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香港人,为人明快,写文章做学问也就干净利落,令人羡慕。
有一次我经过香港,他请我吃饭,电话里他形容出地铁后的相见地点,讲得清楚明白,有如军事地图。
“只约在地铁是不行的,还得要说明出口。不然地铁那么大的范围,一定跑错,说明出口还不够,每个大出口还分几个小出口。”
我听他认真陈述,对自己平日的粗心大意不胜惭愧。
他不单把空间形容得一清二楚,接着他又开始讲时间:“我们约六点半见面,但世界上的事很难讲,有时地铁停电的事也不是不会发生。总之,你先到你等一下,我先到我等一下。但如果等了45分钟还没有出现,那就是发生不可抗拒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就各自想办法自己去吃晚饭,谁也别等谁了。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为了什么理由,都不能等人超过45分钟以上。”
那天,我们由于他清楚的叙述,所以在指定的时间见了面吃了饭。但我事后回味不已的,仍是他那番“约会学”。想起有位朋友和我讲了个故事,也不知是不是她自己的:一对年轻的男孩和女孩,相约在图书馆见面,不料到时候空等了许久,彼此竟没见到。年轻气盛,两个人也没解释什么便轻易分手了。二十年后偶遇,早已是男婚友嫁。出于好奇,他们质问对方当年为何不赴约。答案很悲伤,原来他们一个在图书馆里面等,一个在图书馆外面等。
另外一个约会失误的故事也相仿。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如果写11/12,就是指11月12日,而在英国的解读法,指的是12月11日,一对异国恋人便因此而相失相误了。
这种故事,碰到我这位精确而深谙约会法则的香港朋友就可以避免发生。
庄子的书中有位尾生,尾生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人不来,尾生大概是遵循那种“不见不散”的原则的人,便继续等下去。不幸当日溪水暴涨,尾生抱着桥柱,活活淹死了。
这种事,碰到我那位香港朋友,也可以逃过一劫。管你是天皇老子,45分钟一过,他绝对走开,去找食物喂饱自己。这也好,减少我不少心理负担,万一我因事不能到(例如临时昏倒住院),对方却没日没夜一直苦等下去,那真是可怕的梦魇。
不知道香港人中像我们朋友那么精确的人多不多?我自己的观察是港人比较具有“忧患意识”,懂得保护自己少吃亏。港人很早就进入商业社会,办起事来历历分明。而且,似乎从英国人那里学会了管理观念,所以凡事井井有条。
世上的人,似乎无论是谁,都不必在约会中等他到45分钟以上。就算是情人,如无特殊理由也可以就此休矣。这位朋友用这么简单的数学就把一件麻烦的事了断得如此清明,我不胜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