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九年级语文教案内容页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2024-04-13九年级语文教案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通用15篇)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

《登泰山记》练习

1.红色字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京师乘(chéng趁,冒着)风雪

②僻不当(dāng挡)道者

③(梅)以欹(qī倾斜)为美

④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买)梅者

⑤绛皓驳色,而皆若偻(lǚ脊背弯曲)

⑥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hòu辱骂)厉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2.下列对各句中红色字解说正确的一项(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至于誓天断发

A.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不同

B.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相同

C.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也不相同

D.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也相同

3.与例句中红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明烛天南

A.乳二世        B.多可喜,亦多可悲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抶而仆之

4.与“汶水西流”中红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B.亭西有岱祠

C.前辟四窗

D.人皆得以隶使之

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语者

D.顾视无可置者

6.红色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①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以旌其所为

( )

②A.江宁之龙蟠      B.梅之欹之疏之曲

C.视五人之死      D.儿之成,则可待乎

( )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散文风格以________著称。其创始人是__________,刘大

和______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结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②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与《病梅馆记》反映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____,________。”

③“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记时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____、____、____、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____、____、____、____、申、酉、戌、亥。

④“戊申晦”其中“晦”是指农历记年的______,农历称初一为“____”,称十五为“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当其分南北者,古长城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⑤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①A ②A

7.

①雅洁 方苞 姚鼐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戊 己 庚 辛 辰 巳 午 未

④三十 朔 望

8.

①在那阴谷和阳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时齐国所筑的长城。

②文人画士的祸害酷烈到这种地步啊!

③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为职业来赚钱。

④为它们(病残的梅)流了三天泪后,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⑤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那些台阶几乎不能攀登。

一朵小花

高一(4) 郑佩丽

一朵小花在黎明破晓时悄悄地绽放。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地揉开了她的眼睛,微风温柔地拂去她脸上的尘埃,鸟儿的低语悄悄没过她的耳际。她探头望着湖水中自己玉石般透亮、光滑的面庞,脸上绿嫩嫩的,没有一丝绯红,但却泛着光,闪着生命的色彩。

绿叶陪她玩耍,青草给她讲动听的童话,她尽情地享受着世界的美丽、纯净与动听,周围充盈的满是幸福的空气。这世界太美了!

但是有一天,树上垂下了一串紫藤萝,她们那高贵的紫色深深地迷住了小绿花。那紫色轻飘飘地仿佛要蒸发成一片朦胧的雾,又沉甸甸地想要沉淀出无比浓郁的紫。小绿花看看自己,伤心地低下了头。不久,一丝月季又在小绿花身边开放了,她们红的像胭脂,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小绿花痴痴地望着身边绚丽的色彩,忧郁和苦恼在她透明碧绿的心里沉积。

灿烂的夏天里,所有的鲜花都盛开了,斑斓的色彩让小绿花眩目了,她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特珠,她拥有的是花所不该有的绿色。她试图让太阳的光芒将自己染成金色,但那绿却从骨子里缓缓渗出,凝成更浓的绿。她伤心透了,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和别的花不一样。伤心的她已听不进任何人的劝慰,于是渐渐收拢了花瓣……

风变得萧瑟了,空气也令人窒息,她感到暴风雨临近了,她知道花儿的死期很快就要到了,但她一点也不畏惧……

雨坠了下来,打在她的身上,很疼。

慢慢地,她失去了知觉……

又一个清晨来临了,湖边弥漫着浅浅的雾。小绿花抖落满头的雾水,睁开了双眼,阳光又洒在了她的身上。她发现自己还活着,但紫藤萝消失了,月季不见了,满眼的,都是绿色……

绿色,你诱人,你神秘,你充满活力;

绿色,牵动风的心,你吸引光的注意,你涌动着生命的旋律;

绿色,你是春的衣襟,你是夏的背影,你是万物的灵魂,你是生灵的眼睛!

小绿花陶醉在绿色的波涛里;不再伤心,不再失意;她为自己拥有绿色而骄傲。她不在乎绿色的无处不在,不在乎绿色的默默无闻。因为绿色不似那些娇艳的色彩转瞬即逝,他是不变的永恒……

小绿花又幸福地在湖边绽开了,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轻声低唱,你可听见了小绿花的声音:坚强、自信……

【评语】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抒写了一朵小花的自信的获得。这朵小花有特殊颜色——绿色,绿色是春天生命的色彩,也是百花争妍时的陪衬色,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细腻生动的`描写了小花早开时的幸福,百花盛开时的失落,只有单调的绿色的懊恼,于是她不畏惧暴风雨,不畏惧在疼痛中失去知觉,可醒来后,满眼的百花凋残中,只有自己还活着,仍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于是,知道了自己是永恒的颜色,幸福的低唱着:坚强、自信。生动活泼的笔调,形象清晰的展示了自信的获得。

