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素来喜欢在读一本书前对书名进行猜测与感知,对卡波特(又译卡坡蒂)的这本叫做《夏日十字路口》的书也不例外。“十字路口”是个值得玩味的名词,两条垂直相交的道路,通向截然不同的方向,站在交点的人将会选择走向何方。
然而这些与我无关。书与电影一样,在你尚未选择它之前,它已然是完整的一体,开头、过程与结局,一样都不少,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既定的情节等待被某人再度发现。
当我一页页翻着纸张的时候,故事又一次上演,渐次出现的人物与折转的情节,有条不紊地展开。
一切都发生在夏日,这个酷热、直白、没遮没拦的浮躁季节。金融家的女儿格蕾迪拒绝与父母去巴黎度假,任性妄为地选择独自呆在纽约——这个在夏天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城市。即将奔赴十八岁的女孩子能有什么心事呢,无非是爱情在蠢蠢欲动,忍不住了要破壳而出。沉闷燥乱的天气连同女孩气血旺盛无比倔强的青春,不平静的组合一反常规。
爱果真是爱了,金融家的女儿与露天停车场工作的小伙子,不匹配不登对的感情虽然草率但气势汹汹澎湃招摇。她兴许还不懂得爱呢,就爱上了那么单纯的一个影像,青春的爱情如箭矢般明确,直来直往射中彼此,被射中的同时也被麻醉,因而忽视了那些模糊的家世背景——那可是成年人斤斤计较的啊,可又关我什么事。因为年轻,所以可以不可理喻,因为不可理喻,所以这感情来得异常生猛。它蓬勃得像野草,在夏日裸露乍泄的耀眼天光下,肆意丛生得那般急剧。
已经爱得这样汹涌依然不满足不收敛,新大陆的十八岁女孩自作主张交出了自己。他只是为她偷了一束不负责任的紫罗兰,她就毅然决然嫁给了他,匆匆忙忙完了婚。这份勇气与果敢令人望而生畏。
那个夏日确乎是明晃晃一片刺眼的空白,宛如一卷铺展开的画布,她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挥洒。她真的把青春当成了一种挥霍,浓墨重彩地泼墨挥豪,自由自在到了放纵的程度。不知道她明白吗,这人生的年华,只此一季,永不复还。她许是心知肚明吧,因为明白,所以一定要让这青春彻底燃烧起来才算尽兴,才算心满意足。
十八岁的十字路口,她任性而执着地奔赴自己选择的方向。
快读到结尾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句子:什么都无非是狂欢。——我看是“狂”远大于“欢”吧。稀里糊涂吸了大麻烟头的女孩陷入了真正忘我的疯狂,神志不清地挥霍着仅存不多的青春。最后他们都回到了豪华轿车上,女孩直愣愣地寻找清醒,车的后排是她爱且爱她的男孩和单方面爱她的男孩摽在一起扭打,搏斗的身体让人回想起这个夏天纠缠不清的故事。。
她终于抓住了方向盘,把感情的横冲直撞不管不顾直接搬到了真实具体的这一刻来。车子尖利地叫着,打滑冲向了大桥。另一个无所谓无的他说,她会要了大家的命,她只是那般平静地回了声:“我知道。”
她知道什么,谁又知道她究竟知道什么呢。
一束夏日的白亮天光刺痛了我的眼睛,一个女孩的十八岁青春刺疼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