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九年级语文教案内容页

《蒙古草原狼》教案

2022-10-07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概述文章的能力。       2.  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3.  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多角度、创新性阅读。 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体会文章情味,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感知并从中获得人生感悟和启发。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将下列成语填写完整。(多媒体显示)            狈为     心狗肺 如  似虎        子野心     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些成语都与狼有关,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狼的残忍等特点。     的确,狼历来是贪婪、凶残的代名词。说到狼,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恐惧、憎恶。可是,在《人与自然》栏目中却 这样形容狼:“它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悬念和阴谋,但也不乏亲情 和友爱。”姜戎在他的《狼图腾》这部书定稿前则写下这样两句话:“献给卓越的草原狼和草原人,献给曾经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这不禁令人感到迷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姜戎笔端 那遥远而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去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草原人和草原狼。( 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  作者介绍。(多媒体显示)      1946 年,姜戎出生于苏北根据地,父亲是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 亲是知识分子,因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受伤致残。受父亲影响,读初中的他,就阅读了《史记》《资治通鉴》《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朵夫》《简·爱》等著作。1967 年,21岁的姜戎和120 名知青离开北京,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1978 年姜戎离开草原回到北京。次年4 月,考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 年动笔写《狼图腾》。姜戎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差异和融合的一己之见写进了《狼图腾》 这部书中。       2. 由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关于草原狼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1.  自读课文,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       皑皑 羊倌 蛮荒 嚼子 毡靴 出鞘 铮铮 脊椎 3页,当前第1123

再来一篇
上一篇:《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下一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陋室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