《登泰山记》教学反思

一篇序言中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实践和尝试,自己觉得还是颇有收获的。

一、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 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高大雄伟的泰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不足: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做好组织者、点拨者的工作,没有采用太多鼓励性评价语言。特别是在学生出错时,引导、鼓励还不够。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侧面烘托的手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三.句读:下列句子中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C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苦带然

D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四.分析一二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当:在。其:指泰山。

3.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历:经过。限:界限。至于:到达。

4.道皆砌石为磴 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5.余始循以入 循:沿着、顺着。以:而。

6.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道:走路,名词作动词。遂:于是

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及:到。限:本义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8.明烛天南 明:明亮。烛:照耀,名词作动词。天南:定语后置,南边的天空。

9.望晚日照城郭 晚日:傍晚的太阳。

(二)一词多义的解释。

1.居

A 半山居雾若带然

B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 居十日

D 居庙堂之高

E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F 其居仅仅足

意思:停留;居住;过;处在;坐;住所

2.限

A 越长城之限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C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D 皆不可限以时月

E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意思:界限;像门槛;阻隔;限制;限度。

3.乘

A 自京师乘风雪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意思:冒着;乘坐;趁;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4.道

A 道少半,越中岭

B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E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F 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走路;道路;道义;政策,方法;取道;说

(三)内容分析

1.泰山位于何处?“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什么?

答:课文一、二句;目的地:日观峰。

2.用“其级七千有余”“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从侧面点出了泰山的什么特?

答:高峻。

3.从文中找出记叙登山路线的词语。

答:自、历、穷、越、至于;循以入、道、越、复循、遂至

4.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五.作业:读诵一、二段

第 二 课 时

一.补充注释:

1.戊申晦,五鼓

戊申:干支记月,即当时的十二月。晦:月末一日,即二十九日,农历每月初一是“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2.大风扬积雪击面 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自:从

4.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稍:依稀。

5.正赤如丹 正:纯正

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承:承接

7.其远古刻尽漫失 尽:全

8.僻不当道者 僻:偏僻

9.生石罅 罅:裂缝,前面省略“于”。

(二)一词多义解释

1.或

A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 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

意思:有的;或许;有时;有人

2.极

A 极天云一线异色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C 初极狭,裁通人

D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E 南极潇湘

F 屋极有窗以达气

意思:尽头;尽情享受;非常;最困苦的地步;望尽;顶点

3.视

A 回视日观以西峰

B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子孙视之不甚惜

D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E

意思:看;审察;对待;眼力,目光;比照,比较

4.坐

A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B 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

C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思:与“站”相对;判罪;座位;因为

5.始

A 余始循以入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意思:开始;最初;才;开头、开端。

(三)指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词性活用情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2.道少半,越中岭

3.明烛天南

4.其阴,济水东流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6.山多石,少土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1.须臾成五采

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4.至莫夜月明

5.其级七千有余

6.汝识之乎

7.余固笑而不信也

8.有大石当中流

五.内容分析:

1.课文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答:日出前—风、雪、云;日出时—形、色、光;后—色。正面描写:泰山日出美如画(壮观);侧面描写:而皆若偻——泰山(高峻)。

2.第四段写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也写了人文景观,试列举这些人文景观,并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列举: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自然景观的?

答:写土质—多石,少土,石黑,多平方,少圜。写树—多松,生石罅,平顶;日观数里内无树。写雪—冰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布。写鸟兽—无。

六.作业:课后练习,背诵全文。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登泰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作者介绍《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和方苞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登泰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理清文章思路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积累词句,增加文言储备。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方法:

阅读品赏 教学时数:一节

步骤和内容:

课前:分发学案,布置预习。

一、导入:(由学生齐读杜甫《望岳》引入课题。)

屏幕:展示图片——泰山远景,显示文字——杜甫《望岳》。 师: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们谈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发出敬仰之情。巍巍泰山,以其苍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蕴,牵动着我们多少情怀!屏幕上是我们初中时就熟悉的一首咏泰山名作,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师: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泰山是设想时能让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胸激荡,放飞思维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笔下,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一节课里,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踪,领略泰山的独特之美。

二、展示教学目标

(屏幕:教学目标。师读出,强调)

三、简单介绍清代桐城派。

师:对于桐城派,结合课后小短文及课下注释,有四点我们要重点关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学者型散文流派。

主张散文写作讲究义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材料真实准确)、辞章(结构巧语言精)三者兼长。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记》

师:尤其是第三点,课后短文中涉及的`“义理”是指文章表达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实准确,“辞章”之文章的结构、语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学生理解“义理、考据、辞章”的含义) 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识记。

