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苔丝,一个从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笔下出来的姑娘。她纯洁,正直,美丽,质朴,聪慧,善良,和大多数农村少女一样,苔丝也曾经拥有着甜美的梦想和憧憬。她渴望爱和被爱,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如同清泉一样,虽然有时会被游鱼搅浑,但是,当鱼儿散去的那一瞬间,她依然是那汪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清泉。
如果说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天使,相信没有哪个人会反驳。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独具特色的纯净,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的灵魂深处的震撼。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纯洁。苔丝很幸运,她一出生就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她拥有令无数男人倾倒的外表,但也许就是因为这幅娇媚的容颜,才让她经历了一段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苔丝,一个红颜薄命的女子,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的容颜和悲惨身世也都早已淹没在了岁月的尘埃中,沉没在历史的浮土里。但是,她所拥有的人性与灵魂深处的巨大魄力,却使她的光辉永远闪烁着,穿越时空的界限,始终被世人所怀念。
在这个世上,只要存在着真和善,就一定会存在着伪和恶。贫穷是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困境,苔丝为了家人的生计,最终决定投奔那个所谓的远房亲戚,因为美貌和年幼无知,她被有钱有势的富家公子亚历克所奸污。从此被人看做一个不贞洁的罪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失去贞洁的未婚先育的女人是被人唾弃的一类人,不为时人所齿的一类人。然而,她坚强的活了下去,她相信她还有获得幸福的权利。苔丝后来和克莱尔相爱,她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也许就是因为她的过于纯真和正直,苔丝最终还是坦诚了自己有污点的过去。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前一刻还是在光明幸福的天堂,后一刻却被打入无情而又冷酷的地狱。新婚之夜被丈夫遗弃,苔丝的生活又一度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与等待之中。幸福总是擦肩而过,灾难却不期而来。为了换取全家人的生存,她没有别的选择,她只能违心地沦为亚力克的情妇。而此刻,苔丝所深爱的那个男子却回心转意回到了她身边。习惯了逆来顺受的苔丝这一次却终于醒悟了过来,她杀死了那个一次又一次让她受尽凌辱的男人,最终和克莱尔过上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双宿双归的日子尽管短暂,但是苔丝从未感觉到后悔。法律的无情最终完结了苔丝充满坎坷和磨砺的一生。一切都在宿命的手心里得到平息。
苔丝是一个值得我们任何一个人去景仰的女子,她的一生诠释了她的高尚灵魂,她的悲剧可以说是那个落后时代的产物。不平等的社会道德观念,压抑人性,摧残爱情的虚伪残酷的社会现实。她的“哀”是时代造成的。但是生活的阴暗并没有污染苔丝这朵出水清莲。在她的生命中曾出现过一种严肃而美丽的爱情。她为这段爱情而遭受痛苦,为了那个她深爱的男人而独受委屈。但是她的所有选择都是一种灵魂深处的责任感,她的纯洁善良让她拥有了一段抛开一切物欲和浮华尘俗的人生。
书的扉页,有一行字: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是托马斯·哈代写的,是他对苔丝的评价。
苔丝,爱与美的化身。
【第2篇】
《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在这篇小说中体现出了他悲观的宿命论,主人公苔丝陷入悲惨境地,但她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与戏弄,最后走上绝路。但她走上绝路,绝不像某些低俗小说那样一味追求情节曲折而硬让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在故事的开端,当苔丝的父亲约翰·德比被告知自己这样一个贫穷小贩竟是古代德伯家族――一个十分高贵显要的家庭的后裔后,她的父母要她去有钱的德伯太太家攀亲戚,她天性纯朴,厌恶趋炎附势,不同意去,但后来,她由于担心喝得酩酊大醉的父亲半夜外出送蜂密进城会出现意外,才与弟弟一起替父亲跑一次腿,然而途中却出现了意外――她家唯一一匹赶车的马被轧死了,失去一匹马对他们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失去了用以维持生活的工具。在埋葬这匹衰老枯瘦的马时,几个孩子们都放声大哭,苔丝没有,“他脸色苍白,没有表情,似乎认为她自己是谋杀者”,书中是这样描写的。然后她带着一种负罪感――是她自己的疏忽大意才使家庭的生活出现了危机,和她对父母的孝顺,对弟弟妹妹们的关爱,以及她强烈的责任感――必须使家庭摆脱困境的责任感,去了德伯太太家攀亲戚,也导致了她被亚历克·德伯玷污,给她日后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她的孩子在死前,她坚持要让这个不清白的小小的肉欲的产物受洗礼,也是强烈的责任感趋使她这样做的。如此说来,苔丝性格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她强烈的责任感了现在看整篇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苔丝杀了亚历克后追上安吉尔的时候:“……克莱尔停住脚步,以询问的目光望着苔丝。‘安吉尔’,苔丝说,好像她一直等待着他们停步时克莱尔会这样看着她,‘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追你吗?