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两点,正昏昏欲睡的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四下一望,厨房的电灯正前后摇晃。几十秒后,手机传来新闻推送提示音,是九州地震速报,地震波缓冲到大阪不过3级左右,感觉到震感的人却不在少数。
那个晚上,我第一次有了生活在日本的危机感,岛国人并非不恐惧频发的地震和台风,但正因为恐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无论是5年前的东日本大地震还是最近的熊本大地震,支援灾区的同时,人们也再次审视自己的安全措施。
比如,在玄关放一个地震避难包并研究清楚其中每一样东西的用法,在灾难来临时懂得自救,不仅是出于惜命,更因为不给别人添乱是救人的第一步。在这样一个国家,“裸奔”显然是不明智的,我立即打开网站购买了这种基础装备,在日语里它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非常持出袋。
这个仅5千克重的地震避难包,被设计得“女性和高龄者也能背得动”和“最适合有小朋友的家庭”。一旦灾难来临,它至少能维持一个成年人3天的生活。选择带30件救命的物资,并不比选择3件东西去荒岛更容易,那它们该是什么呢?
首先是一个125克的轻量充电器,配有各种型号手机的插头,附带手电筒和收音机。不需要电池和电源,单手转动便可即时发电,遇上紧急情况,还可以发送警报信号。
水和食物是首要的必需品,带少了会饿,带多了会消耗体力,量的权衡是一门学问。通常避难包里会放4瓶保质期为5年的保存水,每瓶500毫升,能够满足人体3天的基本摄取需求。唯一的食物则是3罐110克的饼干,保质期同样是5年,采取易拉罐装设计,让小孩和老人都能轻松开启。除了避难包,大多数日本人还会常年在家里储存一两箱保存水,一旦被困家中,它能让你活下去。
即便不缺乏物资,地震后断电的情况仍非常普遍。食品加热袋和发热剂就是为这种时候准备的:把未开封的罐头或速食食品和发热剂一起放入加热袋,约20分钟后便可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食物。
3个简易厕所——经验表明,厕所不足问题一定会在地震后出现,而这种简易厕所可以将排泄物固化,同时带有消臭功能,可化解“三急”带来的尴尬。它还贴心地配上了封口用的夹子和废弃用袋,处理垃圾时也不会有困扰。
考虑到灾后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避难包里需要备有1瓶酒精消毒啫喱,干洗即可除菌。免水洗的洗发水在东日本大地震中备受好评,只需轻轻涂抹在头发上,就可以清洁头发、消除头皮不适。还有湿纸巾1包,不能洗澡时可用来擦拭身体。
野餐毯可以铺在地上充当床铺,也可以在上面用餐,还能用以防风挡雨。铝箔毯的专业性更强,银色有反射光热的效果,冬可防寒,夏可避暑,因为这种材质几乎没有重量,遇上天气骤变时很多人直接将它裹在身上,比毛毯管用多了。地震后天气变化无常,雨衣是要有一件的,就算是在夏天,“暖宝宝”也至少需要两个。
一段时间内不能回家的情况很多,不少人(尤其女性)在避难生活中睡眠不佳,容易引发神经衰弱和精神后遗症,为了更好地入睡,充气枕、眼罩和耳塞是标配。充气枕不占地,轻轻吹气即可成形,需要在车中过夜时也能派上用场。能简易折叠的拖鞋需要1双,便于在避难所室内走动。
多功能的瑞士军刀1把,4节5号电池足矣,蜡烛和火柴也要配置1套,能满足8小时照明。1个塑料水袋是灭火和取水的良伴,它的尺寸经过精确计算,最大容量为3升。1双军用手套可以防寒,表面上密集的黄点是十分实用的防滑设计。1个紧急用口哨,当身体被困住不能动弹时,可以吹响以向外界传达自己的位置。
除了防尘防毒口罩,还有1个标着十字的红色小急救包,内有6片创可贴、6片酒精棉、1卷胶带、1个药盒和10根棉棒——看似日常用品,其实并不欠缺专业性。1卷加宽止血胶布是急救时的止血利器。
1张紧急联络卡,除了姓名、住所、电话和紧急联络人,还需填写伤病史、过敏史、常备药,以方便受伤后得到准确救治。此外,还包括生命保险卡、银行存折、驾驶证和护照等,万一不幸遇难,能快速确认身份。
携带幼儿的母亲,还应该带上补充维生素的绿茶粉,以及大量纸尿裤。
最后是1份《防灾建议指南》,告诉你携带地震避难包物品的轻重缓急:一次持出品,包括常备药、婴儿奶粉、紧急联络卡、保存水、保存食、手电筒、口哨、铝箔毯、急救用品、“暖宝宝”;二次持出品,包括加热袋与发热剂、瑞士军刀、胶布、军用手套、简易厕所、除菌啫喱、野餐垫、口罩、非常用给水袋和雨衣等。一次持出用品是地震来临时的急需物资,建议装在双肩包里,避难时直接背出门;二次持出用品是为一段时间的避难所生活准备的,建议放在车后备厢或自家储物柜中。另外,这份指南上还有一些小技巧,例如“在家里遇到地震时怎么办”:第1步,躲藏在家中安全地带,保护身体不受伤;第2步,切断火炉等易引起火灾的火源;第3步,打开门,确保逃离的通道畅通。
避难包并没有塞得满满当当,最上部留出10厘米空间,让人们装私人物品,例如手机和重要文件。日本红十字急救员的建议包括:个人印章、现金、健康保险证、身份证明书、母子健康手册、银行卡等贵重物品,以及毛巾、塑料袋、笔记本和1个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