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他时,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吗?园子里新摘的蔬菜包在干净的白手帕里面,刚从土里出来的蘑菇。他真的是鲜嫩可食。他的身体还是一个新玩具,大人对身体满不在乎的态度,他还没学会。”
这是女教师希芭对她的学生情人康纳利的感觉。恋情发生时,她41岁,他15岁,而希芭自己的大女儿都17岁了。这场不伦恋,这桩大丑闻,是小说《丑闻笔记》里面的一条主要线索,但小说的重点并不在描写恋情上面,而在于分析人性。凯特·布兰切特在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里面饰演希芭,该电影在2007年获得四项奥斯卡奖提名,她说:“这个故事让我震惊,我必须思考希芭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认为连她自己都不十分清楚。”
“连她自己都不十分清楚”,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女人在恋情发生时,对很多细节记忆深刻,能栩栩如生地用语言还原当时的情景,但实际上,她们并不清楚恋情的真相。就像希芭,她把康纳利描述成了新鲜蔬菜、刚出土的蘑菇,但这位15岁的少年在谈恋爱方面,却天生是她的老师,他的情感阅历——在与希芭相恋之前,他已经有过五次恋情——远比她丰富,他凭直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利用自己低微的社会身份,假扮成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甩出道德圈套套住了希芭,再把她拉进了爱情的陷阱里。
出身名门、上流社会的名媛希芭,因这场不伦之恋而失去一切、面临牢狱之灾时,仍然认为她跟康纳利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她见识过康纳利的粗俗,领教过他的恶毒,甚至遭到了他的抛弃,但她仍然认定,他们之间发生的,是真正的爱情;她把康纳利的种种不好打包后,贴上了“天真无知”的标签。
爱情真的令人盲目至此吗?
未必。没有回头路,或许是更合理的解释。
希芭并不笨,也颇具表演能力,如果她愿意,她可以把事情处理得很圆滑。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她其实一眼就看穿了康纳利的种种伎俩,虽然事事都是他主动,但她的被动里面是不是也充满着弹性呢?
希芭40岁了。她仍然有好身材和美貌,同时,她也有个大她20多岁的自以为是的丈夫,一个浑身是刺的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一个听话但有智力障碍的儿子。她当了多年的主妇,到了40岁的时候,发现艺术梦想的实现可能,如同自己的青春正如细沙般从手指缝里面流走,她的经历乏善可陈,日常俗务却日渐细密地跟皮肤编织在一起,变成了茧壳,变成了盔甲。希芭不甘心就这样被埋在土里,像颗花生一样死去,她厌倦、厌恶自己20年来的生活,她试图回到过去,重新变回“包在白手帕里面的新鲜蔬菜、刚从土里出来的蘑菇”,她要让毛毛虫般蠕动的日常生活,变成具有诗意的蝴蝶。
有什么能比爱情更适合完成这种蜕变?
康纳利就是这时候出现在希芭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