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闻说,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
擦了擦眼镜,我认真地拜读新出炉的“行孝标准”: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作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作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这就是堪称“国”字号的标准?一时间,我还真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其中那些内容,怎么看都好像够不上“国标”。你看: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这叫很多爱在心口难开的朋友如何去做,你以为人人都小资了?教父母学会上网,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好像全国人民都生活在城市?农村老人怎么办?还有“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这一条,细化到这个程度,保险公司当然万分支持,可电信运营商、报社、服装企业、家政公司等就未必满意了。为什么不加上送一款手机、发几条信息、订一份报纸、买几件衣服、请一名钟点工等内容,难道这些就不算行孝吗?
我正纳闷着,行孝这么大的事,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怎么会是几个数字能够概括的?看了这个“行动标准”,我更加坚定了这个认识。一个“孝”字,有太多的内涵,真要罗列出来的话,岂止上述24条?再加240条也未必能说清。现在,有关机构把它细化为如此具体,只能说是挂一漏万、以管窥天,这不是强化,反而是一种削弱。
行孝,重在行动,而不是概念。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以偏概全。有些人,条件有限,在物质上无法对老人提供更多的便利,但他已尽全力了,你能说他不孝?有些人,处于“忠孝不能两全”的境地,如何取舍,也不能简单下结论。所以,把行孝量化、标准化的做法,我看更像是一种形式主义。也难怪,我们对数字,似乎总是怀有浓厚的兴趣,天下的事情好像不用数字来表达,不列出个“一二三”就说不清楚。比如:前一次,有个朋友抓到一个好机会,被单位公派去外地学习。回来后,他对兄弟们谈体会,说真是不虚此行,学完之后,业务水平提高了81。3%,思想境界提高了87。6%。这当然是开玩笑,可现在对孝道的量化,不是与此有异曲同工之趣吗?
一句话,行孝不是做数学题,它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模式,1万个人有1万种行孝方法。对“孝”的认识,源于内心,见于行动。旧版“二十四孝”是历史的产物,就当作历史来看;进入新时期,孝道的内涵也要与时俱进,当然还要大力宣传,但未必需要制订新版“24孝”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