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教案大全高一化学教案内容页

氧化还原反应

2024-05-24高一化学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通用12篇)

氧化还原反应 篇1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初步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创造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重点与难点: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教学方法:设疑、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特征是什么?

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化合价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①pCl3+Cl2=pCl5 ②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③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④AgNO3+HCl=AgCl↓+HNO3

3.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哪种物质被氧化,哪种物质被还原?①2Na+Cl2=2NaCl ②MnO2+4HCl=MnCl2+Cl2↑+2H2O

③Cl2+H2O=HCl+HclO ④2H2S+SO2=3S↓+2H2O

[板书]四、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建议稍作拓展)

1、 常见的氧化剂:

(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等;

(2)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3、CuCl2等

(3) 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等。

2、 常见的还原剂:

(1) 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等;

(2) 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2等;

(3)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

(4)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2S、KI等。

3、 在可变元素的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Cl2、S、SO2、H2SO3等;学习中应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要以实际反应为依据,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作还原剂,也可以作氧化剂。因此对规律性的知识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死记硬背,灵活掌握知识,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4、 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1)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

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练习]具有还原的离子是( )

A、MnO4- B、NO3- C、Br- D、Fe3+

(2)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

K、Ca、Na、Mg、Al、Zn、Fe、Sn、pb、Cu、Hg、Ag、At、Au

单质的还原性(失电子能力)减弱

对应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得电子能力)增强

注意:氧化性Cu2+ 〈 Fe3+ 〈 Ag=

[讨论]将少量铁置于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先析出什么物质?

(3)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结论]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Fe + CuSO4 = Cu + FeSO4

2FeCl2 + Cl2 = 2FeCl3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讨论] 如何用实验证明氧化性:Ag+ > Cu2+

(4)一般而言,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其氧化性越弱。(注:同一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6)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或浓度越大,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注意: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练习]1、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

A. HCO3-→CO2 B. MnO4-→Mn2+ C. FeO→Fe3O4 D. H3AlO3→HAlO2

2、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ClO3->BrO3->Cl2>Fe3+>I2 B. BrO3->Cl2>ClO3->I2>Fe3+

C. BrO3->ClO3->Cl2>Fe3+>I2 D. BrO3->ClO3->Fe3+>Cl2>I2

3、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

[布置作业 ] 习题三(1) (2)

氧化还原反应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建议

第一节

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 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 的反应中, 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

(2)初中阶段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

[板书]二、

[练习]分析 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

[板书]1.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习]判断哪些反应是,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设问]有关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 的反应中, 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 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 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 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 为离子化合物。

2.在 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 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 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指出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习]分析下列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

[本节总结]

我们对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建议

第一节

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 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1] [2] 下一页

氧化还原反应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建议

第一节

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 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 的反应中, 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

(2)初中阶段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

[板书]二、

[练习]分析 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

[板书]1.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习]判断哪些反应是,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设问]有关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 的反应中, 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 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 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 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 为离子化合物。

2.在 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 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 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指出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习]分析下列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

[本节总结]

我们对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 篇5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2、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

[讲述]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学习过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研究它。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知识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讲述]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点燃

[提问]初中学习过C+O2 CO2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类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述]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板书]1、基本类型反应

[讲述]基本类型反应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合:A+B=AB

分解:AB=A+B

置换:A+BC=AC+B

复分解:AB+CD=AD+CB

[板书]

基本类型:

[练习]1、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分析下列反应各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

点燃

点燃

高温

① H2+O2 H2O ② Ba(OH)2+H2SO4 ===BaSO4↓+2H2O ③Na+Cl2 2NaCl

④H2O+C=== H2+CO ⑤ NH4HCO3 === NH3↑+CO2↑+H2O↑⑥CuO+H2===Cu+H2O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

[简单讲评]这些类型是从形式上分的,既不能较深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类型。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练习]2、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 和 。物

质 (“得到”或“失去”)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 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如在反应CuO+H2===Cu+H2O中, 得到氧,发生 反应,该物质被 (“氧化”或“还原”); 失去氧,发生 反应,该物质被 。

[小结]:

1、 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不能包括所有反应,且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

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不能分开。

3、 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学无止境,我们必须有探究的愿望和穷追不舍的精神。

通过现在的学习,大家已认识到以前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体现其本质,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继续探究.

