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实用工具生活内容页

在急诊科找乐

2022-04-24生活

“我喜欢郭德纲。他的幽默不是挠你痒痒,他敢嘲笑不正之风。”

“你和郭德纲有点像。”

“有一点像,都脸圆。你要见到郭德纲告诉他,说我于莺说的。”

这就是于莺,冷不丁儿冒出的话就能打破初次见面的尴尬。

于莺是协和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因为在微博里写急诊科的段子,她的微博“急诊科女超人”火了。

于莺的笔下没有病房里的药水味儿,她诙谐幽默的调侃倒让医院、医疗、医患这些词汇多了几分人情味儿。

活着就有压力

主楼西面搭出来的一个临建楼,塑钢的墙壁顶着一个墨绿色的屋顶,这里就是急诊科。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病人拥进协和看病,大部分病人收不进住院部,就在急诊科压着。

于莺最近正轮岗到留院观察区,这里没有病房,就是一个很大的开间。从抢救室里出来的病人、没排上队住院的病人、病人家属、医生、护士都挤在这个大厅里,于莺跟手下带的年轻大夫说话必须提高分贝。

在这里,见到的大多数人都是表情木然,形色匆匆。整个急诊科,给人的感觉是闹腾,焦躁,坐立不安。

急诊科里的每位大夫都配有一部工作手机,上班时间24小时待机,随时传唤。中午正吃着饭,于莺的工作手机响了。放下碗筷,于莺就往外跑,跑出去两步还要回头嘱咐一下小大夫,“别给我扔掉啊,扔掉没饭吃了”。

急诊科里有大夫得抑郁症,于莺却说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这个社会压力大山,阴暗的东西太多,看透了,或者抑郁或者豁达。”于莺说自己属于豁达的那一种,“压力因人而异,有人会觉得压力像大山,有人却能从中找到乐趣。”

于莺很喜欢观察医院形形色色的人。她会和护士们说,哪些家属好相处,哪些家属不易沟通。

所以于莺每天在医院都能听见看见好玩的事儿,遇见奇葩的病人和家属。

“我觉得医生的心态,尤其是急诊科医生最牛B的就是——就算家属、患者指着你鼻子骂娘,你也要波澜不惊的问诊、写病历、查体、开药,然后微笑着告诉他拿着就诊卡去交费,在哪里抽血,在哪里检查。如果大夫动了真气、心慌、手抖、嘴哆嗦,那你就输了!如果因此开错化验、开错药,那你就彻底的输了!谨记!”

这是于莺在处理一次患者家属无理取闹后发的一条微博,满满当当140个字。

于莺也会有压力,也会觉得工作生活烦闷。

每天上班脑袋里充斥的都是抢救、肿瘤晚期、死亡……急诊科在于莺眼里也就是那个“全协和节奏最快,医患矛盾最多”的地方。

实在想透透气,她就会和家里人说医院周末开会,然后一个人开车到郊外,躲进宾馆,与世隔绝地写小说。

“大夫也是人”

可是在急诊室里,于莺还是总能找到笑料。

见到于莺时,她感冒刚刚好,感冒让她想起之前发生过的一次搞笑经历,她也写进了微博:

上次感冒还是去年,也是这样,见光流泪、鼻塞、流涕,在流水看病人,进来一患者,手拿外院CT片,我起身,打开灯箱,插上片子,抬眼望,强光下顿时红了眼眶,泪流满面。患者大惊失色,颤声问道:大夫,我,我,我莫不是得了绝症?我扭头,擦掉眼泪,绝症你妹啊,没见过大夫重感冒么?

现在,每天写一些好玩的微博,成了于莺的乐趣和习惯。

“这是写在微博上的段子,粉丝能理解。可在急诊科病人和家属都那么痛苦,幽默就是另外一种方式。”

生活中的于莺,也是急诊科里的搞笑女超人。

留院观察区住着一位病人,让医生护士都挺头疼,因为不太配合。病人是个50岁的工人,在工地上工作的时候,屁股朝下摔了下来。“他很惨,一根那么大的钢钉,从肛门周围扎进去了,扎到肠道了。”说着于莺两只手比划了20公分左右。

做完手术之后,这个工人就交给了于莺留院观察。于莺告诉他不吃不喝的时候,他偷偷地喝冰红茶,等到可以喝粥了,他又不吃,说肚子胀。

于莺跟这位病人解释了很多次,要吃东西让接的肠子通畅了,才能再做手术连上假肛,病人就是不听。

“我说你才50岁,长得也蛮一表人才的,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我看都没有女人来看你嘛。”于莺使出了撒手锏激将法。

这回男人不再喊肚子胀,愣住了。

于莺赶紧说:“该吃吃该喝喝,你要是吃东西证明肠子是通的,我去说服大夫去把你的假肛和肠子接一块,你不就可以正常了嘛,该找媳妇找媳妇,对生活要有希望嘛,小伙子。”

“我还是小伙子啊?”