四、文章阅读品赏

1、引导学生分组朗读,梳理文言词句。

师:学习文言文,讲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本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这篇文章,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提问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前两段和后四段,纠正读音停顿的问题。易错音:汶wèn水、济jǐ水;与知府朱效纯/子颖/从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与人膝xī齐)

2、检查关键文言词句的解释和翻译问题 屏幕: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泰山之阳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戊申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明烛天南 (名词活用作动词,照) 少圜 (通“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 (而) 或得日,或否 (有的)

石苍黑色,多平方 (平的方的)

师:依次提问多个学生,并明确关键词意或补充活用类型。 (2)翻译句子(根据时间,机动安排) (屏幕)展示问题: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生解答,师总结:处于那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注意提醒“当”字的理解)

(屏幕)展示问题: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为之天门云。

生解答,师总结: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那些挡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称它们为天门。(注意提醒“崖限当道者”为定语后置)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1)老师引导复习游记的基本知识:游记及其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屏幕展示)游记的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师引领回忆:

从题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记,这种问题初中和高一时已学习过。 游记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的景物状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感悟的记叙文。我们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览时间、路线成为“游踪”,把作者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称为“观感”。那么作者如何记述他这次游览呢?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7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

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过景物变化来写泰山顶上的日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⑥作者还写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解说:此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做思考题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

自读点拨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木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础知识重难点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平方,少圜("圜"通"圆")

C。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词性活用

A、汶水西流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

B、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C、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形容词作动词)

③积累并掌握"当余以及"等一词多义现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如"数十云一线"在现代汉语中应为"数十一线云"。

3、学一点古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3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古迹,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第2段写登山经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东海和群峰为陪衬,表现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等日出,着意写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形容风力的强劲,以"足下皆云漫"显示日观亭高耸于云天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日出,内心自然是充满豪情。写日将出,则集中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最初是被白雪覆盖的山峦微微显露出来,接着天际出现了一条"异色"云带,一转眼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一层全是写景之笔,但从"稍见须臾"这两个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贯注进行观察的`情状。写日出,只有两句,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却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写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峰的"绛皓驳色",另有一番妖娆之态,又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若偻"来烘托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

5、表现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

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来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中都可以想见气候的严寒。

②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③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叙事简练,如从京师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就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都很形象。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明烛天南"中"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有的得到阳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头,少有土。

4、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冬天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积累词句,增加文言储备。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方法:阅读品赏

教学时数:一节

步骤和内容:

课前:分发学案,布置预习。

一、导入:(由学生齐读杜甫《望岳》引入课题。)

屏幕:展示图片——泰山远景,显示文字——杜甫《望岳》。

师: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们谈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发出敬仰之情。巍巍

泰山,以其苍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蕴,牵动着我们多少情怀!屏幕上是我们初中时就熟悉的一首咏泰山名作,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师: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泰山是设想时能让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胸激荡,放飞思维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笔下,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一节课里,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踪,领略泰山的独特之美。

二、展示教学目标

(屏幕:教学目标。师读出,强调)

三、简单介绍清代桐城派。

师:对于桐城派,结合课后小短文及课下注释,有四点我们要重点关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学者型散文流派。

主张散文写作讲究义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材料真实准确)、辞章(结构巧语言精)三者兼长。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记》

师:尤其是第三点,课后短文中涉及的“义理”是指文章表达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实准确,“辞章”之文章的结构、语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学生理解“义理、考据、辞章”的含义)

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识记。

四、文章阅读品赏

1、引导学生分组朗读,梳理文言词句。

师:学习文言文,讲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本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这篇文章,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提问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前两段和后四段,纠正读音停顿的问题。易错音:汶wèn水、济jǐ水;与知府朱效纯/子颖/从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与人膝xī齐)

2、检查关键文言词句的解释和翻译问题

屏幕: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明烛天南(名词活用作动词,照)

少圜

(通“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而)

或得日,或否(有的)

石苍黑色,多平方(平的方的)

师:依次提问多个学生,并明确关键词意或补充活用类型。

(2)翻译句子(根据时间,机动安排)

(屏幕)展示问题: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生解答,师总结:处于那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注意提醒“当”字的理解)(屏幕)展示问题: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为之天门云。

生解答,师总结: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那些挡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称它们为天门。(注意提醒“崖限当道者”为定语后置)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1)老师引导复习游记的基本知识:游记及其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屏幕展示)游记的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师引领回忆:

从题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记,这种问题初中和高一时已学习过。

游记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的景物状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感悟的记叙文。我们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览时间、路线成为“游踪”,把作者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称为“观感”。那么作者如何记述他这次游览呢?

