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螃蟹是我们崇明的特产,现值秋季,菊香蟹肥,正是吃螃蟹的时节,孩子们会经常接触得到。加上螃蟹奇异的外形,独特的行走姿势,鲜美可口的味道,孩子们很喜欢。 我们班上的孩子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愿意尝试探索。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抓住时节,抓住孩子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在猜猜,看看,摸摸,玩玩,模仿中认识螃蟹的主要特征,并准备了多种材料,让孩子创造性地再现螃蟹的基本形状。 活动目的: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基本习性,知道螃蟹是崇明的特产。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螃蟹若干,煮熟的螃蟹若干,稻草,芦苇花,筷子 活动过程: 一、螃蟹粉墨登场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老师:小朋友们,在美丽的秋天里我们和许多可爱的小东西交上了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回顾已有经验) 2、谁来了 听听猜猜盆子里是什么? 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螃蟹? 二、看看螃蟹长得什么样? 1、通过看看,数数,说说等探索活动感知螃蟹的基本特征,在过程中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和螃蟹“交朋友”。(重点眼睛,雌雄特征,大螯的作用,有几只脚) 2、听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让幼儿自由模仿。 3、讲讲螃蟹生活在哪里? 三、和螃蟹作游戏 1、用稻草、芦苇花,筷子等碰碰它,看看它会有什么反应。 2、(往大盆里倒点水)螃蟹在水中是怎样的? →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把观察结果编成儿歌。 四、螃蟹横着走 模仿螃蟹独特的行走姿势,在音乐声中表现螃蟹独特的动态特征。 附儿歌: 我是一只,大螃蟹呀, 两只大钳,八条腿呀, 眼一眯呀,脚一伸呀, 爬呀爬呀,爬回家呀。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泥塑过程中捏、粘、揉、搓、团、压等技能。
2、培养幼儿的立体造型能力。
活动重点:螃蟹腿的排列。
活动难点:螯的做法。
活动准备:泥土、水、塑料刀、泥工板、头饰、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几位头戴螃蟹饰的幼儿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观看有关螃蟹的影片。教师画螃蟹。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螃蟹,它有什么特征?
1、幼儿分别描述一下螃蟹的特征。
①身体:圆圆的、扁扁的。
②腿:八条腿。
2、教师出示泥塑螃蟹,激发幼儿的兴趣。
三、幼儿制作
1、你们知道螃蟹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螃蟹的身体用什么形状、什么方法做的?腿是什么样地、用什么方法做的?
②用捏、粘、揉、搓、团、压方法做螃蟹的身体与头部。
3、教师重点示范螯的做法。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
五、延伸活动
1、教师和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2、角色表演,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