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终极梦想,为了一朝登顶,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也不惜面子和清高,在求职路上低三下四,郑板桥就是其中的一个。
先来看看郑板桥入职前的人生简历:7岁跟着老爸进入私立小学读书;11岁时转学到扬州毛家桥继续就读;16岁时拜乡间名士陆种园学习填词;20岁考取秀才;23岁时,第一次进京求职,无功而返;26岁,到扬州农村当了一名私立学校老师(塾师)。
当了3年的民办教师后,郑板桥掰着指头一算,惊出了一身冷汗:呀,自己快三十的人了,还整天和一帮小屁孩打交道,真是没出息呀!郑板桥一边扇着自己耳光,一边卷起铺盖跑到扬州城找工作去了。
那时的扬州和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并无二致,全国文艺青年都涌向这里,梦想着有一天接到天上掉下的馅饼。郑板桥的头脑比较清醒,给人当个秘书参谋,或者到公立学校当个公办老师,都是不错的职业选择,可惜他既无显赫背景,又没有高学历,端铁饭碗谈何容易?好在郑板桥很有耐心,他知道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就决定在扬州长住下来。
这一住就是10年。10年间,郑板桥也没白混,33岁那年,他带着卖画得来的几两碎银子,再一次跑到京城求职。这一次,虽然仍是求职不成,但却通过文艺圈的朋友,结识了一个重磅人物——乾隆的叔父、慎郡王允禧。郑板桥知道,只要抓住了允禧这条人脉,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于是,郑板桥再一次折回了扬州,依旧卖他的字画,也攒了些钱。与此同时,郑板桥还是每天复习功课,为下一次求职做理论上的准备。乾隆元年,44岁高龄的郑板桥终于考中了进士,拿到了做官的“执照”,但还是没官做。在官场边缘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郑板桥知道,要握上印把子,必须找个过硬的靠山。这时,他的目光又重点地锁定了卢见曾。
卢见曾的头衔和背景可以列出一大串:江浙政商领袖、著名学者、扬州最高执政官、两淮转运使、纪晓岚的亲戚……卢见曾到扬州上任不久,郑板桥就及时上诗《送都转运卢公四首》等4首,先是肉麻地吹捧卢见曾的老爸如何德高望重、卢见曾的出生如何高贵显赫,接着,又毫不脸红地把这个被袁枚称作“卢矮子”的学者型官员直接与李白、杜甫、王昌龄三大家连线。与此同时,郑板桥说自己“惟余引对又空还”,我现在狼狈得很,还请卢大人看在都是文艺爱好者的分儿上,拉我一把。可惜这番辛苦,竟毫无收获。
看扬州没有戏,郑板桥只好第三次进京,这一次,他没瞎跑,而是直接找到了以前结识的允禧。这位年仅20岁的王爷,没让郑板桥失望,举荐郑板桥去山东当了县长(知县)。潦倒多年的流浪画家,被闲置了6年的过期进士,终于挤进了国家公务员队伍。感激之余,郑板桥也没忘记王爷对自家的提携之恩,他送出了重磅“红包”:亲自动笔,为诗歌爱好者允禧编印《随猎诗草》和《花间堂诗草》两册诗集,并且亲自为之作序。序文中,郑县长将自己的恩公与唐代大诗人杜甫、韩愈、王维、杜牧、韦应物这样的超豪华阵容相提并论。为了恭维允禧能文能武,又把南宋名将岳飞,拉来作为陪衬,令当时的文坛好不热闹。
至此,郑板桥总算在大清职场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