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高一语文教案内容页

语文版第一册教学设计

2022-10-07高一语文教案

《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闻侧记的相关知识。

二、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三、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四、尝试写新闻。

[教学重点]

一、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二、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一、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二、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尝试完成课后习题。

二、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日本投降56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一位80岁老翁写了这样一封信给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

当我看完这封信后,深受感动。这简单的言语凝聚了一个八旬老人深深的爱国之情,也寄托了一个普通老人对每个中华儿女的希望——铭记历史,爱我中华,我们——尤其是你们这些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更应该读一读这篇56年前发表在《大公报》上的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落日》。

二、作者介绍

朱启平,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学高才生。据唐振常先生在《川上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中介绍,“一二•九运动”中,燕大“洋气冲天,红光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太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老新闻人严秀(曾彦修)先生1997年读到迟来结集出版的《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就发自内心地赞许说: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两个字:眼光。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后经廖承志先生提名,朱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

三、文体介绍

新闻侧记,又叫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为了加深对新闻特写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用新闻特写与新闻速写来比较。新闻速写简称速写,又叫巡礼、鸟瞰,它与特写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竖着写或纵着写,而特写则是横着写。这就好比我们水利工作者进行河道测量时,在对河道顺水流方向测量、绘制河床纵断面图的同时,还要垂直于水流方向测量、绘制河床横断面图,前者好比是速写,而后者好比是特写。43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怎样写好新闻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需注意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彩“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彩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彩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彩的片段、精彩的场面或精彩的表演、动作等。

四、解题

本文为何用《落日》为题?有何深意?

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五、内容分析

1本文结构如何划分?

依据签字的经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第二部分:“仪式开始”,签字的经过。

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签字后的余波。

2哪部分是重点?前后有何关联?

重点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其作了铺垫,呈渐进式,第三部分是其延续,又给人一波即平一波又起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3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

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4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

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

5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

六、艺术手法分析

(一)细节描写: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环境和人物),体会其妙处。(讨论)

1环境

(1)开头第3段:“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舰着新衣,国旗飘扬,摩托欢歌,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2)关于乐队:

“白马故事”:“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

 “代表到来”:“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乐队寂然”。

欢快的乐声只为胜利者而奏起,属于侵略者的只有沉默,而这沉默也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和冷漠。43页,当前第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3)关于“九点十八分”:“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这里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但作者巧妙抓住了这一点来借题发挥,追述历史,确实打动人心。

(4)代表到来:“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以静衬动,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5)“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隆隆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

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窘态毕露灰溜溜逃跑的敌人,一边是胜利者的雄姿。

2人物

(1)神态:

人物的“笑”在文中多次闪现:

 “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笑笑”,“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军舰上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

笑是内心的喜悦,是胜利者的自豪,是对侵略者的蔑视与嘲笑。

(2)外貌:

 “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短袖、短裤制服,并穿着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着雨衣,携一根手杖,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咔叽制服;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

“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胜利者盛装而来,可见对这一时刻的重视;侵略者肢体残缺,害人之人也在害着自己。

(3)动作

 “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昔日趾高气昂的侵略者,现在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二)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还是报告文学,一般都不出现记者的身份“我”,而本文不仅出现了“我”,而且不断写出“我”的感受,甚至评述。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我”出现在文中,成为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这样,将“我”于当时当地所见、所闻、所感与报道融为一体,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反而更增强了真实性。

七、作业

就开篇所提及的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事,结合日本在二战中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带来伤害的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评论。43页,当前第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篇消息报道与一般消息报道的不同。

二、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

三、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则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埃•姆•罗森塔尔的这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xx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xx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三、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sǒng)和煦(xù)纳粹(cuì)

废墟(xū)不寒而栗(lì)思绪(xù)

踉跄(liàngqiàng)祈祷(dǎo)呆滞(zhì)嬉戏(xī)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本文共17段,请同学大致复述课文内容。

参考: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结合本文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

一般说来,消息写作并不突出强调现场感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色彩的描写。比如本题所举的关于美国人口的调查消息,基本上就是消息的规范式样:有导语、主体部分、事件的结果,此外,无过多的文字加工,无修饰,更无描写。

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采。比消息给读者的印象要形象、具体而且深刻。借助文采,兼取消息和通讯等新闻形式的各自优点,脉络清楚,没有枯燥感。

3这篇报道首尾都写到奥斯威辛一派和平景象,突出奥斯威辛没有新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4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43页,当前第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依旧难以清除!

