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高一语文教案内容页

中国当代诗三首备课

2022-10-07高一语文教案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郑愁予其文其人

……郑愁予其人其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他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杨牧对郑愁予则作出了如下评价:“自从现代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

……郑愁予出版的实际虽然算不上多,但它的诗在中国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中国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二、课文赏析

1.                                    对理想爱情的呼唤和憧憬

                                                        ——《致橡树》思想意义解析

                                                                               仝小改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

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求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遮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释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12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12

    《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但它不像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用火辣辣的诗句倾诉自己对爱的焦灼和渴望,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和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种种悲苦和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诗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了一番理性的考问和判断——“我如果爱你”,不应该怎样“爱”。应该怎样“爱”。

    《致橡树》中,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以“不,这些都还不够”,把这首诗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种种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格式的呼唤、幢憬。

    舒婷在表达自己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而是巧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的象征物一一“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不同的对应、配比关系,营造了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结构.明确告诉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

    在前一部分中,诗人通过六个意象群历数了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用“绝不像”“绝不学”昭告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斥——一种是“凌霄花”似的,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对男性人身依附式的爱情;一种是“鸟儿”似的对“橡树”一厢情愿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幼稚可笑、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即便如世俗认可甚至颂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慰藉”,还是“险峰,,似的满足于作为“增加“衬托”“橡树”“高度“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似的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些都是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扶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健、完善筋骨。最后导致人格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如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于健全、完善•而是走向了它的反面,这种爱情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在诗人眼中,这些爱情不具备爱情的应有之义。那么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格式是什么

样的呢?

假如男性是一棵“橡树”了.“我如果爱你”。“我”怎样爱才算是理想的爱情呢?

     诗人在下半部分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作了庄严、深沉的回答一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彼此独立的,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保有独立的人格:“你”是一棵“橡树”。“我”就该是一株“木棉”。决不能是“凌霄花”似的薛。女性,不仅在男女双方“水远分离”,的物质形态下。应该是一棵独立向天的树。即使在男女双方“终身相依”的精神领域,也应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性,保证自己仍然是一棵能够独自支撑起自身躯体的高大挺拔的树。12页,当前第2123456789101112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男性有“橡树”的刚勇,果敢、锐利——“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女性便该具有“木棉”的热烈、柔韧、厚重——“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只有双方具备了相匹配的能力,才能互为支撑,分担苦难,共享人生——“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在人生舞台上,爱情剧中的男女双方演的应是对手戏,同为主角。这样,戏才能演得趣味横生、高潮迭起。如果女性的唱、念、做、打功夫太弱,只能演配角、跑龙套,让男性独领风骚,一个人去撑台面,最终男性会激情衰退,唱得兴味索然,这出爱情独角戏也会在单调、清冷中草草收场.难以善终。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互爱着的,女性热烈的爱应该得到男性积极的回应:它既不该是女性的一厢情愿,如“鸟儿”之对“橡树”;也不该是女性对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地享有,如“山泉”“险峰”“日光”“春雨”之对“橡树”。理想爱情中的女性和男性,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依”,共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呼唤和憧憬。这在当时十年浩劫刚刚结束,国人亟须在文化废墟上重铸民族精神之魂之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3期)

2.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一诗对中国诗词思妇主题的回应

                                                                            张晓峰12页,当前第3123456789101112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文士。他们或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李白之《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到了白居易、温庭筠。更将倚楼而望的思妇刻画得情态毕现,幽怨悱恻。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泗水日夜流淌,直到瓜州古渡。吴山点点,隔江相望,而行人在恩妇眼中渐行渐远,身影溶入水是之间。而后声讯皆无。水的日夜流淌,恰如相思和怨恨的悠悠无尽。词不言别而只言归,只言悠而示及休,最后更借“月明人倚楼”一句兀现.令人怅然长叹.低回久之。

    同样的主题和意象在温庭筠笔下,则处理得更富有情节性。也更加哀婉凄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颜州。

                                                                      ——一温庭筠《望江南》

    《草堂诗余别集》赞此词“痴迷,摇荡,惊悸。惑溺,尽此二十余字”。我们看到。伫望归人的女子,从清晨“梳洗罢”.便“独倚望江楼”,可是直到夕阳垂金,“斜晖脉脉”.依然“过尽千帆皆不是”。其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衷婉欲绝?