我要告诉你我把他杀了!’她这么说的时候脸上露出令人同情的惨淡微笑。”“令人同情的惨淡微笑”,你能想象一个人在杀了人后所露出的这种表情吗?如她自己所说的“我杀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把他杀死的。不过,安吉尔,为了你,也为了我自己,我非这么做不可。”显然,苔丝把杀死亚历克看成是她应尽的责任,是她必须完成的任务,为她自己,也为她丈夫。亚历克是笼罩在她心头的阴影,亚历克死了,她只觉得如释重负,只觉得自己是完成了任务,所以她急着要告诉她丈夫,这大概也就是她脸上会露出微笑,而不是杀过人后的慌乱、惊恐无措。因而在她生命的最后五天――与安吉尔在一起的五天――一生中最幸福的五天中过的生活是恬静的,她的心情也是平静的,她对待死亡的坦然也感染了逮捕她的人,“她站起身来,整了整衣服向前走去;那些人还一个也没有起步。‘我准备好了’,她平静地说。”我想,苔丝或许是带着幸福,甚至是带着满足感死去的,因为她觉得她死了,再也看不见安吉尔会看不起她了。这从她被逮捕前所说的话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至此为止,我所说的都是苔丝,也许你会问起安吉尔为什么会接受不了苔丝曾被亚历克玷污并产有一子这一残酷事实而提出与她分居,他不是很爱苔丝吗?难道他对苔丝的爱并不是高尚的吗?那么,我要说,他是因为太爱苔丝了,他心目中的苔丝是如此美丽,如此善良,是一切纯洁的象征,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见,心目所想的苔丝有任何过错,他努力扼杀自己对苔丝的感情,他觉得那个属于他的苔丝已经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经不是他以前所深恋的苔丝,而是有着苔丝形貌的另一个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丝把往事告诉他的那个夜晚,也就是他们开始分居的那个夜晚,他曾梦游,抱着苔丝走到了树林中,把苔轻轻放在一口棺材中,看过这篇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当时所一直重复说的那一句话:“死了,死了,苔丝,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个苔丝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绝情,他的弃苔丝而去的行为,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当初最真最纯的苔丝。
至于亚历克,我不想多说,他给苔丝带来的灾难是显而易见的,他对苔丝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对苔丝的爱,因为爱是高尚的,他对苔丝只有情欲可言,丝毫没有爱的根据。然而,苔丝并没有因为亚历克给她带来的打击而不纯洁,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的纯洁,善良,都显得那么美丽……
【第3篇】
其实有关贫家女儿,外出谋生,失足泥淖,遗恨千古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然而《德伯家的苔丝》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苔丝是位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作者笔下的苔丝有着独具特色的纯洁和天真。读完全书,我心的苔丝也成形了,她是位有着纯洁、干净气质的女子。
苔丝的出场写得很好,特别是她那扎着红带子的样子,让我无法忘怀,这是一位多么清纯、多么有活力的姑娘啊!“她是一个较好,齐整的姑娘——也许她跟别的几位比起来,不一定更好——不过她那两片娇艳生动的红嘴唇,一双天真纯洁的大眼睛,使她在容貌和颜色上,平添了一段动人之处。她头上扎着一根红带子,在一片白色的队伍里,能以这样引人注目的装饰自夸的,只有她一个人。”
“在这样年纪上的苔丝,只是一团感情,还丝毫没沾染上人生的经验。”“童年的神情,在她的面貌上,仍旧隐隐约约地看得出来。那天下午,她随着大队游行的时候,虽然看来身材高壮,面貌齐整,像个成年女子,但是实在有的时候,她二十岁上的样子,在她那两颊上能看到,她九岁上的神情,在她那闪烁的眼睛里能辨出,就是她五岁的模样,也还时时在她那唇边嘴角上,轻轻掠过。”作品对苔丝的美貌极力描绘,在脑海中印上了活生生的形象。
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在苔丝受辱前后,就有两段不同的对布雷谷的描写。布雷谷在苔丝受辱前,在她心中是“(这)是一处群山环抱、幽深僻静的地方。”“在这青山环绕的山谷里,那青渺的铜管声,就是唯一能听到的人籁。”这时的布雷谷是多么幽静、美丽。然而在苔丝受辱后,“这片山谷,从这个山顶上看,永远是美丽的;今天苔丝看来,它更美的可怕;因为每从上一次她的眼光落到它上面以来,她已经知道了,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她的人生观,也因为那一番教训,完全改变了。”
苔丝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不经世事。就在危险来临时,她也全然不知。“(亚蕾)他隔着弥漫帐篷的缕缕青烟,看着她那引人作遐想而却不自觉的咀嚼动作。苔丝·德北呢,只天真烂漫地低着头看着胸前的玫瑰花,万没预料到,在那片有麻醉性的青烟后面,隐伏着她这出戏里那个‘兴风作浪,制造悲剧的恶魔’,就要成为她那妙龄绮年的灿烂光谱中一道如血的红光。”
苔丝生命中的不幸也从这里开始。苔丝与安玑在牛奶厂相爱,然而在他们结婚后,彼此说明自己的过失后,安玑对苔丝的态度大为改变,觉得苔丝不再是她所爱的那个人了。“他们两个人上面,却都笼罩着一团黑影,比克莱所看出来的还要深,那不是别的,那就是他自己的局限性。这位青年,本来有先进的思想,善良的用意,是最近二十五年以来这个时代里出产的典型人物。但是虽然他极力想要以独立的见解判断事物,而一旦事出非常,他却不知不觉地还是信从小的时候所受的训教,还是成见习俗的奴隶。”
苔丝的悲剧是她所处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地位的必然结果。其社会到的根源,主要是男性中心社会那种强固的妇女贞操观念。苔丝对世俗成见陋习的态度从怀疑到否定,直到反抗,最后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