5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五、教师总结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想到的”还是“看到的”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启示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门

  我在讲述语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一册课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学生在课上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作者在写所见到的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为什么特别强调那个年轻、可爱、微笑的姑娘?”本着新课改的精神,我请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说:“年轻、可爱、微笑的姑娘的无端被杀,更反衬了法西斯分子的残忍。”

生2说:“俗话说:‘出手不打笑脸人。’法西斯的这种暴行,更证明了他们的无人性,他们是一群疯子。”

生3说:“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这是在面的概括后的点的强化。”

如此回答,反映了学生准确的理解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生1说:“奥斯威辛是一座人间地狱,这里没有上帝。”

生2说:“在如此地狱,上帝既无立足之地,也无能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囚房为力。”

生3说:“在种族被灭绝的地方,不仅人性被灭绝,文化、信仰也被灭绝了。”

这三个答案渐进延伸,愈进愈深刻。真令我有些不敢相信。

  第三个问题:“作者所写,是作者亲眼所见

还是作者想出来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因尚未找到切入口而在前两篇课文中有意回避、但是对于本单元而言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新闻与文学作品的区别。现在学生思考的触角已经探入这个区域,我不能回避。有上面两个问题圆满解决的鼓舞,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也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能帮助我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自由讨论五分钟后,我请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开始阐述所持观点的依据。

生1说:“XX年过去了,还会有尸体堆放不腐烂吗?”——想到的

生2说:“头发、小鞋因为数量多,不会那么快腐烂。”——看到的

生3说:“‘重新修复的毒气室’,‘废墟上长满了雏菊’”——想到的

生4说:“一条长廊,一排排面孔从墙上死盯着你。”——看到的

生5说:“他看到好多木箱”——看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部分幸存者

生7说“木箱里要塞进5到10名女囚,难道木箱里还会有女囚吗?”——想到的

  思考着学生的发言,我既为他们能基于文本进行探究而高兴,又为他们忽略课后的相关信息而不安。“请同学们注意文后的‘相关链接’。”我忍不住提示他们。43页,当前第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生6说:“从‘相关链接’上我们知道‘1947年7月,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揭露纳粹战争罪行的博物馆’,这告诉我们作者所写确系作者直接或间接的所见所闻。”

  “你所说的‘间接的所见所闻’是什么意思?小说不也是可以写间接所见所闻吗?”我灵机一动,继续问。

生6说:“我所说的‘间接的所见所闻’是指作者听导游所说和博物馆所记的人或事。”“导游所说是真是假?博物馆呢?”似乎看到一线曙光的我连忙追问。

生7说:“导游所说、博物馆所记都是真的,有历史记载为证。”

  “那小说呢?”我意犹未尽地问。

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之后,一名幸存者在整理死难者的眼镜

  “小说可以虚构。”一群学生回答说。到此,本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这是学生帮我完成的,或者说是师生共同解决的。

  上述三个问题及解决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但这一过程又令我欣喜。因为我从中看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智慧。

  教后反思,感慨有三:第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智慧不可小视,学生同教师一样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大有挖掘的空间。第二,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自主阅读中产生的个性问题,不能仅看结果,更要注意思维的过程;察微知著,因势利导。第三,教师要正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勇于与学生一起成长。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思考地震带给了人们什么。

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地震留给人们的思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XX年我国人民抗击“非典”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导入课文。

导语:1976年,我国也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唐山大地震,具体情形如何请看第4课《唐山大地震》(节选)。

二、探究

老师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探究形式可由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

问题1:地震后的看守所是怎样的?犯人为什么没有逃跑,反而去救人?

问题2: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什么?

问题3:“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大户”的解体说明了什么?

问题4:文中抒情性的文字很少,但从字里行间却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的理解。(可由此延伸至有关报告文学的知识)

三、小结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却是值得敬佩的。但,灾难之前的人们是否一无所知,怎样让灾难受损的程度降至最低,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人们去思索。

四、迁移

人类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灾难,有人类自己的流血冲突,有自然带给人类的无情毁灭。那么,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相处呢?(引入对防震抗震、自然资源、环保等问题的讨论。可择其一,视时间而定。)

五、总结

从地震带给人们教训的角度总结。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鉴赏本诗借物描写抒情曲折达意的协作特点。

教学重点:以美为丑、以美写丑的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七子之歌》你们会唱吗?(齐唱)作者是谁?

二.闻一多简介:现代诗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要写闻一多颂!”(毛泽东)43页,当前第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三.填空:“——————,户枢不蠹。”的上联——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不会腐败变质。因为它有生机和活力,水中会有水草生长,游鱼小虾生存。相反,不流动的水就会因为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变成一潭死水,时间一长,还会腐败变臭。正如咱们西安的护城河东北段,因为城墙没有全线贯通,水就变成了一潭死水,虽武警官兵几次清淤,但很难治本。因此政府决定将火车站那段城墙连接起来,也是更好更完整地保护古城墙。但现在你从那一段地方路过时有什么反映或感觉?

