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朋友过生日,我想送他一箱特别的红酒。这种酒很偏门,想要的年份酒更少。最后,我在微信上加了一个酒商,成功买到了酒。从此,这个卖红酒的人就一直待在我的好友列表里。
他并不和我说话,更不会主动问候。不过,他基本每天都会发来一张酒单,告诉我最近有什么酒到货。这张酒单只有文字,没有图片,没有表格,也没有排版。我有点好奇,就一直没有删掉他,想看他在我毫无回应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多久。几年时间转瞬即逝,他到今天都还在。
要知道,搞互联网的人都“有病”,我也不免受到传染。看他这样发酒单多年,我一度想打破缄默去联系他,告诉他,你发的这个酒单,用户体验很不好。首先,你应该做一点排版设计,把酒名、庄名、年份、单价分项列出。那么长的一张单子,让人看起来多么吃力,你应该按照国别、产区、酒类做一下分类,加上小标题,做到一目了然。全篇文字对客户来说,视觉压力很大,你应该做成H5的形式,每款酒都配上图,加上文字介绍,这样也能鼓励客户尝试一下别的酒,好增加一点复购和销售量。
不过,人上了年纪后有一个好处,就是知道不要轻易開口。所以,我又看了几年。他每天还是这么发,没有丝毫改变。今天,当收到他最新一期酒单时,我突然有所领悟,并为我之前没有说话深感庆幸。
这样一发就是五六年,说明他的生意做得不错,也说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换句话说,他的客户大概也不在意这一点用户体验。我当初去找他,是因为他那里有我找不到的酒。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只要这个竞争力还在,酒单的表现形式只是微不足道的细节。反过来说,如果他能做一张非常漂亮的酒单,他的客户会因为酒单漂亮明晰而下单吗?恐怕也不大可能。
我相信,他聘用一个美工或者编辑,每天为他出一篇图文并茂的酒单,应该完全在成本预算之内。但是,这样做只会增加他日常工作的复杂程度。依照目前的方式,他一个人足矣——每天拿着到货单录入,然后群发。他不需要等待,不需要商讨,也就没有中间环节上各种可能出现的麻烦和错误,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为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安排订单和快递上。他尽可能地保证了他的生意始终简单,这一点让人很钦佩,忍住不去增加一点花样并不容易。
至于图文模式,如今看来,我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不过是因为我并非他的目标客户。我需要红酒知识和背景普及,而他的其他客户并不需要。对品酒爱好者而言,用手指滑动屏幕,快速浏览酒单,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酒反倒是更有效率的方式。如果他真的要提供图文介绍,那就意味着购买者中有许多人并不懂酒,他就得额外增加许多介绍性的工作,耗费很多时间在一对一的交谈上。而且,即便花了那么多时间,对方也未必能转化为客户。就像我一样,买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买过(主要还是因为好酒太贵)。像现在这样有一点门槛,反而筛选了客户,保证来询问的人基本都是有购买意愿的人。
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堂课,尽管这位“老师”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事实上,我挺喜欢他的这种风格。逢年过节不会嘘寒问暖,交流的时候也没左一个“亲”,右一个“呢”,只是确认数量、价格、到货时间,然后收钱,始终保持“收钱办事,你我不熟”的冷淡态度。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传统生意的有趣之处:如果一个方法是有效的,那么它就是有效的。不需要来回折腾,把简单流程搞得非常复杂。只要在这个市场上,自己能做到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一点,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持续经营下去。
反过来想,如果商家很热情,做得面面俱到,是不是也说明了他们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其实没有那么大的价值,起码没有什么独特性。更不用说三个月改一次界面,一个月换一个图标,估计那纯粹就是为了刷业绩而做的吧。