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对“美”有了很不一样的理解。以前我很喜欢看各种跟“变美”有关的技术帖。从护肤品“种草”到女明星五官分析,都会看得津津有味,还会和朋友们分享:你看,之所以女星甲的脸比女星乙看起来“高级”,是因为眼距宽啊。
因为皮肤不够白,所以美白是我的毕生追求,我能如数家珍地讲出哪些护肤品有哪些黑科技,所以用了会变白。我还以瘦为荣,这导致我的体重长年不过百,我的手腕还没有我5岁外甥的粗。我经常苦恼毛孔的问题,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大,而且特别羡慕女明星又瘦又有苹果肌。苹果肌几乎成为我的执念,我为此吃各种胶原蛋白补充剂,还去整形医院咨询如何进行手术填充(当然最后被吓跑了)。
过去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因为我觉得追求美只是為了“悦己”。我并不是为了讨好异性,而是单纯地想变成媒体中所描绘的那种“美女”,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吧?
我头一次对这个问题产生动摇是在跟老师去欧洲游学的时候。那是一位在英国生活多年的女老师,她背一个有些破旧的双肩包,穿着很普通的羽绒服、牛仔裤、运动鞋。我们去博物馆看画,去歌剧院听歌剧,她想到什么就对我说什么,仿佛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而我却带了一大箱子衣服、鞋子,每天出门前要想半天怎么搭配。尽管穿得有板有眼,但路过镜子时我看着镜中的自己,一脸迷茫,畏首畏尾。而我的老师尽管衣着十分普通,脸上有各种细纹,可她神采奕奕地讲解油画、历史、人文时,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
后来同另外一位老师聊天。他从事广告创意多年,半开玩笑地说,心愿之一就是想撤掉世上所有整形医院的广告。“美丽不应该用一种单一的标准来定义。”他给我们展示了一组某品牌2004年在北美的广告“RealBeautyCampaign(真美行动)”,他们邀请了一些似乎不那么“美”的女性来拍广告,她们有的脸上有斑点,有的腰部有赘肉,有的腿粗且短,有的皮肤黑而暗淡……但看广告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她们不美,因为每个人的眼睛都像星星一样闪亮,每个人的笑容都透过屏幕像阳光一样感染着你。
衰老、头发渐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皮肤不够白、眼睛不够大、鼻梁不够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但这些在媒体的渲染下,都成为一种错误甚至失败。女明星老了以后仿佛就不配出门,出门若被拍到日益松弛的肌肤,便立刻会成为大众嘲笑的对象。公众人物不敢胖,普通人也不能胖,你胖等于你管不住自己,你就是一个失败者——可谁规定只有细胳膊、细腿、细腰的人才算是自律和成功的呢?
而所谓的“我追求美只是为了悦己”,真是这样吗?我觉得并不是。我想皮肤白,是因为长期以来大众和广告教育我:女孩要白才是美。我想要苹果肌,是因为每一个被大众认可的“美人”都有苹果肌。一位年薪已过百万的女性朋友忧心忡忡地对我说:“我有鱼尾纹和眼袋了,想去做手术。如果不做,大家会觉得我‘老相’。”可是有谁不会老?难道衰老就意味着丑陋,就应该被嘲讽、被唾弃?
这种不能容纳其他形式的审美标准,让我感觉到的不只是狭隘,还有些许不友好的恶毒。中学时,我会跟其他同学一起嘲笑班上那个有些胖的同学,我们会故意隔离那个爱长痘痘的同学,我们给皮肤黑的同学取外号……这些看似“正确”“无伤大雅”,但实际上深深伤害到别人的事情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我很惭愧自己曾经用胖瘦、黑白来评判他人,我也不再认为有了苹果肌才是好看的。我对想去做去除鱼尾纹手术的朋友说:“每个人都会有皱纹,如果有人因为你有鱼尾纹就看轻你,那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我对喝水就胖的朋友说:“你不是胖,你只是毛茸茸。”
如果现在你问我:“那什么才是美的标准?”我很难回答你。但我会说什么都可以是美的,尖下巴也好,毛茸茸也罢,不为他人的眼光所左右,内心丰富而强大,愿意包容与体谅。我想,这样的你,一定是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