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法”第4~5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不带零的笔算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流程:
流程1:基本练习
流程2:反馈交流 第一段:基本练习
流程3:例题教学
流程4:算法比较
流程5:算法小结 第二段:新课教学
流程6:试一试
流程7:交流试一试
流程8:想想做做1
流程9:交流想想做做1
流程10:想想做做3 第三段: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流程11:交流想想做做3
流程12:小结,想想做做5
流程13:反馈,全课小结
流程14:课堂作业 第四段:小结、作业
第一段:基本练习
流程1: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笔算乘法。请看图片。课件出示情境图(图略)。
师:这是我们上次看到的月星小区的图片资料:(课件出示相关信息)月星小区原有50平方米草坪,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月星小区的草坪大约每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师:要求这两个问题,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请同学们分别在本子上列式,并用竖式计算。算好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暂停)
流程2:反馈交流
课件出示上题两道竖式计算结果:
1 5 5 0
× 5 0 × 2 0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7 5 0 1 0 0 0
师:一起来看计算结果,要求月星小区的草坪大约每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可以分别列式为15×50、50×20,我们已经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像这样,如果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把“0”添上,这样能使计算过程简洁一些,这两道算式结果分别是750克和1000克。同学们是这样计算的吗?
第二段:新课教学
流程3:例题教学
师:我们继续看图片:课件出示情境图:(图略)通过对小区的绿化改造,月星小区现有850平方米草坪,如果每平方米草坪每天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现在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师:这一题,求现在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同样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课件出示算式:850×15=
师:这道算式的一个乘数850的末尾有“0”,可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样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出示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师:想一想,850×15用竖式可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试一试,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流程4:算法比较
师:同学们算好了吗?我们来看,这里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先用15与850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将这个0添上,结果是12750;第二种,用15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850相乘,同样,也得到结果12750。同学们,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请你仔细观察,再比一比,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互相说一说。(暂停)
同时课件分别出示竖式计算的2种方法:
8 5 0 8 5 0
× 1 5 × 1 5
4 2 5 4 2 5 0
8 5 8 5 0
1 2 7 5 0 1 2 7 5 0 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流程5:算法小结
师: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看出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一些,像这样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下面我们把问题解答完整(课件出示单位名称和答语)。
流程6:试一试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我们继续看刚才的资料,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同学们还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同时课件出示问题: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师:要求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大家会列式并用竖式计算吗?请在本子上试试看,注意两个乘数末尾都有一个0,可以怎样算呢。(暂停)
流程7:交流试一试
课件出示上题计算结果:
8 5 0
× 2 0
1 7 0 0 0
师:同学们算好了吗?你们看,850×20,两个乘数末尾都有一个0,我们同样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两个0,注意,这个0,(课件闪烁7后面的0),是乘得的数本身的0,这两个0,(课件闪烁后两个0),才是末尾添上的0,计算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分清楚,可不能混淆哦。
第三段: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流程8:想想做做1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
3 8 0 1 7 0 1 8 5 0 0
× 2 2 × 6 0 × 4 0 0 × 3 0
师:来看这几道算式,同学们会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独立完成,然后任意选择一道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暂停)
流程9:交流想想做做1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计算结果:
3 8 0 1 7 0 1 8 5 0 0
× 2 2 × 6 0 × 4 0 0 × 3 0 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7 6 1 0 2 0 0 7 2 0 0 1 5 0 0 0
7 6
8 3 6 0
师:来看计算结果,第一题,380×22,可以先用22与380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1个0,结果是8360;后几道,也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我们都可以先把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同学们是不是这样算的呢?
流程10:想想做做3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
2
20
200
400
40
4
30× = × 20 =
师:继续看这两组算式,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算呢?其实,我们可以先把它当成末尾不带零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填写所缺省的零,缺省几个,就填写几个。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在书上填一填,然后仔细观察,比一比,再跟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暂停)
流程11:交流想想做做3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计算结果:
师:我们来看计算结果,同学们发现了吗?第一组算式,第一个乘数30不变,第二个乘数末尾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就多一个0;第二组算式,第二个乘数20不变,第一个乘数末尾少一个0,积的末尾也就少一个0。是不是这样的呢?应用这样的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方便快捷。
流程12:想想做做5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5:
乘 数
14
14
14
140
140
乘 数
2
20
200
2
20
积
师:这一题,请同学们应用刚才的发现,在课本上填一填,然后比一比,看一看乘数和积是否都具有这样的变化规律。(暂停)
第四段:小结、作业
流程13:反馈,全课小结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5结果:
乘 数
14
14
14
140
140
乘 数
2
20
200
2
20
积
28
280
2800
280
2800
师:一起看计算结果。同学们看,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不变,都是14乘2,所以我们在计算后几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数一数两个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在14乘2的得数28后面添上几个0就可以了,同学们你们都发现了吗?这样,计算过程就变得简便快捷多了。(暂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用竖式计算这样的乘法时,我们可以先把乘数末尾的0前面的部分先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缺省的0,这样,能使计算过程简便快捷。(暂停)
流程14:课堂作业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4题。
请同学们独立在作业本上完成这两题。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