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高一语文教案内容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备课

2022-10-07高一语文教案
备课资料

一、课文赏析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烘托手法

烘托手法一般用于文学作品。《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里,作者为了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予以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却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烘托手法。

(1)旁衬烘托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时,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予以衬托。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发现,这是人所共知的。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一样,那么就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衬托,从参照物上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

(2)反衬烘托

文章在介绍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使得经济研究领域豁然开朗之后,说:“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这里通过“豁然开朗”与“黑暗中摸索”的鲜明对比,衬托出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它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这一社会的根本矛盾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3)自衬烘托

用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来相互衬托,就叫自衬。文中有两处:

①文章在充分肯定马克思的两个发现的伟大意义之后,推进一步,用两个发现衬托马克思在其他领域深入广泛的研究和独到的发现:“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都不是肤浅地研究”。这样以点衬面,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多方面成就的辉煌。

②文章在高度评价马克思深广的理论研究和伟大的理论创造之后,又说“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就是说,科学家和理论创造还不是马克思的最主要特点和主要成就。这就衬托出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所做出的贡献更加卓绝无比。

(4)映衬烘托

画家要想显示山高,常常以烟霞缠绕山腰。恩格斯在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为人类做出的伟大的贡献之后,又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论述了无产阶级与其敌人对待马克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敌人“嫉恨”“诬蔑”“驱逐”“诽谤、诅咒”他,这就更加说明马克思具有强烈的斗争性,他的理论对敌人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整个欧洲和美洲的人民都“尊敬、爱戴和悼念”,他说明了马克思的崇高和伟大。正因为如此,他的逝世,才“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语文报》总第617期,作者:双木)

2.语言的魅力

总觉得从事政治理论研究的人,写出的文章一定很呆板,让人难以卒读,但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却是例外。

以退为进。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恩格斯在叙述之后说:“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在这里,恩格斯用了以退为进的手法,对马克思发现给以崇高的评价。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革命家。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对此,恩格斯也用了以退为进的手法,他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巧妙过渡。在一般人心目中,马克思是一个从事革命理论研究的思想家,主要贡献也在理论方面。恩格斯在叙述了其理论方面的贡献并给以评价后,又叙述他作为革命家的贡献。中间用了过渡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我们知道,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的巨大,是多么高的评价也不过分的。这也是一般人的看法。可是,由于有了这里的过渡句,特别是后一个句子,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贡献的巨大也就得以突出。4页,当前第11234

马克思贡献之巨大,是无人能企及的。对此如何给以具体的评价?恩格斯运用了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以阐述,让人不能不为他娴熟的语言技巧所叹服!

(《语文报》高中版第249期,有删节,作者:阎会才)

二、浅谈演讲稿的写作

1.演讲稿的格式和内容。

演讲稿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标题、正文、结尾。

(1)标题。无固定模式,多为一行标题。有的分正副标题。标题要醒目、合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勿冗长、宽泛、难懂、不着边际。

(2)正文。从形式上看又可分三板块。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又名引言,开场白。主写“呼语”(对听众的称谓)和开篇(统领全文或导入主体)。力争漂亮、有吸引力、语言简洁。

主体。又名正文。主写基本内容。观点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感情充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逻辑感、说服力。

结尾。又名收束。对演讲主要内容的小结或提出希望等,这由具体情况而定。要求明晰有力,耐人寻味,能引起观众的联想和思索。

2.演讲稿写作的基本要求

(1)观点要正确鲜明。演讲稿应该有明显主题,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要让听众一听了解,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否则,就不会产生影响群众的力量。主题观点的确定,要以时代脉搏为指针;要了解听众的思想动向;要熟内容,体会真切,见解独到。

(2)材料要丰富、具体、典型、生动,适合特定的演讲氛围。材料包括事实、故事、名言警句、数字统计等等。取材的标准:①有利主题的典型的材料;②听众感兴趣的材料;③与听众生活接近的材料;④易理解的材料。没有生动具体的材料,只靠抽象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吸引听众、说服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3)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开头,要抓住人心。方法技巧很多:开门见山,亮出观点;比兴导入法;亲切问候法;提一个奇异的问题;发一句由衷的感叹;来几个邀请的设问;说一段精彩的情节等等。根据需求灵活写作,一定要简洁流畅、亲切有趣、新颖别致、能吸引听众。主体部分,要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有层进式、对照式、并列式、总分式,往往同时兼用,多角度多层次阐述论证。结尾部分,可写祝愿赞颂的句子,表情感;可写名言轶事,创旨深远;可抒发感情,来鼓舞人心;可含蓄幽默,留下余味等。一定要审时度势,灵活运用。

(4)语言要“上口入耳”“生动感人”。“上口入耳”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尽量用短句不用长句,有利于意思的把握、张弛适宜,增加美感。尽量用双音节词,少有单音词。音节的长短会直接影响表述的清楚程度。尽量用口语少用书面语。“生动感人”是对语言的较高要求,即要鲜明、活泼、形象,具有感染力。灵活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运用对偶、反复、排比的句子,巧用幽默语言,以此增强表现力和节奏感。

总之,演讲稿的写作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写作,也不同于一般格式的标准化的公文,十分重视语言的表现力。

(《语文报》高中版第345期,有删节,作者:田彦江)

三、美文荐读

1.                    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    4页,当前第21234

         [美]理查德•尼克松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  

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刘,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 i t.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

提示:1969年6月19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入太空,5天后,即6月21日,乘坐该飞船的两位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上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当今世界的政治领袖们发表的最有特点的演讲之一了。说它最有特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简短,只有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两位地球人发表的首次讲话,虽然这样的机会确实很难得很珍贵。我们说这篇演讲很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尼克松抓住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这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大到以全体地球居民为对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谈“天”说“地”,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谈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宁静”,使听众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联想,不仅借机炫耀了美国的科技实力,而且宣扬了美国的对外政策。

假如有一天,你成为中国首位登上月球的一名科学家,请你对全国乃至世界发表演说,你将怎样演讲?你能围绕这个主题撰写一篇精短的演讲词吗? 

2. 荐读邹韬奋的《一句话的演讲》。

一句话的演讲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提示:本文概括了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又鼓励人们奋起斗争,言简意赅。   

3.精妙演说词开场白汇集   

(1)奇论妙语,石破天惊 

毕业欢送会上班主任给学生的致词:“我原来想祝福大家一帆风顺,但仔细一想,这样说不恰当。因为说人生一帆风顺就如同祝某人万寿无疆一样,是一个美丽而又空洞的谎言。人生漫漫,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比如……”最后得出结论:“一帆风不顺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在逆风险浪中拼搏的人生才是最辉煌的人生。祝大家奋力拼搏,在坎坷的征程中,用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来!”

点评:“一帆风顺”是常见的吉祥祝语,而老师偏偏反弹琵琶。从另一角度悟出了人生哲理。

第一句话无异于平地惊雷.又宛若异峰突起。怎能不震撼人心?   

    (2)自嘲开路,幽默搭桥   

    ①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   

点评: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品格,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井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②中国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时说: “在下凌峰,我和

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 4页,当前第31234

点评: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令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自给人们留下了坦诚、风趣、幽默的印象。

(3)即景生题.巧妙过渡

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薹竣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冒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己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

点评: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泪水盈眶。   

(4)讲述故事,顺水推舟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一草一木,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代。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他是这样开的头: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点评: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也朴实无华,但饱含的感情却是深沉的、丰富的。 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4页,当前第41234

再来一篇
上一篇:离 骚 学案 下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