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七年级语文教案内容页

《童趣》教学设计

2022-10-07七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  怡然自得  癞虾蟆  鞭数十

    2、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学习基本的翻译方法,理解文言词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

    能力目标:

    1、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文言文语感。

    2、引导学生探究物外之趣,培养学习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用天真烂漫的童心细致观察事物,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

    探究物外之趣的根源,培养生活情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朗读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串讲课文,积累有关文言词语。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童趣》。

    二、作者:

    沈复(1763-?),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是《浮生六记》。

    三、朗读:

    板书:稚     藐    强    唳    砾

    1、自由朗读;

    2、齐读。

    四、串讲:

    第一段:

    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第二段:

    夏蚊成雷    项为之强   

    第三段:

    丛草为林    虫蚁为兽

    第四段:

    鞭数十      驱之别院

    五、练习:

    讨论练习二

    六、作业:

    练习三,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文章内容。

    2、鉴赏本文特色。

    教学步骤:

    一、复习:

    方式:请个别同学翻译下列句子:

    1、明察秋毫

    2、项为之强

    3、定神细视

    4、庞然大物

    二、朗读:

    先自由朗读再齐读。

    三、理解:

    方式:先给时间引导学生自已思考讨论再做总结。 2页,当前第112

    第一段:小时候能明察秋毫,故时有物外之趣。

    第二段:把蚊子当做仙鹤怡然称快。

    第三段:以丛草为林,以虫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第四段:二虫斗草间,为癞虾蟆所吞,驱之别院。

    四、鉴赏:

    方式:先给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再讨论总结。

    1、层次分明:

    物外之趣——戏蚊之趣——丛林之趣——二虫斗草

    2、结构特点:

    总——分

    3、想象丰富:

    蚊——鹤    草——林    虫——兽

    4、语言特点:

    典雅,言简意丰

    五、主题:

    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自已总结。

    本文叙述了小时候的几件趣事,启发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就会发现生活的乐趣。

    六、练习:

    集体讨论练习一。

    七、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理解:         鉴赏:

    一、物外之趣       1、层次分明

    二、戏蚊之趣       2、结构特点

    三、丛草之趣       3、想象丰富

    四、斗虫之趣       4、语言特点

2页,当前第212
再来一篇
上一篇:《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下一篇:孙权劝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