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里找景,找那种浓墨重彩、大篇幅的景,难。比起精彩夺目的人物描写,景物得你慢慢地看,细细地读,才能在某一个似乎不那么起眼的角落与它相遇,继而沉醉在短小的几字之间,惊叹钦佩一言难尽。
我第一次被《红楼梦》中的景色打动,是初二一个春寒料峭的中午。记得只剩十几分钟便要上学,仍是拿出《红楼梦》来看。于是便碰到了这样一句:“只见赤日当天,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好一个“满耳蝉声”!没有一个难字、奇字,或是精雕细琢,就那么简短的16个字,“赤日当天,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将我拉回了几年前,正是炎炎七月的中午。独自走在去舞蹈室的路上,一点左右,大路小街静悄无人。人行道一排整齐的绿树投下不规则的影,一个个金黄的小圆散落在地上。热浪淹没了杂声,只剩下一阵又一阵,猛然惊起的蝉鸣,清脆响亮地充斥于天地之间。扑面而来的夏天的气息让我几乎忘了时间。
一路狂奔到学校,等不及地向引我看《红楼梦》的老师倾诉内心抑不住的激动。而后老师指出正在上的《小石潭记》中“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八个字写了六种形态。精炼是精炼,但比起《红楼梦》的总是少了什么。对了,是意境。如果说《小石潭记》呈现了一幅精致的青树翠蔓图,那么《红楼梦》则给了一片无尽的山野,而你,站在其中。
除却了如“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的环境,《红楼梦》里也有细致的美景。仍是不过轻轻一笔,而用意却深矣。
近来读到一句“因见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莺儿便笑道:‘你会拿这柳条子编东西不会?’”那“才吐浅碧,丝若垂金”既是初春生机柔美的一面,也是几个正值青春的女孩子在春里喜悦娇美的模样。倘若没有这8个字,就没有女孩子与春融在一起的状态,编柳条而引起风波就显得呆板生硬,不自然。
《红楼梦》的景,没有大笔墨,但每一点都至关重要。有位同学跟我聊到后四十回里景物描写比前面更细更多,“写的也很美”。我想这可能是真的,但也仅仅如此。《红楼梦》的景是成熟自信的手笔,没有华丽辞藻堆砌,不为写景而写。它们只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这就要深厚的功底和真正的炉火纯青。
《红楼梦》的迷人远不止景色。它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