(屏幕)出示问题:

明游踪

1、游览的季节:,天气:。

2、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2)明确游踪

师:下面我们简单分组讨论,请快速从文中找出作者行踪变化涉及的有哪些地点。

生简单分组(同桌或前后)讨论,在文中画出,筛选本文中游览的季节、天气和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师根据学生表情,引领细心、详细的.找出来。(注意提问不常问答的学生,加强表扬。)明确:游览的季节,冬季;天气,雪后的晴天。

提问明确:

作者笔下登泰山有三个阶段:来泰山、登泰山、赏泰山。

(屏幕展示)

来泰山:京师、齐河、长青、泰安

登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颠

赏泰山:日观亭、三个宫祠、道旁石刻

(注意引导:对于登山来说,路线常可以是多条的,作者走的是那条?具体而清晰的交待游踪,有助于描写所见所闻,抒发独得之感。)

(3)品赏景象:

生:读泰山晚日部分句子。

师引领分析:作者写到了那些景物?怎么变换观察角度?

图片展示——泰山之云“半山居雾若带然”,说明“若带”。

师读泰山日出部分,要求听读时把握写景的顺序。

师生明确,以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时间为序。,(展示三幅图片)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师: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解说日出的过程,明确光亮和颜色的变化。

(4)拓展联想,审美想象

师:泰山上赏日出,令人神往,但能看到,可不是很容易的事呀。同学们,你去过泰山,看过日出吗?有谁看过,请说一说?

请几个学生自由地谈。师也谈一谈自己的心愿。

(5)品评作者的观感:

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登山是有备而来):

泰山上赏日出也不是随意都能看到,大家想一想哪个季节最适合看日出?……如果从云雾少,易看到的方面考虑呢?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冬天登山的,也许是有选择的。)

师:要筛选出文中描写作者游览的情形的句子,要自己的话描述。

(生找出后,屏幕展示)

来泰山:乘风雪

登泰山:道中,磴几不可登赏泰山:看日出时

看山石时

师引导学生重点联想分析顶风冒雪、“迷雾冰滑”“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击”字和“雪与人膝齐”等处描写。

明确:作者在冬雪凛凛之时,不怕山高路险,包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

五、引导学生联想生活经历,品味作者崇高的精神追求。

屏幕展示:泰山远景图,问题——

泰山巍巍,天寒路险,作者却顶风冒雪,毅然登临,领略到了独得之乐。

你有过类似经历吗?

你有何感悟?你还能由此联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组织语言。

师:提示学生联系相关经历,由近到远发表感想。尽可能多提问,引导深入联想,对能深入到人生哲理的给予赞扬。

六、生化情感,收束教学

师引领回忆,然后师生齐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励志语句。

屏幕展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言——世之奇伟、险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教师用激情话语引领学生课余进一步深入品赏本文,品悟人生。

(备用——屏幕:国画《苍茫泰山》

本人自撰的评论姚鼐情怀的对联一副——

顶风冒雪,登临绝顶,显满怀豪情。

俯仰天地,踏雪赏日,成旷世奇缘。)

(完)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9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审美鉴赏: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维发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写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文化传承: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知识储备】

一、题目注解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历代封建帝王都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建庙塑神。泰山因而成为游览的圣地,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记游作品,姚鼐的《登泰山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名片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三、背景视窗

这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使人们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壮美。

【重点梳理】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半山居雾——居:停留。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绛皓驳色——驳:杂,错杂。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整体感知】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你的阅读初感受。

【文本赏析】

1.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2.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3.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怎样进行描绘的?

【限时检测】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5.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二)文言现象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

2.少圜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2.济水东流

3.崖限当道者4.道少半

一词多义

当:1.当其南北分者2.崖限当道者

3.僻不当道者

余: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其级七千有余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余始循以入

3.回视日观以西峰

限:1.越长城之限2.崖限当道者

道:1.道皆砌石为磴2.道少半

有:1.其级七千有余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2.及既上

3.皆不及往

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2.或得日,或否

3.是日

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其远古刻尽漫灭

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4.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6.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7.复循西谷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大龙湫记戴名世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循锦溪而行循:沿着B.不可胜数胜:超过

C.相去数十步去:距离D.形状顿异顿:立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倚天而滨海B.忽为风所遏

C.盖其石壁高五千尺D.会于霞障之右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②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

③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④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

⑤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⑥乘云御风,恍惚仙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作者认为大龙湫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

C.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形态。

D.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3分)

(2)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3分)

登泰山记答案:

1.示例: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

第二段:叙述从京师来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经过以及所见之景

第三段:写山顶看日出的过程,描绘泰山日出前后的优美景色

第四段:返记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入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2.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4.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

