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倪萍50岁时才开始学画画,她自嘲“深更半夜地想起画画”,倪萍的“深更半夜”,类似于曾流行于苏北地区的一句歇后语:“半夜哭祖宗——想起一出是一出”,大概可以归入“二”的范畴。朋友称她是“华丽转身”,80岁的老母亲耳朵不好,结果听成了“滑稽转身”。
在艺术史上,就有不少“滑稽转身”的故事:当年,湘潭有位姓齐的木匠,27岁时竟异想天开要当画家。不过,再往下看我们就不觉得滑稽了:中年时,他即名满天下,治印“白石山人”,世称齐白石。
还有我少年时的偶像林青霞,息影不久后就拿起了笔,并声称,对她来说写作比做演员更重要。林青霞的文章写得好不好暂且不说,在我看来,她的这个转身依然一如既往地潇洒,不愧是我心中永远的“东方不败”。
再说点离我们稍近一些的。十年前,有位老奶奶从农村老家到城里儿子家定居,为了让自己的小孙女了解家乡,从未画过画的她拿起了画笔,将家乡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画给孙女看。她的画被儿子放到网上后,震惊了无数网友,她也因此被称为“梵高奶奶”。
还有位老奶奶,晚年才学会认字,硬是捏着半截铅笔头,写出了一部《乱时候,穷时候》。一不留神成了“名人”,这位来自黑土地的白云奶奶“飘”起来了,莫言获诺奖时,她看了几本莫言的书后便对记者表示,莫言写的那些她也能写。
倪萍对自己的绘画作品的评价是“技术没有”,但有“灵魂”。言下之意,灵魂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这或许是那些在“深更半夜”、“滑稽转身”的人,可以借此走进艺术深处的最佳同时也是唯一的途径。
如果你有兴趣看了上述两位老奶奶的作品,这种感受一定会更加强烈: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灵魂,再完美的技术也会显得苍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甘愿冒着“滑稽”的“危险”投身于艺术的原因:借助艺术,安放灵魂。
说到滑稽,我们会马上想到小丑。冯小刚说,他最尊重小丑演员。中国似乎缺少小丑演员,我们的传统总是要求我们一本正经,粉墨登场,一招一式,合乎规范。如此华丽转身,美则美哉,可千百年下来,千人一面,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审美疲劳,甚至觉得面目可憎。
有一个外国谚语说,无论你怎么转身,你的屁股都在后面。引申一下,只要你转身,别人就可以趁机踹上你一脚。不用管别人,也不用管华丽还是滑稽,转过身去,聆听你灵魂深处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