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福剑在其主持的一档节目《暑假七天乐》中自曝了一段经历,展示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他还是个面试应聘的高手呢!
上世纪80年代初,毕福剑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家待业。一天,他在街头看到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招生的广告,便抱着“玩一把”的心态花4元钱报了名。
面试前,毕福剑对该学院以往的招生进行了研究,认定面试一定会考小品,便在小品的单人、双人表演方面狠下了一番工夫。北京电影学院在青岛设了一个考场,由于报考的人太多,考官决定每6人为一组进行小品表演,一来这样面试的速度会快些;二来方法新颖,更能考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出乎意料的小品面试方法,让毕福剑一下就蒙了。考官给毕福剑6人小组的小品题目是《公共汽车站》,要求在5分钟之内设计构思,3分钟表演完毕。6人中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主动做了临时头目,组织牵头落实了剧情,并给其他人分配角色:你演司机,他演售票员,张三演逃票者,李四演劝架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小头目偏偏没有给毕福剑分配角色。也许是忌讳毕福剑的实力,因为毕福剑人高马大、仪表堂堂(就是眼睛小点,但也不影响他的“高大全”形象),把他当成了竞争对手了,故意把他晾在一边吧。
6人表演小品的场面很热闹:车到站,一逃票青年要下车,被售票员死死拉住,并告知司机不要开车门,以防逃票者逃跑;逃票者竭力辩解,说自己买了票,而售票员没撕票给他;售票员得理不让人,说他是狡辩,明明没买票,硬说买了票,双方僵持不下;劝架者说“不就是一毛钱嘛,年纪轻轻的不嫌丢人”……毕福剑只是在一旁看热闹。3分钟的表演时间转眼即逝,考官愣是没看懂毕福剑演什么角色,便询问毕福剑:“你在小品中演什么角色?”毕福剑回答说:“我演的是观众。有司机、有售票员、有逃票的,没观众可不行。”回过神来的考官毫不犹豫地给了毕福剑全场最高分,说毕福剑演的这个观众不落俗套、很有特色,与其他选手争演主角相比,更彰显他的大气……就这样,毕福剑从近千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录取,成了青岛考场唯一的幸运儿。
真是早有早的优势,晚有晚的福气。因为人生如戏,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观众这个角色。正是“永远不会缺的角色是观众”这个规律给了毕福剑起死回生的机会。毕福剑在那个小伙子抢先做了“主角”,并利用手中的权力不给他角色的情况下,不抢不闹,用敏锐的观察发现了观众这个永远不会缺的角色,并竭尽全力地把它演好、演活,最终得到了考官的首肯。毕福剑的成功告诉人们:在求职应聘的路上,如果你一时做不了主角、配角,甚至无角可演,那就自己给自己一个角色——做一名群众演员、做一名观众吧!演好观众同样能够为你的求职添彩加分。记住:观众这个角色永远不会下岗。
求职是如此,人生的其他方面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