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优秀作文观后感内容页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

2022-04-11观后感

影片《安娜与国王》是好莱坞据安娜・利奥诺温斯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19世纪泰国(当时称作暹罗)宫廷的故事。下面是皮皮范文网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安娜与国王观后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篇一

电影很老了,我曾经听说过但一直没有看过,真正让我决定看是因为听到了原声,而非因为拽哥。

电影中点点滴滴都透露着暹罗的专制与压迫感,那时它还叫暹罗,里面的每个人都将国王看得比天高,他们尊重它,害怕他,只有这个英国来的女教师,她说,怀着崇高的敬意。她坚韧而又善良,也正因为这样她成为唯一的不用向他下跪的人。他傲慢甚至有些野蛮,初相见时便是一声大吼,王者风范带着典型的君王独霸注意展现在安娜面前。我想他们的第一次相见应该不是太愉快,可是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自强的女人慢慢印在国王心里,他决定让安娜教育他的所有孩子,教他们西方的知识,教他们英文,教他们人生的真谛。

起初的时候,所有人对于这个金发闭眼的姑娘充满了不信任甚至有点敌视的因素,王子更是和安娜的儿子打了起来,可这一点点的小事却更凸显了安娜的智慧。她对于王子和儿子实施了相同的处罚,一起吃东西时,她和王子的隔阂也在慢慢消除。她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傲慢的国王,不服气的王子,婉约美丽的王后,为爱而生的塔婷。而她心中的伤口也在暹罗慢慢愈合。她为了救奴隶而送出自己的戒指,在宫殿上公然和国王争论,她与他平起平坐,虽然他不允许她的下巴抬的比他高。傲慢的国王慢慢爱上了这个聪慧的女子,给她了一个完美的家,给她破例无数,我想这种包容和默许也许就是这个骄傲的国王所给的爱吧。这个善良的老师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喜欢,小公主最喜欢送给安娜她的画,而在她死的时候,安娜流露出的悲伤的眼神又何尝不想一个母亲?

她何其完美,她能在三周之内将宫殿布置的让来宾赞叹不已,她一出场便吸引了所有目光,她能为了自己的坚持和大胡子们争论起来,她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王,挽救了王室,挽救了暹罗。她又有一颗破碎的心,她不敢表达自己的爱,她尽力做好一切可又无法平静自己的心。“能不能解决老师和国王的问题?”问自己,问王,抑或是问主。他们不能在一起,最后的一支舞也让记忆永远定格在这里,我相信这是爱情,我相信这份爱情永远保鲜。

塔婷替安娜爱了,了。安娜却最终选择了离开。她没有其他选择,就像当初来到暹罗一样。

沙滩上,自然的安娜与国王,那份美好一直印在我脑海中。

can not touch,can not hold.

how can i not love you?

我会记住这个让我感动的故事,我也突然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发哥,不是黄四郎,是国王。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篇二

本片根据暹罗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1862年,拉玛四世聘请英国人安娜•利奥诺文丝夫人担任暹罗王族子弟的教师。

这个事件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这与当时东南亚遭到西方国家殖民的形势相关。事实上,早在拉玛四世继位之前,他就和美国、法国的传教士接触,向他们学习英语,学习西方的历史、思想和科学,他通过阅读从新加坡定期寄来的各种历史书籍和报纸,跟上世界形势,他是暹罗君主中第一位比较了解西方的人。从片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虽然安娜与儿子刚到暹罗时发现暹罗与英国截然不同,而且他们还无法与当地人沟通,但是进入宫廷之中,拉玛四世和他的首相都能使用相当流利的英文与安娜进行交流。

聘请安娜作为王族子弟的教师,让西方文化深入到宫廷内部,这一点足见拉玛四世学习西方的决心。毕竟安娜所教的是暹罗将来的继承人,而事实上,安娜的西方教育对朱拉隆功在他继位后所推行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一点相信是符合拉玛四世的期望的。安娜教育大王子朱拉隆功如何放下君主的过分骄傲,教会他对规矩、原则的尊重,通过皇室的一名奴隶受虐的事件,安娜让朱拉隆功开始学会用西方的眼光去看待暹罗的传统制度。电影通过虚构的情节,反映了作为一名英国教师的安娜在思想上给予朱拉隆功的深刻影响。

而安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最主要的原因来自拉玛四世的包容与对她的尊敬和欣赏。影片体现出的拉玛四世对安娜的态度,某程度上代表的也是他对于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他在安娜面前保持自己作为一名君主的骄傲与独断,但同时他又保持该有的理性,对于安娜的思想、行为表示欣赏,即使她的行为挑战了他作为一名君主的权威。他邀请安娜作为自己的子女甚至妻子的家庭教师,就是希望藉由安娜的教育使整个皇室得到根本上的改变,拉玛四世在向安娜学习与保持君主骄傲之间徘徊,而这正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在向西方学习时必然经历的矛盾。

