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一道号称“全国最严”的“禁补令”从天而降,宛若一道晴天霹雳把正在备战高考的老师学生们劈了个正着。眼看高一全员欢天喜地地迎接假期,高二全员面带忧色地投入假期,剩下一群惊慌失措的高三党们绞尽脑计地想着,怎么对付这样一个实在不该来的假期。
问我“禁补令”好还是不好?我可以明确地给你答案,不好!这个答案绝不是主观唯心,我也并不是一个不爱假期的傻子。可对于即将上战场的高三学生来说,这“禁补令”来得着实尴尬。少这一个月,我们拿什么来补落下的进度?拿什么来充应考的底气?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高考?
周立波说:勿跟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就过不去。勿跟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勿跟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总会过去。于是我们耐着性子,承受着这个被讽为“最不科学”的一考定终身的制度,等待着那个“总会过去”的高考。或许没有一个人能称得上是完全的心甘情愿。可面对社会,我们只得缴械投降。可就有那么一些人,拿着素质教育的旗子,喊着为学生减负的口号落了下来。前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没有丝毫更改,救世主们却硬要给每人都发上一个游泳圈,假装前面是汪洋大海。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向来是一个对立矛盾。一道”禁补令”,也把这对矛盾清清楚楚地袒露在人们面前。这不是英国,高三毕业有一年的休学实践年让你充分体验社会;这不是美国,积满学分凭着个人素养就可在名校里出入。这是中国,而对于现阶段来说最为公平的高考制度,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应试教育的啤酒肚,却硬要套上素质教育的紧身衣,最终憋死的,只能是学生。
我们也并不是不能理解教育厅的良苦用心,给我们一个假期,让我们好好休整,让我们体验社会,让我们高三以身作则,把素质教育的旗子举得高一点,更高一点。他们也深知高考制度的残酷,想让我们压力小一点,再小一点。平心而论,我们的确没有多爱高考制度,但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只能适应环境。可“禁补令”美其名曰减负,实际上却拿走了我们适应环境的工具。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斗争?
总有一天,高考制度会向素质教育进化,“禁补令”的作用也会落到实处。可当下,面对这个来得尴尬的“禁补令”,面对心急如焚、忧心忡忡的家长与老师,面对在倒计时里愈渐紧张的同学,我们只能迷惘地抬头问一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