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九年级语文教案内容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2022-10-07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八课、孟子二章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哲理、抒情名句。
3、尽可能积累和理解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力求理解背诵。
2、积累理解“道、环、委、发、举、生、死、人和”等文言实词、短句的含义。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哲理。了解和学习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义为先”这句俗语吗?‘孔’即孔丘,‘孟’即孟轲;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与鉴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写的政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完成对“道、环、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实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3、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并继续补充)
2、教师小结,学生齐读全文。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语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二、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所欲]“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11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

再来一篇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下一篇:沁园春•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