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职业,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我永远忘不了从小教育我的一位位老师,这些老师的形象我永远铭记。
还记得,我刚上一年级,对学校的一切是那么新奇、向往。是她——王老师,以汉语拼音“a、o、e”为“拐杖”,让我掌握独立识字、读书的本领;又是她手把手地教我一笔一画的写字。每逢放学,王老师总是站在路队的前头领我们走出校门,并护送我们过马路。我们一个个用手搭着前一个同学的肩,就像一列小车厢,而她像一个火车头。过了马路,她向我们招招手说:“同学们再见!”我们一个个挥着小手说:“老师再见!”我们走远了,回头看见王老师还在目送着我们。她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爱的种子。至今,她那微白的头发,稍驼的背影,含笑的面容还留在我的记忆力。
升入了中年级,我依依惜别了亲爱的王老师,又一双温暖的手把我领进了三年级的教室。那是一位20多岁,爱说爱笑的“大孩子”——教我们语文课的朱老师。每逢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时,朱老师就带着我们去春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饱览了万紫千红的山花,“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各种新奇的小昆虫……一次又一次,我们都满载着“感叹号”、“问号”兴奋而归。
天地辽阔,奥妙无穷,我更加贪婪地读起书来,希望从书中寻找一个又一个答案,我的学习能力提上来了,但动手能力下降了,朱老师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暑假中她有意让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模型制作兴趣小组”,第一天的活动我的弱点就暴露了:锉刀、锯子不听使唤,材料折断更是家常便饭。下课了,炎炎烈日烘烤着我,我的心里焦透了。正在这时,朱老师找到了我,让我伸出手来,我困惑地伸出手,她语重心长地说:“十个指头还有长有短呢,你的长处是读书,短处是动手操作,你不能因有长处而骄傲,也不能因有短处而自卑,现在你知道了自己的短处,应尽力改变它使它变成长处。”老师的一席话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心里顿时平静了许多。从那以后,我虚心地向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请教,“模型飞机”、“牛顿车”、“轮船模型”等先后在我手中制作出来了。我不但变得心灵手巧,而且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荣誉面前要像沙漠里的河流,在困难面前,要像山涧里的流水。
当我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年级时,满面笑容的张老师迎接了我,第一次见面我就觉的他面熟,仔细想想,他真像我看过的一部电影里的智囊团团长:宽宽的脑门,深邃的眼睛。久而久之,我还发现他和那位团长一样有办法。
干什么事,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其他班级的事务,张老师从不包办代替,讲题让我们同学做出来互相讲,干事情让我们自己干,只是在关键时刻给我们稍加指点,使我们有茅塞顿开之感。有一次,我正在写黑板报,张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题目旁边是否添画点什么更加形象?”我一看题目:“20xx——北京奥运”,便说:“是不是加上奥运五环或舞动的北京?”他高兴地说:“肯动脑筋,一定能把黑板报办好!”在张老师的指点下,我们自己学着动手当“记者”、“总编”、出了一期又一期的黑板报。
我们这些学生在家不是独子,就是娇子,张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自理能力,便常带我们去野炊。当我们忙着垒灶,埋锅,生火时,张老师不动声色地坐在一旁,扇着手中的书,显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而我们的几个打火机点的都快没气时,张老师笑呵呵的走过来,指出我们犯了“方向性错误”,提醒我们要“借东风”,……在他的启发下,我们改变了炉门的方向,火很快就着旺了……
写到这里,我想:今年我15岁了,尽管在以后漫长的生活、学习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好老师,但我永远忘不了扶我上路的王老师,替我搬掉绊脚石的朱老师,引导我们开拓创造新的学习和生活的张老师。这几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但只要选择了老师这一神圣的职业,都是一名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