    一千多年之后,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诗中也有一个倚楼望归的女子。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12页,当前第4123456789101112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新诗虽然沿用了“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与白、温等词已有很大的不同。其一是时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处理,在白、温的词中,女主人公都以明确的倚楼姿态正面出现,无论是“思“恨”还是为之“肠断”,都是直抒胸臆,敞开心扉。但《错误》一诗中的女子,郑愁予则将其处理得十分含蓄矜持,心理活动也曲折微妙.层次跌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她并不曾直接现身站到可以远望的楼上来.而是寂寞地隐在镂花的窗扉后.隔着窗子.默默凝听着外面的世界.等待着远行言归的恋人。她全部的动作不是“望”,而是听。这时.又有马蹄声踏着青石板面达达前来.愈行愈近,于清旷宁静当中分外听得真切。是他吗?是从远方归来的他吗?她的心跳着.伸出纤纤素手想要揭开窗帷。但是,或许是失望已经太多太重.她又迟疑了,只是悄然伫立在窗扉的帷幕后,凝神细听足音。马蹄声近了,更近了,却不曾稍做停顿,又径自向前,走过了,走远了,当蹄声终于远去的时候.她下长长的睫毛.泪眼盈盈。

    这首诗的特点之一,在于将望归的女子处理得含蓄内敛,情深而叉自持,从而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以及浓郁到化不开的缠绵韵致。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在悠远的唐代,盼望恋人的女子们可以毫无遮掩地大胆表露自己的心事,登上层楼,思卿恨卿.恨到归时方始休。而到了写于当代的《错误》.诗中的女子则似乎返回了古代的重门深院。不仅举止十分谨慎,隐在一道道的窗扉和帷幔后面,让人想到“珍重芳姿昼掩门”的端庄,而且她的心情也是在深深的痛苦中默默地压抑着。这其中有坚强.也有含着泪的忍耐自持。无论从画面还是从情态来看,这都让人想到一个生活在古代深闺中的女子。为什么到了当代,女子反而得压抑自己的情感不能明朗地抒发,尽情地宣泄?从温、白的词到郑愁予的诗,似有古今错位之感。在时这个问题的思考中,不单包含着作者不同的艺术处理和风格追求,同时也使我们想到唐代风气的开化。人性的开放。那郑诗中的女子,身上则似乎背负了中国女性几千年来的愁绪和阴影。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和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以男子的口吻并以男子的立场出现,对钟爱、酚望着他们的女子,做了一次坦白、忧伤而无奈的回答。这首诗首先不再以思妇的情态自描自况,它的视角与心情完全是一个男子的。这位骑马的男子从江南走过,这时的江南正是柳翠丝长、完牵郎衣的季,那空气里都飘动的幽幽的愁怨似乎使他感觉到了什么。他感觉到有一双辉悒的眼睛在盼在等,“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他虽然看不到她的身影,可是他知道在铺满青石的街道旁。在某一扇掩着的窗扉后.有一双望穿秋水的眼睛。

当他擦窗而过的时候,他曾经希望她能看他一眼,可是那女子是矜持的,既然他不是她所盼望所期待的那个人,那么“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如小小的寂寞的寂寞”。她宁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12页,当前第5123456789101112

诗人无疑是一位多情的过客,他并不曾见到她的面容,那么他是怎样感知到她的一分期冀和幽怨的呢?是从飘动的窗纱后瞥见了她斜倚的侧影.还是看到了要去掀起窗帷的犹疑的手? 或者,是感觉到了背上那一双灼热的目光?诗人终于迟疑着且行且远.想要回头又无法回头,只留下无尽的感伤和怅然。

