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记忆起,在乡间的我家门前,一直是乡亲们的聚散地,是一个“中心”:交流中心,信息中心,休闲中心,也是一个娱乐中心。
我的老家原来是破烂的平房,后来翻建起两间两层石板屋,在村子里尽显“鹤立鸡群”的威风和荣耀。改革开放之后,村子里几乎全是“高楼大厦”,我家的房子却依然故我,一副寒酸相,但无论房子如何,我家这个聚散地、这个“中心”的位置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我的老家,如果再具体化形象化一点,那就是我的祖母。老家因为祖母的坚守,才成为我们的老家。祖母为人和善,一生从没有与人红过脸,吵过架。我家门前能成为这么多“中心”,重要而具体的一条就是祖母不管是乡里乡亲来了,还是陌生人进入村庄找人或者做小买卖,她都会热情地端上板凳让坐。每天一早,祖母一打开大门,就会把堂间吃饭桌前的板凳端到门前,等候人家的光临;吃饭时搬回来坐着,看到又有客人来了,祖母会马上放下碗筷起身端出板凳;祖母坐在门前与客人拉着话,客人在陆续增加,坐不下了,祖母就会急忙起身去卧室甚至楼上端来凳子,即使是祖母90多岁高龄时,也会蹒跚着前行,令人家感动不已,会自己抢着去端。
一大早,就有人坐到我家门前,即使一人也是悠然自得地坐着,看看风景。我的祖母也不会寂寞,那些大娘大爷说着家长里短,那些壮年大汉也会来与我祖母说说走南闯北的经历和生意场上的成败。即使是那些小朋友,也都围在我祖母身边做做游戏,在板凳上打打牌、下下棋。夏天,大家在这乘风凉;冬天,这里又成为晒太阳的温暖地方。
我的祖母所做的一切,都来自她内心的和善好客,而且觉得是极平常和自然的事;相反,如果让人家干站着,那是很不礼貌的,她内心会很不安。祖母没有开着商店什么的,所以也并非出于商业目的,为了增加人气,开辟财源;我的祖母不是权贵,也没有钱,所以这么多人长期聚集在我家门前,不是巴结讨好,不是为了某些“实际”的考虑;祖母也不提供茶水、香烟或点心什么的。
但有一条板凳,一条承载着主人热情的板凳,大家坐着,就舒心自在。民间把习惯往哪里去,称之为“脚头顺”,但“脚头顺”并非是由“脚头”决定,那是由人的大脑指挥的。
我们给予别人的并非一定是华美高贵的东西,只要有真情,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包括递一条板凳,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