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1.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1.B(尽)3.C(①写的是锦溪小瀑布,⑤写的是小龙湫,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4.D(“议论”“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有误。)

5.(1)我在辛巳年四月二十日,从芙蓉村越过丹芳岭,到达能仁寺。

(2)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沿着悬崖直流,没有这种变化的形态。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0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词语的含义、

2、掌握通假及词类活用、

3、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反复朗读,整体理解,了解全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

(三)德育渗透点

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扩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反复朗读,说出游记的顺序;整体理解,熟读成诵、

难点:

(1)掌握通假及词类活用、

(2)学一点古代文化常识、

解决办法:介绍泰山风貌,指导诵读;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义,老师适当点拨,感受泰山的高峻、雄壮、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了解有关泰山的知识、

2、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作好预习工作、

3、整体把握,熟读成诵、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词语的含义

2、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桐城派

姚鼐(1731—1815),桐城派古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著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槐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方苞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刘大槐提出“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2、关于“五岳”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1、范读课文并正音、

磴dèng徂徕cúlái戊wù樗蒲chūpú罅xià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提出疑问、

(1)第一段

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2)第二段

自京师风雪——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今所经中岭山巅——和、

既上——到、

晚日照城郭——远看、

余循以人——开始、

(3)第三段

戊申———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逐渐、渐渐、

曰——有人、

得日——有的、

(4)第四段

——模糊或缺失、

皆不往——来得及、

(5)第五、六段

生——石缝、

3、归纳小结、

(1)通假

①成五(“采”通“彩”,彩色)

②其级七千余(“有”通“又”)

③少(“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2)词类活用

①汶水流,济水流(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②明天南(名词作动词,照)

③山石,土;多平方,少圜;杂树,松(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很少有”)

(3)归纳“以”的用法

余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在,介词)

余始循人(同“而”,连词)

回视日观西峰(和“上”“下”“东”“西”“来”等字连用,表时间、方位或范围,为现代汉语所沿用,不必译)

(4)学一点古代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朔——农历每个月的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个月的十六日、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三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1)[提问]指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明确]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人济、

日观峰的位置: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2)[提问]简叙作者登山经过、

[明确]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南麓起步,绕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越中岭、复循西谷,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

(3)[提问]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明确]作者登上山巅,眺望远方,座座山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阳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

(4)[提问]文章通过景物的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的变化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稍见:云中白若持捕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提问]作者还写了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自然景观: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好处:这样写,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内涵和景物特点,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5、[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 “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樗蒱”“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

(2)叙事简练,语言形象、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的历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又如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3)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各具特点、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写青山背负着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又如“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6、学生齐读全文、

(四)总结、扩展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了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第一题、

2、以“观日出”为题

写一篇短文,把观看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一下、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1

在古代山水游记中,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本文叙述了作者冬日登览泰山和观日出的全过程,再现了泰山雪后晴日的奇异景色以及日出时的壮观瑰丽的场面。全文不足千字,其内容很丰富。作者先总写了地理位置及形势,首选为我们勾勒了泰山的轮廓,采用点面结合写法。然后写登山的具体经过,详略地描写了途中的艰险和初登顶峰的所见。苍山、白雪、红日、云雾、流水、城廓,绚烂如画,尽收眼底。接着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作者泰山之巅观日出的情形,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观,写景层次分明,多角度地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瞬息万变的绮丽图景。最后略写了登山所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文章以时间为经,以泰山景为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层层深入地描写景物,结构完整严谨,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体现了姚鼐散文的风格。

本文内容简单,语言文字浅显,在预习的基础上,我主要从文章描写景物的特点和手法入手,从文章写作借鉴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泰山日出”、“泰山夕照”),从而学习借鉴大家的大手笔,感悟作者的大情怀。具体教学中,我主要以第三段写景为重点引导学生鉴赏,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及审美感受能力。先引导学生赏析文本经典,通过讨论获得写作借鉴和人生感悟。再补充同题材内容比较阅读。最后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教学中采用鉴赏法、讨论法,拟定用一课时完成。

【目标要求】

1、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

重点: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的写法,进行艺术审美,从而能够知识迁移。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太阳是光明、温暖、激情的象征。我们也司空见惯,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笔下,太阳却是那样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虽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壮丽。诗人金哲在《通往太阳的路》中写到“大海、日出碧波上漾出一条彩绸路”。奇特的想象、缤纷的色彩,为我们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浑壮丽景象。泰山观日出是泰山顶上一道特别的风景,那么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二、学生朗读全文。

三、教师总体分析本文构思。

作者以登览为主线,以日观峰为主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为我们描摹了四幅气韵俱佳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泰山地势图——雪后登山图——泰山日出图——泰山景物图

