捉摸。

它没有模板,没有逻辑,没有好恶,却让我感觉到真实。它不让我放松或快乐,甚至不会让我自我感觉很好。它超越我的经验,让我紧张得坐在凳子边沿,试图看清内核,最终却发现自己在自我审视。好像想看清太阳却双目灼痛,低头从阴影里感知到它的存在。

它无法被完全地转述,也不能在10分钟内概括完。

再来一篇
上一篇:其实我们都是演员 下一篇:纵然爱已消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