片中有一段关于举行周年晚会的内容,在拉玛四世对安娜的话中体现了暹罗的外交政策,他要邀请英国的贵族和外交官,与英女皇的公使打好关系,这样即使法国要攻打暹罗也要三思。与大国为伍,吓退强邻,这种聪明的外交策略是暹罗在东南亚地区中苟得独立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一段中,拉玛四世还选择了以西方舞会的形式来与英国贵族、外交官打交道,他试图改变外国人认为他是野蛮人的看法,这一点与其他地方显然有着不同之处。片中拉玛四世不但没有强迫外国人遵循暹罗的礼仪习惯,反而选择让暹罗的皇室去学习西方礼仪。我们会发现,在暹罗并没有发生类似中英交往中的礼仪之争、缅甸与西方交往中“脱靴“事件等的问题,因为暹罗选择了以西方的模式来与西方交往,他愿意遵循西方世界认可的交往方式来行事,这一点对于西方世界对暹罗的看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这体现了暹罗愿意通过友好和平的方式来与西方接轨的思想,从而也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对暹罗使用强硬武力手段的原因之一。暹罗面对西方挑战时的开放心态,对于它的改革与生存至关重要。

拉玛四世那名背叛他的妃子被处死一事,是专制国家的君主至上思想与西方国家民主平等理念激烈碰撞的体现。安娜无法接受拉玛四世任由这个追求真爱的女子被处死的做法,她去争取去努力,结果发现她的无能为力,而事实上,拉玛四世并不是不想救那名妃子,只是在这个国度他作为一名君主,他有自己的做法,而安娜的行为反而令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放那个妃子一马。虽然拉玛四世愿意接受西方的思想,可是他却绝不肯丢掉作为一名君主的权威与威严,因为在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里,君主的权威是可以动摇一个国家的,要是他无法维持自己的威信,他的地位与他的国家都将陷入危险与混乱之中。而这正正体现了暹罗作为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向一个现代化国家过渡时的困境,而这种过渡,在拉玛四世在位期间最多只能奠基,即使他的儿子朱拉隆功进行改革,这个国家要转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是一个漫长且充满阻碍与矛盾的过程。

片中利用那些与英国商人交易的暹罗人的死亡作为导火线,带出了整部戏的最后高潮部分——真正的危机,暹罗内部反对改革的势力的谋反。在电影的前半段已经有提及一个被缅甸人灭杀的村庄,当时大臣认为罪魁祸首是在缅甸背后操纵的英国人,而拉玛四世对此将信将疑,而之后那些与英国商人交易的暹罗人的死又再一次将矛盾拉出来,这个线索的设置来源于当时的一个情况——英国人几乎完全掌握了泰国的贸易,但在种种迹象都将矛头指向英国人的时候,拉玛四世却选择了相信英国人。而英国商人为了避免遭到暹罗的怀疑,于是向首相道出他所得到的小道消息。

可以看出,暹罗与英国由于有贸易上的严重依赖,彼此关系是相当紧密的,就连拉玛四世所聘请的教师安娜也是来自英国的,一方面英国商人会努力维持他们对暹罗贸易的垄断,另一方面暹罗也努力地向英国学习以求改革。

在拉玛四世与谋反者最后的对决中,有个极具象征性意义的关键转折——安娜的儿子路易吹响英国的军号吓退了叛军,救了拉玛四世。当拉玛四世胜利后,他又再将那最重要的外交策略说了一次:与大国为伍,吓退强邻。而这正正是影片想反映的一种观点,暹罗之所以存活下来,除了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之外,最重要的是它与大国为伍的策略。

但作为影片高潮的这一次叛变同时还反映了另外一种情况,虽然作为君主的拉玛四世力行向西方学习的政策,但是在国内依然会有相当的保守势力对此反感,而这种反对的意见可能会动摇拉玛四世的君主地位,在这样一个国家之中要进行西化的改革是要面临严峻的考验与危险的。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篇三

一、影片介绍

电影《安娜与国王》是好莱坞据安娜・利奥诺温斯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19世纪泰国(当时称作暹罗)宫廷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新近丧夫的英国年轻寡妇安娜・利奥诺温斯到暹罗为暹罗王蒙库的子女担任家庭教师其间发生的故事。

安娜处处蔑视泰国宫廷礼仪和习俗,而这种藐视以当时国家间逐步升级的政治冲突为背景。大英帝国把其保护国缅甸当作跳板,骚扰暹罗人的村庄。蒙库王忧心如焚,努力保持暹罗的独立,为英国使节安排了一场外交礼仪的盛大宴会。不久,国王派遣军队远征,制止缅甸对暹罗村庄的骚扰,却发现表面忠心耿耿的大将军阿勒实则骚扰的策划者。而后,国王新纳的妾塔恬为爱私奔,抓捕回来后,以“变节”之名被处死。万分惊骇的安娜准备离开暹罗。此时,表里不一的阿勒的欺诈行为被揭穿,王室受到威胁。安娜毅然决定留下帮助王室成员逃至安全地点。路上,大家遭遇叛徒阿勒,安娜又将蒙库王从危难中拯救出来。暹罗恢复了正常秩序。最后,安娜离开了暹罗。

二、评论

影片将安娜这一代表强大、先进西方文明的女性塑造成了一名能左右东方国王、拯救东方国家的命运舵手形象,旨在掩盖拍摄者意欲向观众渗透的后殖民西方文化霸权,即:东方国家暹罗只是作为西方国家英国存在的一个“他者”,东方男人暹罗王蒙库也只是衬托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方白人女性家庭教师安娜的一个“他者”。

再来一篇
上一篇:电影《亲爱的》观后感 下一篇:电影闪闪红星观后感作文3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