四、重点欣赏文中第三段“泰山日出”片断

1、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余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相应的景物,填出黑板上的表格。

【教师板书】

时间景物特征描写角度艺术手法及效果

五鼓寒风呼啸

积雪击面

云雾弥漫近/动景侧面烘托

为日出蓄势

稍见山白若樗蒱

云一线异色远/静景烘托蓄势

须臾云雾幻成五采远/动景烘托蓄势

日上日正赤刀丹

红光下承之远/动景

虚实结合正面描写

回视绛皓驳色

山皆若偻远/静景

色彩/情态

侧面烘托

拓展意境

2、问题讨论

1)本段重点是写日出,可作者没有直接入题,又是怎么写的(见上表分析)

2)作者已完成日出描写,为什么还要写“回视”这一句(见上表分析)

3)从作者对泰山日出的景物描写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启示或人生感悟(开放性)

提示:

从写作角度看:

a、写作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捕捉生活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b、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来写。

c、写景要注意表现手法多样化。如正面侧面结合,动静虚实结合等。

d、写景语言要简练,生动,富有文采。

从人生感悟角度看: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b、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

c、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能驱散心灵的阴霾。

d、要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3、拓展阅读(教师补充资料,学生比较两文描写日出的异同)

秋未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转瞬,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罍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薄蚀状。又次如葫芦、罍瓶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即尽,然后全体昭融,光芒四射。云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竞天,殆海水也。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提示:

相同点:二者皆按时间顺序写了日出的动态过程,都注重景物色彩的瞬息变幻,动静结合,都采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不同点:课文善于用侧面烘托手法,孔文侧重从正面直接描摹。课文侧重日出前后的`色彩变化,孔文侧重于日出时的形态变化。孔文对景观成因作了解释,课文没有这一层。孔文采用了博喻绘形绘色,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课文中的比喻没有孔文丰富。…………

4、学习借鉴大家写景手法,进行口头作文表达训练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你所观察到的日出景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少于100字。(开放性表达)

学生构思3~5分钟,请同学表达,师生共评价。

五、利用刚才的鉴赏方法自己去欣赏“泰山夕照”图,并用诗歌形式改写之。

教师示范:

苍山耸翠/白雪皑皑/映照天南/鸟瞰山麓/汶水西流/徂徕横卧/雾萦山腰/飘若仙带/残阳普照/江山如画。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泰山奇景奇观,尤其是写泰山日出一节尤为精彩生动。写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既富层次感,又有立体感,真可谓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动静结合,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却给我们无限的美感的遐想,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吧,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你会发现明天有太阳更绚烂!

《登泰山记》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登泰山记》教学反思

一篇序言中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实践和尝试,自己觉得还是颇有收获的。

一、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高大雄伟的泰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不足: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做好组织者、点拨者的工作,没有采用太多鼓励性评价语言。特别是在学生出错时,引导、鼓励还不够。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

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

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

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

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7.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朗读,描述画面。

提示: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当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审美氛围之中时,我们又禁不住问姚鼐,你说是画,又像哪一幅?作者没有回答,因为这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辉构成的场景只存在于每一个人想象的画面上。而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

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3

一、领会泰山的地理特点和时令特点,学习本文行文描景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体会形象优美简练的语言特色,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教学重难点:

领会景物特征,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工具:

电脑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内容,领会冬季泰山特征

一、导语激趣(媒体展示“五岳独尊”为背景的课题)

名山大川向来备受文人骚客旅行家冒险家挑战者的欢迎,有“五岳独尊”之誉的泰山也不例外。泰山素以“雄”著称,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代帝王尊崇它,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历代文人礼赞它——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妙悟,这些无不激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清代文人姚鼐就曾经冒着风雪不远万里赶来登山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著名的散文家,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小结:文章思路: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文章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登山和观景,作者通过所感所见从不同的视角写了风雪中的泰山特点。

2.再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游记,请思考:

①本文从登山到观景一共有几天的游程?

明确:两天。依据一:运用天干地支和书下注解推出丁未和戊申两天的具体日期。

依据二:第三段中游者登上山顶后所观之景是“晚日照城郭”,而第四段中写“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由此可推出他们在山顶宿了一晚,而且极有兴致。

②登山路线如何?(展示登山线路)

明确:有两条。一条是作者与友人从泰安南麓登——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45里);一条是古人登山路径既从泰安——东谷——天门(山巅)

四、具体研读

㈠分析第二段

1.请一生读,师生评价。

2.此段泰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明确:首先,泰山是古老而险峻的。依据是:第一,作者不畏风雪不远万里不放弃机会,可见倾慕泰山已久,足见泰山的魅力;第二,既然泰山上有石级,有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沿途有名胜就知其古老闻名了;第三,山路上“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更是令人胆颤心惊;其次,泰山是雄奇高远的。石级“七千有余”已显其高,全程45里,其远不言而喻;山顶上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收眼底,好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怎不神奇?