——避之惟恐不及。

但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却就是以“死水”为题的。作者为何要写死水?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请先一起诵读《死水》。

四.鉴赏本诗

1.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2.死水里有什么?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白沫花蚊青蛙

3.作者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4.“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但远远看上去效果怎么样?

铜——绿成翡翠,

铁——绣出桃花。

油腻——织出罗绮,

霉菌——蒸出云霞。

死水——酵成绿酒,

白沫——如同珍珠

5.看到这么“美”的一潭死水,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

——感到恶心,令人发呕,想到了绿头苍蝇,散发着难闻臭气的鲜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繁华美好,实际腐朽肮脏不堪。

5.怎样理解死水和死水中的现象?怎么理解本文的写法?

——本诗写于1926年4月。作者22年赴美留学,26年怀着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回国,但看到的是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度失望,在《发现》一诗中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

附:《发 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作者以新颖恰切的比喻破题,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比做一沟绝望的死水”,他滞塞、污秽,毫无生气,肮脏不堪。作者还故意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为了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荣下腐朽肮脏的本质。那些红灯绿酒、珍珠罗绮所构成的斑驳陆离的世界,掩饰不住腐朽统治者的腥臭烂污。拆穿了看,偌大的一个国家只不过是“花蚊”逞凶的世界,霉菌繁殖的场所,几只“青蛙”的鼓噪鸣叫也并不能为它增添半点生气。

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反讽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崛的意境。

 “死水”再加“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本诗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恶的事物被描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诗人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的辞藻之后,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43页,当前第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6.既然“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还要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朱自清

五.反复诵读本诗。

六.课外拓展:再自学作者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七.附板书设计:闻一多:现代诗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

思想感情:“死水”再加“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

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

写法特色:(1)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2)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反讽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崛的意境。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二、领会《死水》“反讽”“象征”的手法。

三、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四、诵读指导贯穿全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象征什么?

《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一般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促人思考的魅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xx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二、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引导题(只思考,不必回答):

1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说说读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

3你觉得作者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以上问题,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感受。43页,当前第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生事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三、二读《死水》,探究意象意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分析诗歌“三美”。

讨论:你觉得如何朗读才能表现诗人的情感,说说理由。

明确:体味意象的情感、重音、节奏。

(一)分析意象特点,探究形象意义。

引导题:

1死水的“绝望”表现在哪里?

(学生可以根据诗中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华美”,处处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就是绝望、无生气。

2如何表现这种“绝望”的?(手法分析)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探究形象意义。

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你认为死水象征什么呢?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应由学生去联想,允许他们见仁见智。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从而体味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投影:

象征意义的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4月”。这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准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忆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43页,当前第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小结: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确立重音、语调、语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示例1: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绝望”“半点”要重读,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也写出了污秽、滞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无可救药的特点,任凭清风吹过也毫无生气。这里的“清风”的象征意义也不难理解;“不如”“爽性”正是诗人忧愤的心情的写照,要读出决绝的语气。)

示例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也许”是一个假想,可以有一个心理停顿。“绿成”“绣出”等动态的词语要强调,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语调要用曲折调,读出讽刺的语气。)

示例3: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那么”指代上文,要强调。其他处理同“示例2”。)

示例4: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句,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第1节相比,要读出情绪的变化,语气要更加肯定。“断不是”应重读,“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中“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丑恶”究竟作何解,应允许学生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见仁见智。)43页,当前第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以上的处理要在师生、学生之间读读议议中完成,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朗读中表现理解。对一些“点”的理解、鉴赏可以穿插其中。

(三)三读《死水》,分析句式上的特点,体味“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1确立朗读停顿,体味节奏特点。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322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2322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232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2232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3222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2232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2232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3222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3222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3222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2322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2322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2232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2232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2322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2232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2322

小结:《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内部又有变化,结尾双音节收尾;从韵律看,二四句为脚韵,每节有所变换,读起来十分和谐。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从这个角度上说,体现了音乐之美。

2分析“建筑美、绘画美”。(学生可以理解到句式整齐、全诗遣词造句多绘声绘色即可)

四、四读《死水》,体味诗人情感。(形式可以多样,如分组读、男女分读、指名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读下面几首诗,就闻一多先生诗歌中意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任选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了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七子之歌(中国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中国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黄鹂》教学设计

黄    鹂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黄鹂”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生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比较阅读,了解徐志摩诗的特点。

【教学设想】

徐志摩这个名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过留预习作业——“走近志摩”,让学生走近诗人,搜集徐志摩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经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从《黄鹂》入手,拓展阅读,比较《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三首诗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43页,当前第1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再来一篇
上一篇:《黑珍珠》教案 下一篇:庄周买水教学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