“没娶媳妇,永远都是小伙子。”

于是,“小伙子”高高兴兴吃了面条。

曾经有病人说于莺像个二人转演员。她就插科打诨:“那还不得是跟你演。”

于莺不喜欢用专业知识压病人,她收到的病人有文化程度不高的,有对医院充满怀疑的,最后都被于莺“收服”了,“专业上让他信服,再给他一点幽默,他们才会觉得大夫也是人。”

“靠心情”

有人问女超人:北京空气这么差,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活久一点?

“靠心情!”

“有的人上一天班就是当一天大夫,脑子里全是上班的事儿”,于莺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天马行空,“每天面对的都是未知数,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生活才有意思。”

也许就是这种“靠心情”的生活状态,让于莺成了微博上的红人。

“我一夜之间红了,但是早晨起来看看镜中的自己,还是那个文艺二逼女青年,随着红火,带来了两颗青春痘,返老还童了?”

很快于莺就发现她迎来两个青春痘的同时,负面的评论也跟着多了起来。

有网友留言问于莺:“协和医院很闲吗?可是上班时间发微博。”有同事也不止一次地明示暗示于莺注意影响。

“人总要吃饭喝水。我蹲坑拉屎时,可以发微博吧。”

人身攻击、侵犯个人隐私、没有医德、低俗……“说我什么的都有”,甚至是哪条微博写得不好笑也会遭到一些网友的质疑。

“这是生活,哪来那么多喜剧。”一下子变成了公众人物,于莺有点接受不了。

有一段时间,于莺拒绝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动了关掉微博的念头。

“搞笑是一种生活态度”,发不发微博其实不会让于莺太介怀,生活中的她比微博上看到的更加乐观豁达。

于莺想关微博的念头动了三天,第四天,她发现了一个功能叫拉黑,于是乐不可支。

“只要看到不爽的就拉黑关进小黑屋,过一段时间再刑满释放,”她还把这个法宝传授给同事“技术不娴熟,你还玩什么微博啊。”

前些天,于莺发个荤段子,又是骂声一片。

这回于莺不理那些质疑的声音了,“为了自己开心,必须不理。”

她还点进那些博主的页面看,跟同事饶有兴致地分析:“你看似乎江苏南京的男女观众们对我们这些流氓女医生特别反感嘛。”

拿捏

“为什么要把我塑造成一个跟我们主任一样的光辉的正面的现象呢?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光辉的正面的形象。”于莺虽然是个主治医师,但在协和工作十年,她没有发过SCI论文(ScientificCitationIndex,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也没有任何行政职称。

于莺调侃SCI为StupidChineseIndex(愚蠢中国索引),但她从来不拿协和医院开玩笑。

“这不是天花板,我从上学开始已经在协和16年了,感受过它的所有好和所有不好,只有协和能包容我的飞扬跋扈。”

于莺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大夫,不希望红,也不希望说现在变成一个医患关系的转折点,“我没有那么伟大,我连一个党员都不是。”

“一朋友向我抱怨,中午还要去练习合唱,唱红歌。我看了看歌谱,我还真会不少!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绣红旗……查完房起身要去看病人,走到办公室门口,停下来,转身对住院医们说:以后我们不用动脑子看病了,组个合唱团,挨个在病人床前唱,估计这个能治好病,研究生就从酒吧招,德艺双馨!”

不愿意去调侃政治,是因为于莺觉得那不是她该做、也不是她能做的事情。

有时她也会把持不住骂上两句: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74周年,说实话,我虽愤青,恨不得灭了靖国神社,但不会无端去揍一个日本人!甘肃校车事件的血尚未干,泪尚未流尽,期待政府的校车令尚未出台,又惊闻江苏校车事件!我知道,真相依旧会被掩盖,真话依旧会被淹没。那么,敢不敢高层立马开个会议,政策立马出台?!你MB敢不敢?!!!

在一个学医的眼中贪官污吏就变得那么滑稽可笑:

公款吃喝,吃得再好,无非是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到最后成为一滩屎排出。所以,那么多领导们吃吃喝喝,高兴个什么劲啊!

可是说完这些,于莺又觉得越说越没劲。“像JoeWong(黄西),他可以开克林顿、奥巴马的玩笑,在公开场合,不会有人质疑他,不会有人给他穿小鞋。在中国开玩笑,得拿捏。”

“你拿捏过吗?”

“当然,我这不是拿捏得挺好?”

再来一篇
上一篇:妈妈走进“朋友圈” 下一篇:这个时代的“功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