面时这样一位含蓄隽永、情深义重的女子,诗人的抱愧和解释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读完全诗,它表面看起来是由于一场误会而引起的女子心中的波动和失落,同时有诗人因为不能为她带来希望与安慰的歉疚与落寞。但实际上。这首诗在无形之中对千古吟唱的思妇主题做了一个男人最隐衷而又最诚实的回答。为什么千年以来女子。“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而“肠断白蘋州”?只因为她们所等待的男人在她们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这不归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的负心薄幸.也有“悔叫夫婿觅封侯”“商人重利轻别离”的为了前程生计,更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残酷战争。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都注定了这些男人灵魂与肉体的漂泊动荡都注定了“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长长的等待.注定了爱着他们的女人们“玉阶空伫立”“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如果我们将思妇诗词的主题加以延伸,那么它莫非意味着人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他们所

爱、所期待的东西,任凭魂牵梦萦.望眼欲穿。

    一首好诗的无穷意蕴是经得起反复推敲和再三回味的。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描写了一

场误会,但从作者冠之以“错误”的标题来看,作者心境的沉重与复杂。也许不是单纯的误会所能解释和概括的。在这首短短的诗里,分明包含着许多沉甸甸的内心情感,在欲言又止之间,终于还是决绝地说了出来,说出了令人伤心痛苦的真话。也许两个人的相逢本来就是一个错误,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尽管这其中有缱绻与旖旎.并因此而美丽,但男人的一颗心似乎注定要停泊在芳草碧连天的远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纵有千般风光.万种风情,这颗心终究不会淹留于一隅。

    在这首短诗里,除了“我”“你”之外,其实还有两个未曾露面的人物,一位是女子所等待的“归人”,一位是在长年东飘西荡的过客身后,必定也有一个或将有一个注定要承受相思之苦的未知女子。诗中女子所经历的,不也是更远处另一女子的心绪故事吗?而与她们相恋或不相恋的男子,总是在路上,从一家一家的门前经过,经过而不做停留。

    面对千百年来女子如许的痴情和等待.郑愁予终于以《错误》一诗来表白男人的心事和心声,从而对女子们的悲剧性命运做了某种意义上的解释和回答。这里面既有对女子深深的怜惜与歉疚,也有幽幽的无奈与毅然的前行。诗的最后一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伴随着这一句慨叹般的解释,我们似乎看到了男主人公落寞的身影和沉重的回避。郑愁予的诗向来情感细腻,艺术感悟纤巧婉转,音节协调错落。他在往以“过客”来回答与解释思妇们绵延不绝的悠悠情恨时,又留下了一个新的疑问:面对容颜如玉、情深似海,男人们并非不动心、不钟爱、不怜惜.但为什么他们还只愿是女人们生命中的一个个“过客”,而不愿是就此栖身的“归人”?除了薄情、生计、战争等等,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难以言说的隐衷?12页,当前第6123456789101112

    (选自《名作欣赏》XX年第2期)

    3.                          殉道的意味  人世的情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

                                                 李国民(四川剑州中学教师)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问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各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这首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讲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可是对它的理解却异常纷繁。我以为这不是因为这首诗有多深的微言大义,而是由于它独特的结构造成了理解的歧义。

第一节,突兀而起,高唱要做个幸福的人,仿佛是脱口而出.带着强烈的感情,从语气里透露出对幸福的无比渴求。明天就在眼前,预示着幸福的日子马上就会到来,它指日可待,“我”正张开双手迎接它,就像迎接初升的太阳。“从明天起”的反复酝酿出了浓浓的暖意。我认为,诗人所以说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只是表明对这种幸福的渴求,表明对它的热爱,而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明日不是今日,所以它暗示这种幸福的虚幻性。幸福是什么样的呢?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普通而充满诗意的世界。幸福就是和普通的芸芸众生一样过简单的生活。“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房子象征着一种生活状态.它一方面表明与上述世俗生活的背离,另一方面,它也象征着诗人博大的胸怀。浩瀚的大海。使人感到宇宙的无穷、自身的渺小,产生一种宗教般的情怀。“春暖花开”带给人融融的暖流,仿佛诗人已被幸福围绕。 

    可是这里的幸福是因为想到了明天的幸福而温暖呢,还是因为远离尘俗而花开?这些都

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句为诗最后的急转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好像是在继续第一节的话题,仍然在讲述“我”的幸福,只是范围在扩大。对幸福感受的程度在加深,由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到关心亲人,关心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大家,使别人也能分享到。它在继续第一节的话题讲述自己的幸福是怎样的生活情形时,陈述的内容已经暗暗发生了变化。表面上看来是讲述从明天起怎样做一个幸福的人,实则已由讲自己的幸福改变为讲别人的幸福,或者说自己的幸福更主要的是对众人的幸福的关注,别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这一节在无形中消解了第一节所描述的幸福图景。那种幸福是“我”的,更是别人的。12页,当前第7123456789101112