[板书] 二、

复习初中的得氧失氧分析

[板书]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

CuO + H2 === Cu + H2O

得到氧,被氧化(氧化反应)

氧化剂: CuO (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 H2 (得到氧的物质)

[讨论] 以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为例来分析,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板书] 2 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将上面的双线桥改写: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CuO + H2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小结: ①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这是的标志和判断依据).;

②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物质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该物质作氧化剂.;

③同一中,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降低的总价数.;

④不仅能分析有得氧、失氧的反应,也能分析无得氧失氧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

[例题] 分析以下反应,指出元素合价升降情况及发生反应的情况:

点燃

点燃

Na+Cl2 2NaCl S + O2 SO2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练习]3、依照例题的分析方法,分析以下反应(不是的不要分析)

Mg+O2 2MgO CO2+C===2CO CaO+SiO2===CaSiO3 CaCO3===CaO+CO2↑

4、练习1中的6个反应属于的有 。

小结:

1、化合反应:可能是,一般说,有单质参加的是。

2、分解反应:可能是,一般说,有单质生成的是。

3、置换反应:全部是。

4、复分解反应:都是非

氧化还原反应 篇6

学习目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依据有关规律比较氧化性还有性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产物;有时还需要应用化学键理论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典型例题:例1.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a. cro3+ nh3+ h2o b.cr2o3+ nh3+ h2o c.cro3+ n2+ h2o d.cr2o3+ n2+ h2o 方法或规律:(nh4)2cr2o7若分解为上述四项,观察哪些元素价态变化,升降情况如何确定选项。例2.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 方法或规律:分析题意:1)a、b、c都是化合物;2)a、b均含x元素;3)反应生成单质x,可以推知该反应为“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即化合物a、b中x元素的化合价“一高一低”(一个高于0价、一个低于0价),两者共同作用生成x单质(化合价为0)。由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现正价态,不可能有负价态,因此可以肯定x不是金属元素;只有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才既可呈正价态,又可呈负价态,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例如:2h2s+so2=3s+2h2o,4nh3+6no==5n2+6h2o,所以x应该是非金属,即该题的答案为b。课堂练习1.(试测题6) 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l、cr元素组成。将1.892g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 cr2o72-可过量的ki中氧化出2.667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 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 x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可得4.52gagcl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 a.k3cr2cl7 b.k3cr2cl5 c.k3cr2cl9 d.k2crcl4 2.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 2hcn = cacn2 + co + h2 + co2 在反应中 (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3.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发往反应kclo3+i2=2kio3+cl2。下列相应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还原性:i2>cl2 c.非金属性:i2>cl2 d.氧化性:kclo3>i2 4.已知cro5结构式如右图。现在稀h2so4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乙醚后液体分层,再加入少量的k2cr2o7溶液并振荡,在乙醚层中出现深蓝色。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4h2o2+h+= 2cro5+5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r2o72-被氧化成 cro5 b.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中h2o2被氧化成h2o d.此反应可用于检验cr2o72-的存在

5.(上海23)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 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 i-→ cui+ i3-6.由稀有气体元素xe(氙)形成的一种化合物xeo3 极不稳定,易转化为单质而呈强氧化性。将适量的xeo3 投入30ml0.1mol·l—1 mn2+的水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放出唯一气体是xe单质,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ml 。则: (1)有关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eo3 是分子晶体,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原溶液稀释至90ml ,则稀释后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___ 课后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⑴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⑵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⑶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⑷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⑸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⑹银镜反应中醛基具有氧化性 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不能制得非金属性强的单质 ⑻化合物与水的反应,水不可能做氧化剂 a.⑴⑵⑷⑹ b.⑴⑷⑸⑺ c.⑶⑸⑹⑻ d。⑴⑷ 2.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 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m、n、p、q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ncl2+p=n+pcl2; ②2mcl3+3n=2m+3ncl2;③3qcl2+2m=2mcl3+3q a.m>n>p>q b.p>n>m>q c.q>p>n>m d.n>m>p>q 4.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元素为-1价)(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5.g、w、x、y、z均为含氯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w+nacl;②w+h2o→x+h2;③y+naoh→g+w+h2o;④z+naoh→w+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w、g、z、y、x b.g、y、w、z、x c.g、y、z、w、x d.z、x、g、y、w

