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这是一本来之简媜的《谁在银闪闪的的地方等你》。书中收纳着不同阶段的人对老的不同认知,以及老人这个群体的状态。其实这本书离我很遥远,书里讲着老年书写的凋零幻想,我过着还可以遐想美好事物的年段。
首次接触“简媜”是在看《一席》的演讲,我被她在荧屏前那种自然亲和的形象所打动。她就是她书中的人物一样----即将步入老年,但她从容的态度真令人感动。
书中序篇是这样的:”生命是一条不回头的河,不管发源地何等雄伟,流域多么旷阔且肥沃,终有一天,这河必须带着云光云影流向最后一段路。那闪烁的光影不是欢迎,是辞行。”文字如同她一样带着优雅的魅力,从一开始就扣住了心中的那根弦。人生的旅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生、老、病、死”其中老、病、死竟都集中于垂垂暮年,支撑起生命的大部分过程。而我们更愿意去描摹青春时段的明媚,夏花般的绚烂,仿佛那就是一辈子所有的模样,却没有谁有勇气拿起笔,书写万物衰老的秋冬岁末。唯有简媜,她在书的扉页夹签上就已经写到了:“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处理‘生’,却用很少的时间处理‘老、病、死’。这本书必须写,因为没个人都会碰到。”很难想像,她是以什么态度去处理这三个部分,会否像书中所写的?
我从没觉得自己不适合读这本书,因为至今没有人教“老、病、死”的常识课,我们读,一方面就是预知未知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对父母生活的了解。我们在长大,父母逐渐衰老,不知不觉间,学会多一种体谅。
她说数年前的一天,在超市看到一位八旬老人努力相扣衣服的扣子,却怎么也扣不上,让他这个站在一旁的陌生人十分不忍,他放下他的行李,没有做任何解释,径直上前给老人衣服扣上扣子。老人缓缓的说“谢谢”,这句话让她眼中含泪-----当我们老的时候,必须依赖陌生人的同情,这样真的很可怕,等到我们老的时候,还有这样的陌生人吗?为什么带来帮助的,不是自己最亲的人?难怪说老人很可怜,他们的生命即将凋零,但或许是痛苦,无奈的缓缓地,步履蹒跚地到那个“银闪闪的地方”……
令我最感动的是尾声的《阿嬷成仙日》阿嬷,作者的母亲。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她可以去尝试写这本书,因为她身边正生活着一个经历“生、老、病、死”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她离开时,走得安详平顺,干干净净。有子女陪她说话,跟他告别,真好。上帝赐给她一个难得的句点。什么是美好的结局,这不就是吗?我们要的,不也就是这些吗?不让她爱的人因她而劳顿奔波,衰老伤痛,而是因家的温暖送她。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在阿嬷的心里已经不重要了,只有无边无际的自由与愉悦荡漾而来。这一切是为什么呢?不正是“爱”吗?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说:爸爸妈妈,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简媜说:”别让父母在空等中老去!”他们的时间有限,不能等,也或许等不到。
“生、老、病、死”都不可怕,生命的旅程就是由是四环所相扣而成,当我们将休息时,有何可俱?死亡,是完整生命的一部分,更是一种完成。从容、优雅的老去,留下尊贵地离席的那一份庄严……前方的道路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黑暗,它会伴着光明与彼此一直同行。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其实不重要,我们只是完成一部分使命,礼赞自己的一生终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