如果说第二节的内容在于表明将自己的幸福分享给世人,让众人都能得到幸福,并且因为众人的幸福而自己也更加幸福,那么,第三节则重在表明“我”的追求本来就在于使世界充满幸福。

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因为“我”给它取的一个温暖的名字而使人感到亲切,而“我”对陌生人的祝福正代表了“我”对芸芸众生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渴望。这才是“我”的幸福之真正幸福的涵义。 

从第二节到第三节,诗人在给我们铺叙他从明天起做一个怎样的幸福的人的同时,似乎是在无意之间取消了对个人获得尘世幸福的诉说,而转为对众生幸福的追寻。这就是“我”在面朝大海的房子里的追求,这就是大海般的胸怀,它的确让我们感受到春暖花开。  

但是,为什么在描述温馨的幸福图景后叉突然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是不是在最后诗人又抛弃了自己所描述的幸福,远离众生而高蹈出世呢?我以为并非如此。  

很多人太过执著于海子的死,一定要将本诗当做遗嘱来理解,要从这首诗里破解出海子的生的固惑,而我以为作此诗时的海子未必就知道他即将到来的死。生命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我们自己也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本诗来看。诗人的感情是这样热烈,对幸福的追寻是这样执著,看不出要抛弃世界之意。我以为面朝大海是一种立场的选择,这种立场不同于诗作里前述的世俗幸福,但是也不与大众的幸福相矛盾。不仅不矛盾,而且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是相辅相成的。

释迦牟尼因为对众生的爱而离开王宫苦苦修行.甚至不惜舍身饲虎;基督为了对众生的爱而代世人赎罪;普罗米修斯为了众生的幸福而甘愿立身悬崖。受尽折磨。他们的确离开了尘世,可是他们的追求正是为了芸芸众生在世间获得幸福,在出世的行为里体现的是对世俗幸福的热爱,这就是面朝大海的立场,为了众人的幸福而甘愿忍受孤独,甘愿放弃自己的幸福,或者说把众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   

 在诗里,海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幸福的世界,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一个温暖的名字,人们可以过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可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人们是如此友好,连陌生人都得到祝福。可是这个温暖的幸福世界是海子建构出来的,它不是现实,它存在明天,.似乎就在眼前,伸手可及,却又似乎虚无缥缈,遥遥无期。要得到幸福就得有人作出牺牲,幸福的音讯是从闪电里得到的,幸福在哪里呢?它要有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去盗火给人间。

本诗在结构上巧妙过渡,由对自己幸福的言说自然而然地转入对大众幸福的关注,第一节讲自己的幸福,第三节讲众生的幸福,两种幸福在第二节重叠,转换的关键是第一节末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有面朝大海的胸怀,所以才会给众人以祝福,才会给山河取温暖的名字。而诗也因作者对世界无限的热爱和甘愿为众人之幸福牺牲的精神而不朽。

                                                            (选自《名作欣赏》XX年第9期) 4.                                矛盾与暗示的天然之作12页,当前第8123456789101112

                                                      

——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席星荃(湖北襄樊市十六中学高级教师)

    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多重性:意义、审芙以及艺术表迭的多重性。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正是这样的杰出之作。

    读这首诗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即它形式的简洁和意蕴的深广,形成了它深沉而明快、含蓄而丰富的特色。全诗不过三节.每节不过四句,只有第三节作为结束段多了两句,而读起来却不觉其短,反而窥见到一颗复杂丰富的诗人之心。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以为与诗人巧妙运用了矛盾和暗示的表达技巧有关。下面试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欣赏。