6.(广东5)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7.(试测题7)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既能显示氧化性又能显示还原性的是a.fe3+ b.br- c.al d.h2o28.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h2so4 与nano3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加入盐酸共热,使硒酸转化为亚硒酸(h2seo4+2hcl==== h2seo3+ cl2↑+ h2o),再将so2通入亚硒酸的溶液中,得到单质硒,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seo4氧化性弱于cl2 b.h2seo3氧化性弱于h2so3c.h2seo3还原性强于so2 d.析出1 molse需h2seo3、so2、h2o各1 mol 9.保险粉是连二亚硫酸钠( )的工业俗名,年产量达30万吨,是最大量生产的无机盐之一。生产保险粉主要用甲酸法,其最主要的步骤上是把甲酸与溶于甲醇和水混合溶剂里的naoh混合,再通入 气体,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na+2 +naoh= + + ,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此反应中,hcoona是还原剂, 是氧化剂b.保险粉的还原性比hcoona的还原性强c.naoh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d.甲醇虽未参加反应,但有助于保险粉的结晶、分离10.已知:①硫酸比氯酸稳定;②硫酸的酸性弱于高氯酸;③h2s比h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更容易由单质合成;⑤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的酸性强。上述事实能够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11.(9分)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①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足量的固定剂mnso4(aq)和碱性ki(aq)(含koh),立即塞好瓶子,并振荡摇匀,使之充分反应。②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适量硫酸(提供h+)使之生成i2,再用6mol/l的na2s2o3(aq)滴定,消耗了vml na2s2o3(aq)(以淀粉为指示剂)。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mn2+ + o2 + 4oh—= 2mno(oh)2 (该反应极快) mno(oh)2 + 2i—+ 4 h+ = mn2+ + i2 + 3h2o i2 + 2s2o32—= 2i—+ s4o62— 试回答:(1)水中溶解氧的量(以g·l-1为单位)为 。(2)滴定时,以淀粉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为 色。(3)滴定管经水洗和蒸馏水洗后,直接加滴定剂na2s2o3(aq),滴定时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若打开塞子加硫酸时动作缓慢,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2.10分)某类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不含氮元素的固体物质和no2、o2气体:(1)某种硝酸盐受热分解后,若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___ 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2) 现取mg 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体。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结果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则:残留固体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只含m的代数式表示);(3)(2)中m = 3.76,n = 1.52。试通过计算确定残留固体的成分及其质量13.(1)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作用,制成了新型的氧分子o4 ,它的结构很复杂,可能具有与s4相似的长方形结构,下列有关o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4与o3、o2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b.合成o4的反应可看作核聚变反应,即不属于化学变化 c.o4分子内存在极性键 d.o4的能量比普通氧分子高,将来可用作更强力的火箭推进的氧化剂 (2)制备o2—、o22—、o2+的化合物是可能的,它们通常是在氧分子进行下列反应时生成的(如右图)。在这些反应中, 相当于氧分子的氧化, 相当于氧分子的还原。(填序号)(3)写出含有o2—、o22—的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 14.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 ,它的氧化产物是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 15.(98高考试测题)120℃、101.3kpa条件下,有2lh2o、2lco、1lco2、0.5lo2和1lh2组成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分别放有足量cu粉、c粉和cuo粉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能充分反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问: ⑴尾气是否有可能是单一气体? (填“可能”或“不可能”)。若可能,该气体是 ⑵原气体中是否有几种(或一种),不可能再存在于尾气之中: (填“有”或“没有”。若有,它们(或它)是 。⑶原气体中是否有几种(或一种)肯定存在于尾气中? (填“有”或“没有”。若有,它们(或它)是 。参考答案课堂练习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充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答,同时利用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cr3+)= 2.667/(127*2)*2/3 =0.007(mol) n(cl)=4.52/143.5=0.0315(mol) n(cr3+): n(cl)=2:7 2.bc 3.c 4.d 5.(1)+1 (2)cui 0.5 (3)2 5 2 16.产生气泡;溶液显紫红色。6mn2+ +5xeo3 + 9 h2o = 6mno4- +5 xe↑ +18 h+课后练习1.d 2.b 3.b 4.b 5.b 6.a 7.d 8.d 9.b 10.c11.(1) 48v/a g/l (2) 蓝 无 (3) 偏高 (4) 偏高12.(1)升高(2分)(2)cuo、cu2o 或cu2o(2分);10m/92 mol/l(2分)(3)cuo 0.8g cu2o 0.72g(各2分)13.(1)b、c (2)② ;①、③ (3)k o2、 na2 o2点评:此类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如:同素异形体、化学变化、核聚变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等;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被氧化和被还原;能根据学过的na2 o2的性质推出比na更活泼的k有k o2 。15.解答:题时若将放有足量cu粉、c粉和cuo粉的三个反应管排列组合,共有6种情况,逐一分析,固然可以求解,但相当费时费力。如运用发散思维从还原剂cu粉、c粉可将o2、co2、h2o还原成co、h2;氧化剂cuo可将co、h2氧化成co2、h2o等角度来考虑,就能找到一个新角度,发现新的解法:

反应管盛放物质

可吸收气体

能反应产生新气体

灼热cu粉(还原剂)

o2

灼热c粉(还原剂)

co2、h2o、o2

co、h2

灼热cuo粉(氧化剂)

co、h2

co2、h2o不难发现cu粉、c粉和cuo粉的三个反应管无论如何排列,o2一定不再存在,尾气之中有co2、h2o或co、h2存在。答案:⑴不可能 ⑵有,o2 ⑶没有

氧化还原反应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 的反应中, 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

(2)初中阶段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

板书]二、

[练习]分析 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

板书]1.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习]判断哪些反应是,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设问]有关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 的反应中, 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 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 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 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 为离子化合物。

2.在 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 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 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指出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习]分析下列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

[本节总结]

我们对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 篇8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受热分解放出CO2 B、以MnO2为催化剂,KClO3分解放出O2

C、铁与稀硫酸反应 D、固体NaCl与浓H2SO4反应放出HCl气体

2、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上升到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什么叫化合价?化合价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过渡]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板书]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

指导同学们看课本图1-8,指导学生认识NaCl的形成过程:

指导学生写出双线桥:

失去2×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Na + Cl2 = 2NaCl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归纳] :氧化剂:Cl2,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剂:Na,失去电子的物质。

化合价升高(降低)的价数=失去(得到)的电子数

同一反应中得到电子总数=失去电子总数

请同学们分析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H2 + Cl2 = 2HCl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结论]对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没有完全得失电子,只是电子的偏移,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设问]综合上述两种情况,你能说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吗?

[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 ↓

(本质) (特征)

[板书] 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讨论] 双线桥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表示化学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结果。

[讨论]书写双线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1)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用双箭号表示,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起止为同一元素。

(3)在线桥上要注明“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 且得失电子数目应相等。

[练习] 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分析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哪种物质是氧化剂?哪种物质是还原剂?

(1)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 ↑

(2)2Fe + 3Cl2 = 2FeCl3

介绍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总结]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变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变成氧化产物

[布置作业 ] 习题一(1) 习题二(1) 习题三(3)

氧化还原反应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建议

第一节

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 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 的反应中, 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

(2)初中阶段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

[板书]二、

[练习]分析 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

[板书]1.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习]判断哪些反应是,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设问]有关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 的反应中, 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 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 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 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 为离子化合物。

2.在 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 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 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指出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习]分析下列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

[本节总结]

我们对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 的反应中, 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

(2)初中阶段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

板书]二、

[练习]分析 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

板书]1.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习]判断哪些反应是,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设问]有关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 的反应中, 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 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 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 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 为离子化合物。

2.在 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 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 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指出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习]分析下列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

[本节总结]

我们对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 篇11

本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3.根据反应: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I2+2HCl 可知:I-、Fe2+、Cl-、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也应遵循“由强到弱”的规律,即反应式中的物质应符合“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4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Cl2>Br2>I2>S(含常识性知识),还原性:NaCs+

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渐 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H+)Cu2+ Fe3+ Ag+

氧 化 性 渐 强

4.①据原电池电极:负极金属比正极金属活泼(还原性强);②据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其规律为: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即氧化性强弱顺序):参考3中规律。阴离子失电子顺序(即还原性强弱顺序):S2->I->Br->Cl->OH->NO3- 、SO42-等。

5.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但例外地,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2->S>SO2),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

6.反应原理相似的不同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说明氧化剂或还原剂越强。

氧化还原反应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练习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化学教案《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练习】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板书】2.意义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模仿。

板书练习: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3.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师生同时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习】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习,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有同学将此反应写出离子方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写出实验室制氯化氢的化

学方程式。此反应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吗?

【评价】答案正确。指出学习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投影】课堂练习

一、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2.铁跟稀盐酸的反应

二、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实验室制氯气:

写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讨论后回答:

一组代表回答:按上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

另一组代表回答:虽然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但反应物都是固态,反应物没有发生电离,怎么来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讨论后回答:

在无水参与的情况下,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成练习: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确,虽然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即遵守了质量守恒)但反应前、后电荷数不等,违反了电荷守恒原则。

4.不正确。不符合反应事实,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时生成Fe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时反馈,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5.正确。此题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了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外,同时还应遵守电子守恒。

【随堂检测】

1.H2S通入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

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表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2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判断正确结果。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 2.(B)、(D)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再来一篇
上一篇:硫和氮的氧化物 下一篇: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