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美是多姿多彩、诱人迷人的。明月清风,蓝天白云,高山峻岭,瀑布溪流,蝶飞南国,雁落平沙,池生春草,曲径风荷,种种美景在文人笔下都像感染上了喜怒悲欢,变得多情而且善解人意。尤其是“月”,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玲珑美好的艺术品,她的素雅,她的高贵,她的孤独,她的多情,总能让骚人墨客找到心灵的慰藉,以寄托种种情怀。“月”不仅作为一个时空的意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她更是一个情感意象,随着文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唐人刘禹锡有诗云:“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中国文学的“无限新诗”之所以常吟于月下,正在于月亮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很多骚人墨客都善写月,与月结下不解之缘。这“月”自然而然地承载了这些大文豪自身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透过“月”这一意象所承载的信息,我们可以走近他们,叩问他们作为个体文化的生命结构。尤其是中国浪漫诗坛的盟主李白,他那漂泊的一生始终与月相伴,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与月相连,他的步月、望月、问月、舞月、弄月、醉月、邀月,无不表现出典型的浪漫情怀。
如今我们在更多的艺术样式中见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月亮,让我们通过这枚亘古不变的月亮来更好地拉近与人心的距离、与美的距离、与世界的距离,让我们从中寻找本就色彩斑斓的无穷世界,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用文字去丰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