    先说矛盾艺术的运用

    作为一种手法,矛盾艺术描的是作者有意运用的、纳入了艺术构思范畴的艺术技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全诗三节.节节有矛盾。在第一节里,诗人突兀而发:“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还要像一个朴实勤劳的农夫那样执著地生活:“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为什么要“从明天起”呢?是不是意味着昨天、今天以至更加遥远的逝去的日子里,诗人并不是这样生活的呢?正因为不是这样生活的,所以诗人才会以下决心的口吻告诫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生活。抛弃旧的,转换为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这是一种与物质生存更加贴近的,而与精神生活似乎更加远离的方式。于是,这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种人生现与生存方式的对立:现实生存与精神生存。实际上已经涉及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生存选择,从而具有了哲学的纵深层次。在“明天一以前,包括说话的现在.诗人是侧重于后者.即精神的、形而上的方式的。我们似乎看到,诗人说归说.做归做.口里反复劝诫自己.下决心过另一种生活。但行动上却迟迟不能付诸现实.仍然留恋于长期习惯的形而上的方式。这就是一种深刻的矛盾。但这只是第一节前三句中隐舍的矛盾。到第四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内在的深刘矛盾再次通过一个转折得到强调.这个诗句表达的形象十分浪漫。隐含着非现实的浓烈情绪,“大海“春天”和“鲜花”历来都是精神追求的对象。无论拜伦、雪莱.还是普希金、歌德,以及中国五四时代的诸多诗人.无不以这些事物表达崇高的精神追求。海子也是这样。这一节,前三句是一个矛盾层次:浪漫与精神.二者的自然组合建构起一个隐含着内在矛盾的统一体,令人回味咀嚼,深深追寻着诗人的内心轨迹。12页,当前第9123456789101112

    第二节照旧以。从明天起”引领各句.定下了矛盾的基调.但矛盾的内涵有所转换:由自己转换到他人.由内在世界转向外在世界。诗人这里着重诉说的是关于“幸福”这一重要哲学命题。显然.在即将到来的。明天”之前。那一个漫长的时间里.诗人对“幸福”的理解是另一种面貌和内容的.虽然诗人没说,读者可以通过这种矛盾的叙述得到猜测。并且不难比照上节的内容捕捉住它的大概情形。

    第三节里.前几句的主词是“你”(包括客观的“山“河”),最后一句的主词是“我”。“你”是我祝福的时象.而“我”却截然选取了另外的方式——仍然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你”的幸福定义于世俗与物质.也可以说是庸常的平凡的“幸福”;而对“我”的幸福却定义于超拔、浪漫、精神层面。以一人面对众生.以渺小(孤独的个人)面对宏大(“大海”).以人生(“我”)面对自然(“春暖花开”),以内心的寂寞、短暂的生命(诗人的形象)面对永恒的、繁华不息的事物(“海”春天”“鲜花”)。

    本诗最巧妙的是,这种矛盾艺术的运用采取了一种潜隐的形式。即以明带暗.以“有”村  “无”的形式。物质生活的一面是明.精神生活的一面是暗;文本出现的字句是。有”。文本潜臆  而指的是“无”。而明与暗、精神与物质却正是在矛盾时立之中得到强烈而含蓄的表达。

其次说暗示艺术的运用

全诗共有四次出现“幸福”字眼,三节中部有一个“幸福”,其中第二节两次提到。全诗看起来是在表达对于世俗幸福的认同与承诺,呈现着一种向物质生存方式靠拢的姿势;在语气上,十分果决、轻快。这一切合起来给人一个印象;仿佛诗人已经完完全全地、非常乐意地趋向于现世的快乐了,要做一个同身边人一样的平凡而快乐的人了。但是,事实却远非如此。在第一节里,表面的“幸福”生活方式的描述,正好暗示出诗人内心的背离,诗人两次申明要“从明天起”,投入庸常的所谓“幸福”,从行动到内心的关注.都附着于实在的物质生存的对象之上:“马”柴”“粮食…“蔬菜”以及充满了山水土石的“世界”。但细心的读者同时必然会引起疑问: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决心?而且这个决心能否真正兑现?于是,暗示就产生了作用。最末一句那所突兀而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也与前三句的庸常情景判然有别,充满了背景的张力,暗示出一个幻想色彩浓重的景象,这一句其实是对前三句意象的一个悖论性描述。第一节就是这样通过两个“从明天起”的语气,同时通过最末一句的意象突转,给读者心理造成了强烈的暗示,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矛盾。