㈡赏读第三段

1.大家放开声音读,老师巡视。

2.泰山日出景象,提问:泰山日出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明确:泰山日出场面壮阔宏大,景象变化多姿,绚烂多彩;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雄伟壮丽的奇景。(学生回答后展示日出经过)

待日出——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主观心情:满怀逸兴,心情急切盼日出)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自亭东足下皆云漫。(四周迷蒙为日出作铺垫)

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聚焦云色变幻)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兼绘日色云状)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而皆若偻”(掉转镜头扫描承照阳光的山色山形)

小结过渡:此段景物描绘极有层次性,手法高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生动有趣,给人以想象的依托。文章写到此,泰山的详景应该已经见到了,那么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㈢分析最后两个自然段(分析后放映泰山雪景,从图中进一步体会泰山冬景特点)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二自然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补写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显罗嗦。

第五段写自然景观更见作者功力。这一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圜,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罅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总结过渡:冬天泰山作者登上去了,雪后天晴的泰山、积雪后的泰山日出和积雪中的泰山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既然作者是从第二段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否是多余的?

㈣分析第一自然段(展示泰山地理)

明确: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的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总结:本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用笔巧妙,貌似闲笔却无一处闲笔;详写处浓墨重彩生动形象,略写处一笔带过却又紧扣事物特征,这是本文的写作艺术之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领会本文语言特色,掌握基础知识

这篇山水游记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放映与文中有关的泰山景观)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巧妙而严谨的行文已有所见识,而有人说登泰山记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优秀散文,达到了晶莹澄澈明润无暇的境界。那么你的观点呢?

一、请说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作赏析

㈠句子:

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句话就清楚地交代了一长段复杂的旅途生活。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四个动词用得更是形象传神:风雪言“乘”,好像作者驾驭风雪,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而且准确生动,富于变化,写出了作者千里迢迢赶来登山的迫切心情。

⑵“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用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有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用语新颖、传神,形象、生动。

⑶“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设喻形象。“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使人感到一种宁静气息;“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⑷“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句写的是旭日初升时从日观峰俯瞰群山所见的景象。“绛皓驳色”写色彩,抓住了时令特点(山上都是积雪,故而被日光照着的地方是红色,未被照着的地方是白色);“而皆若偻”以拟人手法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烘托出日观峰的雄伟气势凌驾于群峰之上。

㈡段落:

⑴山顶所观极有层次——由上而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从远到近——“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

⑵日出过程描绘按时间顺序极有层次(略讲)

二、总结写法特点:

1.写景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传神

小结: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用现代散文的笔法描绘出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夕阳晚照图或日观亭上所见的旭日东升图。时间:10分钟。字数:300字左右。(10分钟后交流)

(对照网上下载的文章做评价)

四、课后作业:阅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上网查找今天泰山有关景观的文字报道,比较后思考:泰山的生态环境有何变化?

五、基础知识检测(见课件)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 C )

A.汶( wén )水南麓( lù )

B.樗( cū )蒲石磴( dèng )

C.瀑( pù )水石罅(xià )徂( cú )徕须叟(yú )

2、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极天云一线异色( A )

A.尽B.尽力C.至多D.非常

(2)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 )

A.成分不纯B .辨正是非C.不允其议D.颜色错杂

(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B )

A .不正B .偏僻C.冷僻D.僻静

3、下列各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1)最高日观以西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2)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4)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A.(1)(2)是山峰名,(3)(4)是亭名B.(1)(3)指山峰,(2)(4)指亭

C.(1)(3)(4)是山峰名,(2)指亭

D.(1)(4)指山峰(2)(3)是亭名

4、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D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5

一、解题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关于泰山的评论有:

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这是中国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

郭沫若: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季羡林: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姚鼐与桐城派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将他们及其追随者称作“桐城派”。桐城派兴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仅见。

桐城派文论的核心是义法。明确提出义法说和对义法的内涵进行反复阐述的是方苞。他主张“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基本上是宋儒的义理,但又力戒空疏,强调济于实用;还主张“言有序”,是说文章讲究表现形式,要有章法结构。义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内容、有条理、结构谨严、合乎体制的文章。义与法的关系,有主有次,相辅相成,内容和形式要成为完整的统一体。方苞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着形式。义法说还包括对谋篇布局“尚简去繁”的要求和对语言文字“雅洁”的提倡。