第二节里,诗人通过强化首段语气和重申首段内容的方式来暗示。对语气的强化是再次 重申“从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在内容方面,由前段外在的“幸福”期待转入内在的“幸福”认同:“我”已经获得了“我的幸福”——然而.这“幸福”却是“闪电”一般的东西,这就暗示读者:诗人是真的“幸福”了吗?闪电式的幸福能够持久吗?而且要到“明天”才能告诉亲人,那就意味着现在这“幸福”还不能确定无疑.说不定一夜之后,它就变了味……于是,这语气,加上这内容 的过分强调,读者不难领会到诗人的内心彷徨犹豫,另外的意蕴被暗示出来。12页,当前第10123456789101112

在第三节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样两个词:“尘世”“只愿”。“尘世”一词绾结起前四句的内涵.它包括“温暖的名字”“灿烂的前程”和“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都是“尘世”的幸福。这四句是承接前两节的语气和内容一贯而下的.只不过大大增强了力度,如果诗作仅仅到此为止,那就没什么了。然而诗写到这里,出现了一个“我只愿……”.“只愿”是一个陡转,一下子重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中心意象上面:通过这个陡转.情思和内蕴一下子由物质的、尘世的、他人的世界,回到了精神的、心灵的、个人的、玄想的世界。这一句与首节的末句形成复沓回环,于是,诗人似乎什么也没有说,却暗示出许多胜过说出来的内容,一个顽强的、执拗的、善良的、痛苦的诗人,就伫立在我们的面前了。

韦勒克•沃伦说:“凡是艺术的象征都不是代替或翻译而是暗示,凡是艺术的暗示都是以有限寓无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文本写出来的是物质世界,暗示出来的是精神家园;诗人歌唱的是世俗幸福,暗示的是心灵痛苦。这篇诗作的矛盾与痛苦便是诗人灵魂的炼狱。

 (选自《名作欣赏》XX年第4期)

三、诗文荐读

1.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邵燕祥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是迎着朝阳出发,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

愉快地回头一挥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

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

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我们仍旧要一齐举杯,

不管是甜酒还是苦酒。

忠实和信任最醇厚!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要唱那永远唱不完的歌,

在喉管没有被割断的时候。

该欢呼的欢呼,该诅咒的诅咒!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他们不肯拯救自己的灵魂,

就留给上帝去拯救……

阳光下毕竟是白昼!

时间呀,时间不会倒流,

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

莫说失去的很多很多,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明天比昨天更长久!

阅读提示:诗人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表达了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展现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怀。诗歌的前五节,均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一句起首,通过反复咏叹,表现出诗人心胸的豪迈与情绪的高昂。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诗人仍然愿意选择不懈奋斗之旅,仍然对人充满忠实与信任,仍然会坚定地面对挫折和不幸,仍然会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时间不可能倒流,但只要抛开失意与不幸,生活就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起点开始,明天就会给予你比昨天更多的东西。

2.        我总觉得

顾 城

我总觉得

星星曾生长在一起

像一串绿葡萄

因为天体的转动

滚落到四方

我总觉得

人类曾聚集在一起

像一碟小彩豆

因为陆地的破裂

迸溅到各方

我总觉得

心灵曾依恋在一起

像一窝野蜜蜂

因为生活的风暴

飞散在远方

阅读提示:顾城,朦胧派代表诗人,诗集有《舒婷顾城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等。本诗中诗人以一颗晶莹的童心,祈祷这个世界永是团结,永是欢聚,永是依恋,而对世界的现状充满遗憾和忧虑。

四、鉴赏方略

品味诗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叶圣陶论创作》)可见,赏析诗歌中,语言分析十分重要。分析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达到对诗歌深层意蕴的把握。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写出红之广;“层”字写出了树林重迭之状;“染”字着意刻画出枫林仿佛是人有意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句写的是近景,“透”字表现了江水的碧绿清澈,形象可感,而“争”字则给平静的江面增添了昂扬的动感。真可谓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蕴含在这些(当然还有其他词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中。12页,当前第11123456789101112

再来一篇
上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 下一篇: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