其后的刘大櫆在义法说方面,又加以丰富和补充,强调了散文应具备的情感和气势。他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艺术本身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提出了神气音节说。所谓“神”,大体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征、思想修养在艺术上完满而成熟的表现;所谓“气”,大体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气势及其所呈现出的面貌;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错综配合的句式结构和抑扬顿挫、琅琅可诵的语言因素。后来桐城派文人都把因声求气奉为不易之旨。

方苞兼论义法,刘大櫆以法为主,姚鼐则扩充和发展了方、刘之说,使桐城派文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姚鼐论文的主要创见有以下三点:

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姚鼐生当乾、嘉考据风盛之时,他将宋、汉学和辞章结合起来论述文章和学问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论文解识宏通之处。这对扩张桐城派的壁垒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选文和作文的标准,即“文章八要”的主张。他在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的序目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者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他所说的神、理、气、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声、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语言的音韵文采。精寓于粗,即内容寓于形式。从而概括出散文创作艺术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论。

提出文章风格的.阴阳刚柔说。他将不同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阳刚阴柔两大类,认为这两种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又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风格来。他还认识到文章风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气质的表现,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来分析和显示作者的风格。这是对古文家在文学风格理论方面的概括和总结,是桐城派文论的精彩之处。

三、内容分析

各段主要内容:

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2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在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3幅壮丽的图画:

第一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待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叙。“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图。作者仍是先交待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叙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另一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布、无鸟兽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为什么等待戈多

——解谜《等待戈多》

高二(3)程辽

习惯于传统戏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精美凝炼的对白,《等待戈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这部废话连篇的无戏之剧却把无聊、空虚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节跌宕的传统戏剧,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戈多,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剧有关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处。首先是:

“爱斯特拉冈(后称‘爱’)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

弗拉季米尔(后称‘弗’)你当时难道没在场?

爱 我大概没好好听。

弗 哦……没提出什么明确的要求。

爱 可以说是一种祈祷。

弗 一点不错。

爱 一种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确。

爱 他怎么回答的呢?

弗 说他瞧着办。

爱 说他不能事先答应。

弗 说他得考虑一下。

爱 在他家中安静的环境里。

弗 跟他家里人商量一下。

爱 他的朋友们。

弗 他的代理人们。

爱 他的通讯员们。

弗 他的书。

爱 他的银行存折。

弗 然后才能打定主意。

爱 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吗?

爱 我想是的。

弗 我也这么想。(沉默)”

无异于废话。再看第二处。

“弗 哦,他是……可以说是个相识。

爱 哪儿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

弗 不错……我们跟他并不熟……可是不管怎样……

爱 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看见了他的面也不认得他。”

后面两处是写孩子上场告诉等待着的爱和弗,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剧中并没有明示戈多是谁或是什么。

据说1958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时,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可见作者也只是发现了一种现象,而谜底似乎连他自己也未能揭晓。

根据剧中人物混乱的语言,我们大概可以拼凑出,戈多是爱、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俩也搞不清戈多是怎么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来但每天都没来。如果说戈多是某个具体人或者某个具体事,或是代表希望,爱、弗就不必只是百无聊赖地等待,都可以去寻找、去追求,就像传统戏剧中写的那样。他们几次等得无聊透顶,绝望地喊:“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干什么呢?”难道竟是他们想不到去寻找吗?不,是他们不能寻找,因为戈多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仇不得报的时候,哈姆雷特就会挥舞着宝剑复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时候,罗密欧与茱莉叶就会向命运宣战;梦中的天边外不能到达的时候,罗伯特就会被遥远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罗伯特如愿以偿地出了海,便会因为失去露丝而使理想悲剧变成爱情悲剧。为生存、为情感、为信念而奋斗,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故事。人总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结果呢?一个指向没有指向的概念就产生了。人们就开始等待戈多。

因为空虚,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为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么?

等待戈多,此时戈多已经来了。他在哪儿?

谁是戈多?

以上三个问题有着同样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过去的事,一件、两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我们就像是等待戈多的两个人,传帽子当游戏,对骂是消遣,上吊来解闷。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义,要做这么多事?因为剥去事务繁忙的华丽外衣,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空虚。心是永远不能遗失的,却是从人穿上外衣的一开始就被遗忘的。所以人马不停蹄地忙碌、寻找、穿上更复杂的衣服,因为他似乎缺了点什么。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两个人说:“嗯?咱们走不走?”“好的,咱们走吧。”然后他们坐着不动。人能往哪儿走呢?换来换去也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没走。没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经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满足。这时候戈多就来了,就开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后的人。最厉害的大力士举不动的是自己。很无聊,很难受,但是戈多不来,你怎么离开?

追寻戈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不过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化身为了花花世界。

万般无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

再来一篇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下一篇:中学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